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06|回复: 1
收起左侧

中药鉴定系列之二十 骨碎补 故人相识—— 骨碎补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8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鉴定系列之二十 骨碎补
                               故人相识—— 骨碎补                
相思子,泗涕流。牵牛百合花开落,元无郎君夜归来。人生六曲多五味,何必望月石见穿。盼君一腔热血沉大海,笑我半枝莲心失意人。不信骨碎补。
*************************************************************************************************************************************************************************************************************************************************
前言:在上一阶段我们与大家交流了中药故事系列(42),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想能为中药的发展做些什么呢?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换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药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文字,也能起到星星之火。将中药与故事结合起来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寓教于乐。大家也喜闻乐见,不仅了解了中药功效作用,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与文学修养。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会讲故事人是幸运的,听故事的人是幸好的,传播故事的人是辛可的。
与中药故事一脉相承,中药鉴定变应运而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献中药故事的姊妹篇中药鉴定系列。希望与大家一道在平台上继续交流学习。红颜不老,努力前行。传承中药文化·践行中药鉴定。
序:中药鉴定,主要的技术方法有中药来源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别外还有原植物形态鉴定、水试等方法,通过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
1.jpg
                    骨碎补的鉴别方法
  【鉴定药材名】骨碎补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此蕨营养叶似槲叶,故名槲蕨。其根茎是治疗跌打骨折的要药,故名骨碎补。因其根茎曲折似生姜,生于猴子常到的树干或岩石上,故名猴姜。申属猴,故又名申姜。
6.jpg
  【本草品种考证】骨碎补的始载本草《本草拾遗》云:“骨碎补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岭南虔、吉亦有。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耳。”《本草图经》日:“骨碎补生江南,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有大叶成枝,面青绿色,有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惟根人药。”《本草衍义》日:“此物苗每一大叶两边,小叶槎牙,两相对,叶长有尖瓣。”李时珍日:“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缺,颇似贯众叶。”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骨碎补相符。但历代本草所载骨碎补品种较为复杂,有些种类难以确定。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40cm。根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生棕黄色钻状披针形有睫毛的鳞片。叶二型,槲叶状的营养叶多数,灰棕色,无柄,叶片革质,卵形,长57cm,宽36cm,顶端急尖,基部心形,上部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叶脉粗,叶背面被短毛;孢子叶绿色,叶片纸质,无毛,矩圆形,长2040cm,宽1020cm,基部渐狭而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对,互生,长4l0cm,宽23cm,先端锐尖,边缘具不明显的疏缺刻,叶脉网状,粗而凸出。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的交接点上,沿主脉两侧各有24行,无盖。
2.jpg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25m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小形细胞,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薄壁细胞壁波状弯曲,含少数淀粉粒。维管束周韧型,1725个散列成环状。每个维管柬的外周可见内皮层,由一层细胞组成。鳞片着生处的表皮凹入,鳞片柄着生于凹入处的底部,鳞片的基部呈盾形。
  【生境分布】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鲜用者去净泥土,除去附叶即可;干用者除去杂质后晒干或蒸熟后晒干,用火燎去鳞片。
  【饮片炮制】
3.jpg
  1.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烫骨碎补取净骨碎补或片,照砂烫法(见附录)用砂烫至鼓起并呈焦黄色,取出,筛去砂,冷却后撞去毛,筛去灰屑,即得。
  【性能功用】苦,温。归肾经、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内服:39g(鲜品615g),水煎服或入丸散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或干品适量,研末敷,也可浸酒擦患处。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不宜服;由实火、血虚等所致的牙痛不宜用。
  【附注】
4.jpg
  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2.在青海等地作为骨碎补药用的还有同属植物中华槲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Diels的干燥根茎。该植物与槲蕨主要区别点:营养叶稀少,长达lOcm,羽状深裂,下面无毛;孢子叶深羽裂几达叶轴,裂片宽约lcm,两面常疏被短毛。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有1行。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其与骨碎补药材主要区别点:较直而细长,分枝少,长517cm,宽0.6lcm。表面小鳞片黄棕色,易脱落,脱落后呈黄色至淡棕色。质较硬,断面黄色。其显微鉴别特征:薄壁细胞壁不呈波状弯曲。鳞片着生处的表皮不凹入,鳞片的基部呈心形。据最新报道,中华槲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Diels的干燥根茎不含有效成分柚皮苷,不宜作骨碎补药用。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2-28 12: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苦,温。归肾经、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8 1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