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从去年以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频频出现,这使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开始产生阴影,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呢?企业又该怎样应对危机呢? 这是一篇09年的文章,3年过去了,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呢?中药注射剂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还要大力提倡和鼓励中药注射剂吗?
接连曝光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注射剂从消费者的质疑层面,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产业危机。然而,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医药创新取得的成果,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能就此摈弃。所以面对如此激烈的质疑和行业的生死危机,社会各方将如何应对?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之路如此曲折,它将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正确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中药传统给药方式,是目前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之一。2005年全国中药销售额最多的前8位都是中药注射剂;全国21个省市1412家医院,中药采购额最高的20种,中药注射剂占16种,且前5名都是中药注射剂。 据悉,我国有133种中药注射剂,近年来,我国每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近3亿人次,每年销售额达170亿元人民币;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一大批中药注射剂至今仍在临床一线广泛使用。为此,客观全面地看待中药注射剂,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成因,推进中药注射剂产品的质量升级和临床合理用药已是当务之急。 从中药注射剂的部分不良事件来看,临床使用不当是主要原因。但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频发,使得部分医院和整个社会对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甚至将其“妖魔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去年12月的北京地区药学会学术年会上作报告时也曾指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西药,而不合理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占了70%以上。 但是,中药注射剂为什么屡屡“官司”缠身呢?这是因为,我国企业生产的西药制剂基本上都是仿制药,说明书也是参照的国外原研药品,药品的不良反应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研究才能发现,这些外国企业都已经完成,我们照搬就可以。而中药注射剂是完完全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人帮我们做试验,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和上市后的监测,才能逐步摸清中药注射剂的“底”,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是完全正常的。
其实,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上市之前都不可能将它对人体的影响全部认清,更多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需要通过上市大规模使用后获得的监测数据才能发现,从而完善人们对它的认识。随着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以前就存在的不良反应开始被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越成熟,我们对药品的认识就越准确,才能更合理地使用药品。
中药注射剂亟待产业升级 时至今日受尽波折的中药注射剂,其后续发展路径已然比较清晰:从产业角度,就是通过再评价来提高质量标准、准入门槛,给中药注射剂一个重新归位和发展的机会;同时,在临床上进一步规范使用,尽量避免再次出现因临床用药不当而造成的药品不良事件。 ?? 近年来政府已经对中药注射剂行业的规范做了许多工作,一些有针对性的新规则的出台和落实,可以在根本上引导、促进行业的快速改进。中药注射剂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管理,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控性。当前形势下,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因此,中药注射剂的产业升级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仅是个技术水平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产品责任意识的升级,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化学药,保证有效和安全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生存方式。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大的企业,正在不停的努力,不停地提高工艺水平,不停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这个产业,比如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体系。
copyright yiya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