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13|回复: 8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六味地黄丸不是万能补肾药不能想当然地服用补品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6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六味地黄丸”成了老百姓眼中的万能的补肾良药,特别是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有的甚至是为了“预防”肾虚而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否有如此神奇的效果?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肾病科孔薇主任中医师。专家支持。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是它也是药物,而不是简单的滋补品,服用的前提是中医辨证为肾阴虚,服用时间和剂量都要严格按照医嘱,不能自行服用。    六味地黄丸并非纯补药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名方,最早来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而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需要强调的是,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判断是不是肾阴虚,先看舌头,如舌质红、经常口干舌燥;再看脉搏,是否脉细且跳得快;最后看症状,是否常有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的症状。
    四类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能的补肾药,它也有适用症,不能想当然地服用“补品”。
    首先,健康人群,没有明显肾阴虚症状,不需要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有补肾的作用,健康的人在短期内服用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便溏、食欲不振等不适。
    其次,肾阳虚者不宜服用。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脸色偏白、怕冷、畏寒、四肢冷、夜尿多、小便清短等,如果擅自服用,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腹部寒凉、大便糖,即使有肾阴虚症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滋阴的药偏多,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可能会加剧大便糖稀的症状、
    第四,湿热证的人不宜服用,这里湿热证主要是指脾胃湿热,表现为口苦、泛酸、小便黄赤等也要避免服用。
    感冒期间最好暂停服用
    一般来说,处于外感(感冒)阶段的人,即使属于肾阴虚,平时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市民最好也要暂停服用。主要是处于外感阶段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散邪,突出在一个“散”字上,而六味地黄丸是数以补益滋腻的药物,以“收”为主,因此两种药物作用的方向是反方向的,一般建议暂停,等外感表症状解除了再服用。如果感冒时候服用,则两个原理相撞,得不偿失。
    还需要提醒的是,六味地黄丸不能与利福平(一种广谱抗菌药)同服,因为其中含有山萸肉,味酸,可析出大量有机酸,同用会增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6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一下,得益匪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1-6 0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一定要辩证论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6 0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6 09: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1-6 0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3-11-6 09:27
中药一定要辩证论治

语法上貌似有些问题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6 14: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中药还是西药一定要对症下药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7 22: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合理使用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23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辩证施治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3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