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3
收起左侧

[吐槽及其他] 取样防护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司有一个辅料7-(2-氯丙酰基)-5H-[1]苯并吡喃[2,3-B]吡啶,这个辅料对人体皮肤,黏膜有较强刺激性,取样后皮肤会有瘙痒刺痛感,症状可持续月余,取样时已经很小心做好防护,确定无直接接触,但可能存在接触到空气中的粉末,导致皮肤瘙痒刺痛。而车间投料时,穿防护服效果防护效果也一般,依旧会瘙痒刺痛。请问这种辅料取样时应怎么做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公司辅料7-(2-氯丙酰基)-5H-[1]苯并吡喃[2,3-B]吡啶的取样防护问题,建议采取以下专业措施:

1. **加强呼吸防护**: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GBZ/T 196-2010《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应选用高效过滤效率的防尘口罩或正压式呼吸器,确保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有效阻隔。

2. **密闭操作与局部排风**:参照GB 50019-2014《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取样区域设置负压罩或通风橱,维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至污染区,减少气溶胶扩散风险。

3. **全身防护升级**:除防护服外,需佩戴防化手套(如丁腈材质)及护目镜,避免任何皮肤暴露。建议采用连体式、高密封性防护服,并定期检查装备完整性。

4. **环境控制**:取样前后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使用湿式清扫法减少粉尘扬起。可考虑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降低环境残留浓度。

5. **人员培训与应急处理**:强化员工对化学品危害特性的认知,制定皮肤接触应急预案,配备抗过敏药物及冲洗设施。

综上,通过多层级防护结合环境控制,可最大限度降低该辅料对皮肤黏膜的刺激风险。建议定期评估防护效果并调整策略,确保符合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鼠鼠还在学习中,内容仅供参考(药搭GM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取样环境控制
密闭负压取样室:

建议在负压称量室(如采样风罩、局部排风罩,或带负压的采样间)内完成取样,防止粉尘外逸。

使用 高效颗粒空气过滤装置(HEPA) 保证空气中无浮尘。

投料操作应在隔离密闭系统内进行,如:

采用RTP(Rapid Transfer Port)隔离传输方式;

或使用双层隔膜袋(double-bag)与干箱(glove box)投料方式。

二、个人防护装备(PPE)建议
防护部位        建议装备        说明
呼吸防护        P3级别颗粒过滤器的全面罩,或正压供气面罩        一般N95/N99无法有效过滤亚微米级毒性粉尘
手部防护        双层丁基橡胶手套(内层+外层)        丁基橡胶耐化学性强,尤其耐酰氯和亲电化合物
身体防护        全封闭型化学防护服(如Tychem®系列)        要求袖口、脖颈密封性好,防止粉尘进入
眼部防护        面罩或与呼吸面罩一体的护目镜        避免气溶胶或粉尘进入眼黏膜
脚部防护        防化靴,或化学防护靴套        防止粉尘残留接触皮肤

三、操作后处理
取样后立即脱除PPE:

在专用“脱防护区”内完成,避免带出污染。

所有使用过的装备应封袋高温灭菌或集中销毁。

人员应立即用温水和温和中性皂液彻底清洗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颈部和手腕等常见漏防部位。

如皮肤出现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暴露化学品信息。

四、附加建议
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如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

制定《高危辅料操作SOP》并培训员工,特别强调穿戴顺序与脱卸顺序;

对于已知有敏感症状的员工,应避免安排操作该物料;

如果无法避免空气中粉尘释放,建议更换物料包装形式,如颗粒化或湿法处理(湿法投料、预分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很全了,注意防护服装穿着效果,量不大的话,可以安排专人操作,负压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1 1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