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q395648511
收起左侧

中药材二氧化硫检测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8-11-19 1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此想与各位同行讨论一下二氧化硫检测中的药典项:
1)样品精确称取有无必要:按药典规定精确称取是指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是指用百分之一天平。10克样品精达10.00已完全达到了理论计算要求,对结果的数据无影响(影响结果的准确不在百分天平和万分天平),请问大家:我用百分之一天平做出的结果就比你万分之一的天平差吗?
2)很多QC对这个检测的计算公式和实验原理不理解,生搬硬套,一定要说用移液管精确取50ML3%过氧化氢液和10ML6M盐酸液,请问大家:我用量筒就犯法了吗?
3)你空白真的那么大吗,高达数毫升滴定液?我的空白为何总是零呢!(因为空白我根本不用滴定啊)
4)你烧瓶都煮开了才通氮气,盐酸早早就加入了,按收瓶都不接好就没影响实验结果吗?
该马虎的我不可以放松下吗、没必要精确的地方我干吗要浪费精力!该理论的地方我为什么不较真,不纠结呢?
就此欢迎各位蒲友对我进行批评批正,我不只是就此实验,所有的实验我都会犯相同的错误,对中国药典大不敬,处处怀疑它!
(上面回复太快,误差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5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主的贴,追问下:鲜品也要检二氧化硫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5 15: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按药典规定精确称取是指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是指用百分之一天平。
以上是公司的说法,我个人本不认同,只是没有得到支持,前几天有幸看到蒲友关于稳量的贴才再度坚持自己对药典的理解。本案例中,药典的精确称量就是用到百分之一天平即可。(我在公司现在是我行我素了
3)本人空白长期为零,因为水质合格,实验室条件不变,故现在几乎不做空白了,同微生物阳性实验同理。有人甚至将“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滴定值当空白!!
其它方面,等大家有兴趣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5 15: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ch1170 发表于 2018-12-5 15:05
借楼主的贴,追问下:鲜品也要检二氧化硫么?

按规定来!顺便说一下,所有的此项检测,不是按干重计的,是含水份的。

点评

谢谢您的解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5 1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5 15: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ch1170 发表于 2018-12-5 15:05
借楼主的贴,追问下:鲜品也要检二氧化硫么?

按规定来!顺便说一下,所有的此项检测,不是按干重计的,是含水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5 16: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ch1170 发表于 2018-12-5 15:05
借楼主的贴,追问下:鲜品也要检二氧化硫么?

硫黄熏蒸是一些中药材产地粗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习用方法,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替代方法。这样相信大家明白药材中的二氧化硫是如何来的,你说的鲜品可是指鲜药材?通常不用,如有规定则必须。(某此品种本含亚硫酸盐类,也会测出相应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6 08: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qq395648511 发表于 2018-6-19 09:50
现在用于中成药 生产的中药材都需要测二氧化硫么?

除矿石类,药典有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6 1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binbin123 发表于 2018-12-6 08:48
除矿石类,药典有规定

是的,按药典要求来。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测二氧化硫的由来与意义之所在。中药材大多有抑菌性,细菌难于生长,但对真菌的抑制能力相对细菌来说差,所以现实中会用硫黄来防霉防变质。而且通过实验你会发现不同的品种二氧化硫的含量相差很远,因为有的品种在生产中根本没用到二氧化硫,有的在大量使用。而且不同的产地和商家二氧化硫用量也不一,相差很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6 14: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炅Dreamer 发表于 2018-12-6 10:13
是的,按药典要求来。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测二氧化硫的由来与意义之所在。中药材大多有抑菌性,细菌难于生长 ...

山药、牛膝、粉葛、甘遂、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1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为“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mg/kg”;对其他中药材及饮片,在《中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中增加“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的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7 21:4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项下明确规定要检测二氧化硫的,必须检测,没有规定的可以不检测,但是监管部门抽检检测这一项必须要合格,所以,还是批批检测稳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炅Dreamer 发表于 2018-11-19 11:23
就此想与知位同行讨论一下二氧化硫检测中的药典项:
1)样品精确称取有无必要:按药典规定精确称取是指 ...

这个因为二中氧化硫的量比较低,一般测样品中含量比较高常量分析,称取即可,计算误差较小,但是微量的物质,要精密称取,结算结果与真实结果的误差就会更小,所以还是要精密称取。这个类似的内容在大学教材里关于误差的传递与精密度,准确度方面有理论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8 1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qq395648511 发表于 2018-12-8 10:06
这个因为二中氧化硫的量比较低,一般测样品中含量比较高常量分析,称取即可,计算误差较小,但是微量的物 ...

药典没有错的,只是不少内行理解错误
药典明义精确称取是指标的量的千分之一,而不是仪器的感量在千分之一克以上!很多多人一听到精密称取就用万分,十万分,甚到百万分天平来搞。请问精确称取1KG物质该如何办呢?
再者,最重要的是理解实验,要到什么样的精度,有效数字来说话,无效数字一长串有什么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8 1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qq395648511 发表于 2018-12-8 10:06
这个因为二中氧化硫的量比较低,一般测样品中含量比较高常量分析,称取即可,计算误差较小,但是微量的物 ...

本实验千分天平以上的数字都是无效数字!用万分天平来做事,好比用飞机来打蚊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8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qq395648511 发表于 2018-12-8 10:06
这个因为二中氧化硫的量比较低,一般测样品中含量比较高常量分析,称取即可,计算误差较小,但是微量的物 ...

一个实验做得精不精,准不准,在于正确选用仪器,更在于该精必精,而不是所有仪器越精密越好,所有操作步骤都要精确,这是不理解实验的表现,而不理解一个实验却能做好一个实验,我们只能说是不认证而生产出了合格产品一样。你敢保证么?个中不稳定的存在,结果不确定的实是,是很多QC的通病。所以有蒲友说:QC只要小学水平就可以了,现实中,中学水平就够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8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矿石外,批批都要做SO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8 11: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智能一体化二氧化硫测定仪,比较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5: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3 15: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实验室检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5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炅Dreamer 发表于 2018-12-5 15:58
按规定来!顺便说一下,所有的此项检测,不是按干重计的,是含水份的。

谢谢您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3: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炅Dreamer 发表于 2018-11-19 11:23
就此想与知位同行讨论一下二氧化硫检测中的药典项:
1)样品精确称取有无必要:按药典规定精确称取是指 ...

那是因为你只做了这一个实验吧?用百分之一天平做金属残留试试。精确是习惯,可能无关对错,但却是态度问题。空白大小跟滴定液浓度有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6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