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wen2001 于 2012-12-18 08:32 编辑
作者:李公子
记录笔记是知识信息沉淀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没有记录笔记的习惯,仅仅依靠记忆力记住信息,那么在多种信息的干扰下,稍微经过一段时间,剩下来的有用信息便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只言片语,而且还往往失去细节和失真严重,复述者会用大量想象力和主观理解来填充不确定的信息,难以还原信息的原貌(比如说,领导在某重要会议中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客户董事长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到底是怎么说的……)。 多年的工作体会,我发现学会准确高效地记录笔记在职场中非常重要: l 多层次的结构化信息几乎很难凭借记忆力记住,你记得少,你成长的就慢。 专业中的知识大多有复杂的体系和结构,还包含有很多信息推导的动态过程,凡是3个论点以上,每个论点中包含2个层次以上的复杂信息,基本上就很少有人能靠记忆力记住了(比如:某问题包含3个关键问题,每个问题又有若干思考的角度,每个角度又有几种分析方法……)。你不能有效记录下来,你掌握的准确知识就非常有限。 l 信息原貌要尽量还原,否则直接影响决策。 尤其是涉及到重要客户或者重要领导讲话的时候,光靠参与者的记忆力口头复述是绝对不行的,需要一份非常详尽的“原话纪要”进行传达,否则由于关键信息传递中的扭曲和误解,会对决策带来不小的风险。 l 不做笔记的人,不但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在浪费他人的时间,时间一长,就难以受到上司重用。 举个例子:电子文件的信息修改,需要记录的细节非常多,从页数到内容,到文字形式,到符号使用等等,非常繁琐,凡是领导讲解如何修改时,仅仅是侧立旁听,毫不记录的人,基本上都会多次返工,工作效率严重降低。还会多次浪费领导的时间指导其修改。几次过后,印象分大减,领导会认为此人粗心偷懒,做事让人不省心,不堪大用。 结合我的成长经历和多年观察,凡是在职场上有好的信息记录习惯的人,在早期的职业发展中都成长得比较顺利。而那些记录信息潦草随意,甚至懒于动笔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公司内被淘汰出局了。因此,勤记笔记,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单纯是一种个人习惯,也是一种职业技能,是一门不能不修的重要基本功。 手写笔记多了以后,产生一个实际的问题——携带笔记本和查找笔记都变得相当不便。因此,采用电子化方式记录笔记,并配合云同步技术保存笔记,是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说句题外话,我觉得电子笔记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务市场,但是这一市场需求的满足确实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目前能深入理解这一需求,并专业地满足这一需求的软硬件真是凤毛麟角——硬件方面,国产的e人e本专注于此需求;软件方面,安卓系统中的“随手写”软件算是相对专业——苹果的iPad由于没有能够便捷操作的功能性的手写笔,又缺少高效的中文输入模式,基本上已经跟商务笔记市场绝缘了。) 信息化的笔记记录方式与传统的手写笔记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我结合四种需要大量记录知识信息的情况,分享一下我的笔记记录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