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说一说“规范化种植基地为何成本高”的事儿。目前大多数规范化种植基地采用集中连片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大多数中药材产地,由于人多地少而形成的精耕细作生产习惯。精耕细作是为了应对人口多耕地少,投入大量的劳动换得单位土地面积生产能力的提升,从经济角度核算很多时候投入大于产出是不划算的。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生产与生活相融合的一家一户,已经内化为习惯甚至是文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将土地流转集中,一方面为了维持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低产出甚至负产出的劳动力,推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是非标化的过程,如施肥均不均匀,拔草是否连根拔起等都不好衡量,规模化后造成管理成本升高;再有就是目前推广的种植技术规范,对于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没有大的突破,仅仅是把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成技术规范,没有增加产出的而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规矩,造成成本的提升。建设规范化且规模化的种植基地,需要研发能大幅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的技术规范,才有可能降低种植基地的生产成本,否则建设规范化分散的种植基地,不改变农村现有一家一户生产方式,投入技术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培训和记录,是目前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