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一种“美”叫残忍
看电影《看上去很美》时,我一直都想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名字。只见屏幕上出现漫天飞舞的雪花,白茫茫的一片,让我眼睛渐次模糊。我带着几分疑惑观看由王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究竟会带领我走向怎样的境界? 方枪枪,一个约五六岁的可爱小男孩,有着天真、清澈的大眼睛,在我眼里似乎能读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喜欢自由,追逐快乐与无拘无束的生活。就是这么一个小男孩,却在他父亲送他上幼稚园起发生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看来,幼稚园是孩子们幸福童年的开始,那里有亲切和蔼的老师,有一样爱唱爱跳的小伙伴。可是片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例外的孩子,他害怕上学,这并不是说他不想上学。这其中害怕的原因还得从他第一天来幼稚园说起,老师规定只要每天自己穿衣,按时排队洗手吃饭,不欺负小朋友,就能得到五朵小红花,在天真可爱的孩子眼里,他们并不在意小红花本身,而是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允诺,同时也能使自己快乐。方枪枪为了渴望得到一朵小红花,也坚持自己穿衣,可是老师不相信他,还命令她自己再脱一次衣服,结果方枪枪含着愤怒的泪水挣扎着脱下衣服,没有一个人帮助他,有的只是嘲笑。看到这样的场景时,那个答应给他一朵小红花的老师也没有兑现她的承诺。 从这以后,方枪枪就是老师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所谓关注,它不是关怀、关心,而是冷漠、嘲讽和批评。记得我小时候在幼稚园,老师们总是跟我们一起做游戏,他们很少批评我们。当方枪枪无意地欺负了南燕和北燕时,谁知老师却用对成年人的口气骂他耍流氓,并让孩子们不要跟他一起玩。 方枪枪特别伤心,每天晚上,他都会赤裸裸地起床上厕所,一个人站在冰天雪地里,但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冷,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情绪,他什么都明白,他不开心,他觉得自己的周围都是冰冷的,如这漫天的雪花一样,他是寂寞的,没有小伙伴和他玩,夜深人静时他和自己的影子玩,那种孤单,那种渴望得到关怀与爱的情景,让我觉得这里很残忍。 之所以说残忍这个词,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陈老师表演动物时那狰狞的面孔,看了叫人害怕,孩子们也很害怕,方枪枪吓哭了,嘴里一直不停地喊:“大水怪,大水怪......”晚上的时候,孩子们想看看陈老师究竟是不是“大水怪”,于是便纷纷起来,各自拿着鞋带去捆绑老师。最后被陈老师的一声吼叫吓得落荒而逃,孩子们哭了,嘴里面都在喊着:“大水怪”。自然这样的场景令陈老师很恼火,此时,整个房间死一般沉寂。 屏幕上一会儿出现孩子们天真的笑声,一会儿出现他们难过的哭声。在这样的一个偌大的看似无忧无虑的园子里,看上去真的很美、很美。可给我们观者无限的深思,这里真的很美吗?答案却是否定的,才发现有一种“美”叫残忍。 有人说老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是照亮孩子的明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都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用幸灾乐祸的态度对学生吹毛求疵,学生就会用同样的方法令人不得安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孩子,自我检讨、自我约束,并学会善意待人。 我们常常指责孩子不应该怎样做,却很少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训斥责骂的结果是让孩子敌视我们、远离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爱使我们辛苦付出变成了一种负担与苦刑,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如果面对孩子们的冷漠,我们能温言细语甚至通过亲身体验培养起他们的“情感修养”,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让孩子受益终身的。 看过《死亡诗社》的人都知道,是基汀老师让学生有了大胆创新与敢于和传统应试古板教育反抗的勇气,孩子们需要的是自由、新鲜的空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获得新知,得到启迪。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我们应该时刻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去呵护与珍爱孩子的幸福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