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48|回复: 5
收起左侧

[风险管理]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原料药e可以和普通的原料药共线生产吗?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8-19 14: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有新产品,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五元环结构),属于高致敏性药品吗?可以和普通原料药共线生产吗?还是需要专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9 14:1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查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四十六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20 0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贡献生产,必须进行清洁验证,合格才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21 09: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d597 于 2023-8-21 09:39 编辑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属于“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FDA的指南《非青霉素β-内酰胺类药物:预防交叉污染的CGMP框架》(2022年06月修订):
    (一)与非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一样,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诱发过敏反应的潜力。在表征和量化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方面也存在类似的困难(即,难以确定不太可能在人类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最大剂量,缺乏预测人类敏感性的合适的动物或受体测试模型,以及人类过敏反应的阈值剂量可能极低且难以 使用当前的分析方法检测)。然而,应考虑可能危及生命的潜在健康风险。因此,当与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相关的风险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存在已知的患者不良反应风险时,FDA 建议药物制造商实施完全和全面分离的交叉污染预防策略,如非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推荐的那样,以防止β-内酰胺类交叉污染。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商可能会证明对某些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使用替代交叉污染预防策略是合理的。 例如,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可具有广泛变化的分子结构,并且可能存在直接研究表明涉及患者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或极低的可能性的病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制造商认为除完全和全面分离以外的预防策略就足够了,则应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支持无发生率或明确发生不良反应的阈值以供 FDA 评估。评估这种潜在方法的大量数据可能包括体外数据,动物研究,临床研究,相关产品的经验以及已发表的科学文献。制造商应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来评估风险,并设计和实施预防策略,以防止交叉污染和混淆。这将包括考虑严格的设施设计,隔离,过程和程序控制以及持续的生命周期风险审查的组合。
    (二)可防止交叉污染的设计和控制措施:在考虑防止与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交叉污染的替代策略时,适当的控制组合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物料的状态(例如,液体,粉末),生产阶段(例如,物料取样,混合,填充和密封)以及剂型。 制造商应考虑实施以防止交叉污染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采取一系列设计和控制措施的结合,形成一个强大全面的污染防止系统,而不是以零敲碎打的方式实施控制,或依靠一个单一的设计或控制元素。
  • 使用密闭系统,例如具有独立空气处理系统的隔离器,并使用足够的粉尘控制系统将排出的气体从房间排出,并使用排风净化系统,例如在排风管上使用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或更好)。
  • 不同制造工艺或工艺步骤的分离和限制;使用防护技术,包括手套箱。
  • 在制造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和制造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区域之间保持足够的压差,同时使用气闸。
  • 隔离的房间和其他设施设计,以创造冗余的分离。
  • 使用专用设备和空气系统。
  • 建立严格且经过验证的监测、清洁和去污程序,包括使用适当的接受标准对特定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残留水平进行日常确认表面测试。应使用具有适当灵敏度的现代方法。
  • 使用使β-内酰胺环结构失活(即破坏环)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低于分析方法检测限的残留β-内酰胺水平导致交叉污染的风险。
  • 专用的人员以及物流和人流的控制(例如,员工进出)。
  • 维护人员和承包商关于服装和去污的程序控制,如果他们在可能存在β-内酰胺的多个区域工作并在这些区域之间移动。
  • 严格控制人员、产品、废弃物、物料和设备的交叉点。
  • 检查和测试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交叉污染途径。
  • 在通过风险评估确定为易受交叉污染的制造阶段,在适当的检测水平上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以确定其潜在的β-内酰胺污染;然而,测试药物或制造环境中β-内酰胺药物的存在并不能替代适当的控制系统。
  • 程序控制以防止物料和产品混淆。
  • 对产品/工艺生产的变更,引入新产品,以及对在违反控制的情况下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 如果存在非β-内酰胺类药物被非抗菌β-内酰胺类化合物交叉污染的合理可能性,则应检测非β-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存在β-内酰胺类药物,如果发现可检测水平,则不应销售。

综上所诉,可以共线生产,但必须要控制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6-28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6-28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线,密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京ICP证15035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15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