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愚公想改行 于 2012-12-3 14:59 编辑
一、 关于进入洁净区手消毒后是否需要“烘干”的问题 偶然去了朋友所在的一家药企,到其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参观(已通过新版GMP认证),在更换洁净服、进而手消毒后,被要求将刚用75%酒精消毒的双手烘干,我问其为什么会在这里设烘手器,对方回复:是在专家要求下设置。 个人以为:手消毒后马上就将手烘干,会使像75%酒精这样具有挥发性质消毒剂很快“散失”,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抑菌效果,但因这是认证检查员提出,让个人陷入迷茫中。 二、 关于对除菌过滤的消毒剂适用区域的问题 新版GMP《无菌药品》附录的第四十四条指出:“应当监测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配制后的消毒剂和清洁剂应当存放在清洁容器内,存放期不得超过规定时限。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 我个人以为,B级区、C级区都属于半无菌区,都是A级无菌区的背景区域,若是“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哪么对A/C级洁净区也应当同样适用,有必要提出同等要求。 但此条明确将A/C级洁净区排除在外,这就竟是什么原因?本人很迷惑。 三、 关于A/B级洁净区所用消毒液配制区域问题 A/B级洁净区所用消毒剂在A级区使用,按正常推理,也应该与产品的配制过滤在同一级别,也就是在C级区,过滤也要作A级保护。 但消毒剂本身就有抑菌作用,而且抑菌和杀菌本身就是“挛生兄弟”,我个人认为,在D级区配制,经除菌过滤器过滤后,输送到A/B级即可。 以前没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公司目前仍未进行车间改造,所以,也不清楚现实中,通过欧盟或新版GMP认证的无菌制剂厂家都是这么做的,请知者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