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73|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药学类专业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1-10-28 0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学类专业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对中药学专业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摘要: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被应用于市场和临床,用来保障人们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和相关产品,其中,中药又称中国传统药物,中医药理论是指阴阳理论、五行理论和脏腑理论。本文将从中药学的特征、应用及国际发展来阐述我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中药学 特征 应用 国际发展
中药学类专业分为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专业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三个专业,在未分流之前统筹学习中药学类专业有助于为之后我们具体学习其中某一方面打好基础与相对来说全方面的了解,在分流后具体并且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使我们在未来学习中对自己要学习接触的知识有更深化的认识与了解。想要正确了解中药学这门学科,就要了解中药的相关产业,根据中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调整现在的学习状态并为之后的职业规划做准备。
一、中药学的特征
中药学是一门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学科,因为中药学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人民便了解到了中药的魅力以及它们对于疾病救治的方法和优点,中药学也因此流传了下来。在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后,中药学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陶弘景撰写的本草经集注对于各种药物的分类是按照其自然属性进行的,大致对于魏晋之前的中草药做了系列总结,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则是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我国的第一部药典是新修本草,同时,新修本草也是世界上问世最早的药典,中药学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本草纲目由明代的李时珍撰写,对于各种药物以自然分类法进行分类汇总,将收载的药物可分为16部60类,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都是深远的。由此可见,除了中草药对于医疗救治方面的用处,认真学好并且继续传播中药学还有文化传播的作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药学除了是一门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学科以外,中药学还是一门注重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之后要学的药用植物学和药理学实验都体现了中药学是一门实践理论并存的科目,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药苑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充足的与中草药材亲密打交道的机会,包括中草药的栽培、识别与采制等,同时,在大三之后也会有外出识别药材采药的机会,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每次外出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不能只掌握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技能,不要当纸上谈兵的赵括,要争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好中药学这个学科。
再者,中药学的研究对象中药也是极具特色的,中药也是中国民族特色的宝贵结晶,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的三种分类,药性、炮制和配伍则是中药与天然药物区别的三大特征,中药材经过炮制变成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经过制剂变成中成药。中药还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君、臣、佐、使配伍。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中药的药性特征,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中药,使用中药,让中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中药学的应用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医药在逐渐被世界重用的同时,也在随着世界发展的潮流发生微妙的转变,中医药在发挥本身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其他更多的未知可能性,现如今中医药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以中医药基础为理论基础,配合西方临床诊治,两者充分结合一起发挥作用,共同作用于人体,起到疾病预防或者治疗的作用,药物协同作用,以确保安全、科学的临床用药。临床中药学发展与中药临床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并推动中药学临床、科研的进一步发展[1] 。
在中医药学中,尿毒症被归属于“癃闭”“水肿”等范围, 主要病机被认为是由于脾肾亏虚、浊瘀滞留所导致, 脾虚则失去运化能力, 水液无法运化,内停留于肌肤而导致水肿, 中医主张以补肾健脾、泄浊祛瘀为主要原则来治疗尿毒症[2] 。西医对于尿毒症的治疗目前是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的,唯一的根治方法便是换肾,但其中高昂的费用,难以寻得的匹配度以及难得匹配换肾之后自身对肾脏的排异效果,都使尿毒症成为一种难以根治的病,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者腹透勉强生活,但只能短时间维持正常身体机能,而且血透一周三到四次,时间越长对于血管的伤害就越大,最后会导致血管中形成血管栓杜塞血管,使血管彻底报废,而腹部透析就更加繁琐,一天三次,虽然对身体的伤害相对于血透来说会小一点,但总归抵不过时间久。
由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血液透析单一治疗方法逐渐被中药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取代, 而且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依靠血透或者腹部透析治疗的效果。我们都知道,热的造血功能主要依靠于骨髓,而肾脏又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肾脏功能不健全的病人大概率都伴随着贫血。黄芪对于脾胃有益处,熟地黄对于保护肾脏和滋养阴液有一定效果,丹参和红花可以活血散瘀、止痛祛瘀;大黄可以通降泻浊,这些药材一起使用可以发挥补肾健脾、泄腑浊之效,也能有效预防贫血过低,可以适当相互作用来提高肾脏的能力。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以使尿液中原本不该含有的蛋白水平降低,使肾脏功能的损伤减少,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大黄可以使脂蛋白细胞毒相拮抗,有利于使肾脏的实际代谢水平提高并且适当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从而使蛋白尿的出现减少,继而有助于改善贫血的症状[3]。
三、中药学的国际发展前景
中药学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学科,也前几年在国际上并没有被广泛的了解与应用,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席卷而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那些不幸被病毒选中的人们,由于肺部感染而不得不依靠呼吸机生活,为避免进一步加强对肺部的损耗,西医只能采取激素抑制免疫,但凡是激素都一定会有副作用,西医对于这一病症并没有特别的解决办法,而在全国的确诊病例中,中医药的参与率均达到了90%以上,其中治愈病例占比已超过70%[4]。由此可见,回想这次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护和现阶段治疗来说,这个世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且富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药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行业,就去年的新冠疫情肺炎事件可以看出,中药学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开阔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的时候,就对于中医药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提出了高度的赞赏,国际方面也无法不承认中医药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新冠疫情的预防这一方面来说,在疫苗被研发出来之前,预防新冠疫情一号方就已经诞生了,是由苍术3克、金银花5克、陈皮3克、芦根2克、桑叶2克和生黄芪10克组成,金银花、板蓝根、黄芪等中药已经被证实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这三位中药起到诱导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在新冠肺炎早期治疗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5]。在刚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学校也为我们每位新生制作了防疫香囊,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大学的特色以及响应国家的号召。
由于中药在抗疫方面显著作用,中医药在海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度,中药在国际上也
引起了广大的需求量,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和完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的救助模式,充分发挥中药副作用小且作用效果好的优点,国家的政策不仅能有效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还能促使中医药事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医疗事业都在发展,虽然中药起源于中国,但不可否认,日本对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并且出口到我国或者其他一些国家,所以势必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中国中药在国际上发展的。另一个会影响到中药在国际上传播与发展的,便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一些外国国家并不能理解中药的作用并且会对中药抱有怀疑的态度,由此可见,消除偏见也是中药在国际上继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四、结语
  通过中药学类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和有关中药学文献的翻阅与查找,我对于中药学以后会接触的科目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未来的学习也有了更明确的了解与规划。在快节奏的今天,中药治疗可能相对来说有一些慢节奏,以及个人喜好来说,中药些许的苦涩可能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但不可否认,中药的副作用小以及其作用效果好。所以,在完成必修的课程学习基础上,适当了解中药学相关拓展知识,多阅读有关文献和多方面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我希望通过以后对于中药学的更深一步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为祖国中医药事业而奋斗,让中药知识被更多人了解。
[1].任庆梅. 中药分析在临床中药学中的应用[M]. 2017,4(39):7713-7716
[2].高路, 叶丽萍, 程卫, 等.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滤过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 15 (2) :102-105.
[3]董海霞, 吕玉凤.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炎症因子和脑钠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 (4) :532-535.
[4]梁峰,张涛,庞稳泰,等.基于数据挖掘与“异病同治”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6):5-9.
[5].张慧 潘怡瑜全球新冠疫情防治背景下对中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0,40(05),23-2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8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16 15: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适宜人群外的人群不推荐食用本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6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