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hengang0223 于 2013-4-20 23:39 编辑
四川雅安7级地震属逆冲型地震 破坏能量比较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4月20号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3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媒体报道,这次地震属于逆冲型地震。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赵凤新表示,逆冲型地震就是形成地震的板块相互挤压,在地震发生断裂的地方分成两盘,一盘是下盘,一盘是上盘,上盘就会逆冲到下盘上面,叫做逆冲型地震。另外,纵断层拉开的,叫拉张型地震。
赵凤新表示,逆冲型地震的破坏能量都比较大,所以很危险。这种地震不会产生地上的裂纹,但震动幅度会比较大。
赵凤新:地震的话,在震中区也会发生破裂,但破裂不是拉张的,是逆冲上去的,断层的一盘会逆冲到另外一盘上。
地震台网中心:雅安地震属逆冲型地震 与汶川地震相似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分析了雅安地震的类型和成因。本次地震属于逆冲型地震,与汶川地震相似,但并不是其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蒋海昆表示,这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地震带的南段,距离汶川地震震中85公里,破裂特征是逆冲型地震,与汶川地震相似。 总的来看不属于汶川地震的余震。破裂特征虽然相似,但与汶川地震震级相差非常大,相差一级能量要相差33倍,造成的损失与能量的释放是有很大关系的,最后的结果要以调查为准,但是总的来说没有汶川地震那么损失严重。 蒋海昆说,虽然本次地震震级很高,但是当地发生大地震的周期较长,汶川地震前,当地7级以上的地震还要追溯到1327年。 它是在巴彦克拉地块的东边界,东南方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坚硬、稳定的地块,由于印度洋板块的推挤,在巴彦克拉地块在这里就受阻了,就会形成逆冲型的断层。因为它是逆冲型的构造,所以它的这种重现周期会长,但是震级会非常高。 他还表示,虽然目前仍有余震,但强度和频次会逐渐减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还提醒大家,除了余震,还要注意震后发生的次生灾害。 从这样的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发生会比较多,我们需要在防范余震的同时,还要注意有关次生灾害的防范,由于震区地处山区,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现象,也可能在城区出现火灾等情况,这些都是后续工作需要防范的。(记者马闯 李苑)
逆冲型地震,
世界上许多大陆地震为平移断裂地震或正断层地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在两个地块平行边界,或一个地块相对另一个下落的断面上。而汶川地震运动是一个地块逆冲到另一个地块之上。这种地震类型主要发生在板块汇聚边界带上,如喜马拉雅构造带、台湾地震带、天山构造带等。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震构造为平移断裂或正断裂型。逆冲型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分布。震源机制分析表明,龙门山向东逆冲作用伴有向北的滑移,致使余震明显地向北东方向扩展,使茂县、绵竹、北川、青川等县市,甚至陕甘地区遭受重大损失 世界上许多大陆地震为平移断裂地震或正断层地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在两个地块平行边界,或一个地块相对另一个下落的断面上。而汶川地震运动是一个地块逆冲到另一个地块之上。这种地震类型主要发生在板块汇聚边界带上,如喜马拉雅构造带、台湾地震带、天山构造带等。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震构造为平移断裂或正断裂型。逆冲型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分布。震源机制分析表明,龙门山向东逆冲作用伴有向北的滑移,致使余震明显地向北东方向扩展,使茂县、绵竹、北川、青川等县市,甚至陕甘地区遭受重大损失!
地震类型:
一: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汶川大地震就属于构造地震。
二: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振动。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三: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逆冲型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