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偶尔范范小糊涂 于 2023-8-31 13:48 编辑
ICH M7 方法4:
明确工艺参数及其对残留杂质水平(包括去向和清除知识)的影响,确信原料药中的杂质水平将会低于可接受限度,则建议无需对该杂质进行分析检测(即不需要将杂质订入任何质量标准中)。
显然,对比1.2.3方法4是企业最理想的选择,不需要订入质量标准,成本最低。
如已充分了解对致突变杂质水平有影响的合成工艺和工艺参数,最终原料药中这些杂质残留量高于可接受限度的风险很小,则可用针对合成工艺的控制策略代替分析检测。
很多情况下只需根据科学原理对控制方法进行论述即可。可以使用科学风险评估要素来论证方法 4的使用。
风险评估可基于物理化学性质和影响杂质 去向 和清除的工艺参数,如化学反应性、溶解性、挥发性、电离度和任何设计 用于 去除杂质的物理 过程 。
该风险评估的结果可表示为该工艺清除该杂质的预估清除因子(参考文献 11)。
结合M7 R2的问答:8.1:较R1的时候后要求发生了变化:
当证明某种致突变杂质在最终原料药中存在的风险可忽略不计时,可使用方法 4。
基于科学原理(如杂质反应性或溶解度)进行清除计算和预测杂质水平低于TTC或 AI的 1%时,则可以认为该杂质 在最终原料药中存在的风险忽略不计 。
但根据 清除计算 结果 预测 的杂质水平≥ TTC或 AI的 1%时 则需要提供实测得清除因子(即掺杂和清除数据),表明杂质水平低于 TTC或 AI的 10%,以证明采用方法4的合理性。
R1的时候,8.1是这么要求的:
当证明某种致突变杂质在最终原料药中存在的风险可忽略不计时(如1% TTC),可使用方法4。
出于对工艺相关条件的考虑,风险评估可以仅基于科学原理(如杂质反应性或溶解度)、计算的清除因子(即预估值)、测得的清除因子(即加标和清除数据)或这些方法的组合。
不难看出,一个是要求证明存在水平,一个是要计算水平。
说了那么多,就来看看这个参考文献11(可以直接下载):
文献介绍了原料药使用“清除因子”评估基因杂质的含量水平。清除因子主要参数:反应性(reactivity)、溶解性(solubility)、挥发性(volatility)、电离性(ionisability)以及任何旨在消除杂质的额外物理过程,如色谱法等。
清除因子(Purge factors:)的定义是指工艺中上游点的杂质水平除以工艺中下游点的杂质水平。
逐一说明一下:
- 反应性(reactivity):这个特定参数的目的是评估GTI在随后暴露的加工条件下的反应性。
根据在处理或储存过程中遇到的典型试剂的化学反应性(例如,工艺中使用的其他化学品、水、酸、碱、醇等),建议将GTI一般分为三类:100,10,1
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个是高活性的GTI,例如酰基卤化物,第二个是活性较低的芳基硝基化合物。 亚硫酰氯通常用于将无反应性的羧酸转化为反应性的酰基卤化物,然后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例如,形成酯类、酰胺类等)。 然而,由于它们的高反应性,它们可以非常有效地从后续的下游化学反应中净化;这也适用于亚硫酰氯本身,与水反应剧烈 相反,相对稳定的硝基化合物在大多数还原条件下会表现出高反应性,以形成芳香胺,但它很可能在过程的后续阶段不反应。
溶解性(solubility):
毒性试剂/中间体可能高度溶解于溶剂中。当有固液分离时,遗传毒性试剂/中间体应留在反应母液中,并在过滤出母液时去除。因此,该清除因子是基于所讨论的GTI在工艺溶剂中的溶解度.
 
挥发性(volatility)
许多低分子量、可能具有遗传毒性的杂质(pgi),如醛和烷基卤化物,具有挥发性.
例如,由甲醇和HCl反应形成的氯甲烷(在HCl盐形成过程中)沸点为- 23℃。许多合成工艺采用溶剂蒸馏或溶剂交换。
根据GTI相对于溶剂沸点或反应过程温度的挥发性,任何挥发性的GTI也可以被去除。
 
电离性(ionisability)
如果GTI的可电离性与其所在基质的可电离性不同,例如,在不可电离的中间体中可电离的GTI或在可电离的原料药中不可电离的GTI,则存在通过液/液萃取来降低GTI水平的可能性,方法是采用两相系统并适当操纵水相的pH值。从可电离药物物质中去除烷基卤化物GTI提供了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 调整水相pH值可使原料药被萃取到水相中;不可电离的烷基卤化物GTI留在有机相中,然后可以简单地丢弃。 然后,调整水相的pH值,将原料药反萃取到合适的新鲜有机溶剂中。除了经典的液/液萃取,也可以采用固相萃取(SPE)。
 
引文章的一个例子:
INT4与亚硫酰氯(SOCl2)反应产生INT-5,INT-5与甲胺反应生成INT-7,在碱性条件性下INT-7与4-氨基苯酚(8)偶联以产生倒数第二个INT-9,INT-9与异氰酸酯偶联得到API,合成路线见下图
假设SOCl2投料量为60kg,中控要求反应进程不少于95%,即有5%在INT-5残留,按更多的未反应量10%来估算(50kg×10%=5kg),则二氯亚砜在DS中残留量如下
假设最终DS的有25kg,那么残留量就是:6.66μg/25kg=0.2664ppb,,可见这个残留量是比较低的。
   
下一篇,我们再来讲一讲:问答8.2; 清除率(Purge Ratio)来自Barber等人,2017:A consortium-driven framework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CH M7 Option 4 control strategies
当对方法4控制使用预测性清除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预测性清除计算应基于申请中所述的原料药生产工艺,并应考虑每一步骤中杂质的反应性、溶解度、挥发性和其他因素。预测性清除计算应采用保守的数值与方法,因为预测性清除通常不依赖于实验性清除因子。文献[Teasdale 等人 , 2013; Barber等人,2017]描述了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预测性清除计算方法示例。可基于文献或软件进行预测性清除计算。
- 用于验证预测性清除计算方法的信息汇总(即工艺相关条件下的杂质反应性或溶解度数据、加标和清除数据)应以生产工艺、最终原料药的风险以及药物开发阶段的知识为指导。
- 对于在申请中提交的预测性清除计算的依据,可包括从高度概括的总结到关于计算的详细信息(如单个清除因子的科学依据)以及其他支持性资料。当原料药中的预测杂质水平接近TTC或AI时,宜提供更详细的相关计算资料。即便当时未提交,也应在需要时能够提供有关如何推导得出各清除因子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