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65|回复: 2
收起左侧

新药研发:十年磨剑 一朝破门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2-6-26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毒手药王 于 2012-6-26 16:04 编辑

新药研发:十年磨剑 一朝破门
     新药研发已经进入最困难的年代,众多跨国企业都面对着专利悬崖和无功而返的挑战。一个新药的研发要付出10亿美元的投入和10年的时间,这样艰难的过程既考验企业的恒心也考验企业的耐心。
    无论是富可敌国的制药巨头,还是刚刚起步的新兴企业,只要把握好研发的方向,都可以实现令人侧目的成就。无论是史克制药依靠胃泰美实现迅速崛起,还是辉瑞强势夺取立普妥,抑或是贝达药业一步超越特罗凯、易瑞沙,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证明药品研发不分先后,英雄不问出处,一切成功都归于不间断的努力。在药品研发路上,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
    立普妥很“妥”
    1985年,华纳-兰伯特公司的科学家继山德士公司来适可之后,成功地研发出第二个全人工合成的他汀——阿托伐他汀。之后的临床研究显示,其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卓越,均优于已上市的他汀药物。
    华纳-兰伯特公司意识到他们挖到了金矿。不过华纳-兰伯特对其子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深为担忧。它意识到自身实力不足,必须借助外部销售力量方能将市场做大,因而对辉瑞制药公司情有独钟。
    当时,辉瑞制药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创造出多个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在药界名声鹊起,公司已上升为全球第5大制药公司。这时的辉瑞没能研发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但早就觊觎这个火热的市场。当华纳-兰伯特公司敲响辉瑞的大门时,双方一拍即合。1996年,两家公司达成共同推广的协议。1997年,FDA批准了阿托伐他汀,商品名为立普妥6,11,一段药品发展史上的销售传奇神话就此上演。
    立普妥刚上市时,便得益于默克公司的4-S研究进展:人们对患高血脂的危机意识和医生对降脂药的信任得到了普遍提高。立普妥迅速在市场上攻城拔寨,上市仅一年,到1998年6月,立普妥已经占领了18%的市场,仅次于占37%的舒降之。
    通过与辉瑞的联姻,华纳-兰伯特获得远远超过其预期的收益。1999年底,华纳-兰伯特趁热打铁,与美国家庭用品公司,也就是后来的惠氏公司(Weyth)达成合并协议。合并可能令共同推广协议生变,这对于辉瑞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共同销售立普妥绝不是辉瑞的真正意图,取得对立普妥的完全控制才是其真正目的。
    于是辉瑞打破制药行业温文尔雅、你情我愿的并购传统,立即向华纳-兰伯特提出强行收购要求,并动用共同营销合同中的一些条款阻止华纳-兰伯特与美国家庭用品公司的合并。2000年,辉瑞如愿以偿,以高达900亿美元的金额赢得了这场制药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收购战,立普妥因此被华尔街戏称为“漩涡他汀”。
   辉瑞针对医生的宣传攻势更是迅猛无比。辉瑞对多达13,000人的销售队伍进行高强度的培训和测试。辉瑞在立普妥的销售策略上彻底革新了医药行业针对普药营销的传统模式,开创大军团作战、简单信息大轰炸的营销方式,成就了单药年销售额达129亿美元这个至今无人可及的顶点,他汀市场达到历史顶峰。
    普佑克必“克”
    2011年上市的一类生物溶栓新药——普佑克是我国生物创新药的重大突破,它改变了国人用药靠仿制和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药物树立了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6: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溯普佑克的科研和产业化历程,艰辛而复杂。他通过对一类生物溶栓新药的开发,练就了一支队伍,建起了一个平台,为中国生物医药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靠现代中药起家的天士力集团,深知现代科技对医药产业的巨大作用。2000年,该公司在牢牢抓住现代中药的同时,将视角瞄向了生物制药,试图在深入生物制药的同时,寻求生物制药对现代中药的拉动。这一年,他们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购买了用于溶栓的药物——尿激酶原生产技术。原本想通过购买技术很快就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然而实验室技术与产业化的巨大差距,让他们不得不放慢速度。

    天士力董事长闫希军说,在这一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他听到最多的是:实验又失败了。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天士力一方面大胆引进人才,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另一方面从世界一些顶级公司购买先进设备。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地方和国家的支持,先后列入国家“863”计划、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产业化转化项目和“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2011年,普佑克正式申报成功,成为打破外资垄断中国溶栓市场的破局者。

    艾得辛之“辛”

    19个科学技术专业领域的研发团队,150位基础和临床研究专家,12年,1.5亿元人民币,先声药业用这些数字,最终打造出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

    艾得辛原名艾拉莫德。该品在研发时期十分艰辛,前后共用了12年之久,为此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将其更名为艾得辛,寓意12年研发之艰辛。

    艾得辛的成功上市是我国防治风湿性疾病科技攻关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抗风湿药物研制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造成肢体致残的疾病中,致残率最高的一个是脑血管病,另外一个就是关节病。但这类患者中只有44%得到了规范治疗,将近56%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压根就没有经过抗风湿病的治疗,最终造成残废。而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很多人包括医生在内,都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药可治。

    艾拉莫德最初进入先声药业的视野是在2004年,当时已经先期进行了5年探索的先声药业合成工艺室的丁磊在搜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关于另一个首仿药的注册情况时,顺便输入了艾拉莫德的英文名称iguratimod,查询中国申报情况,忽然发现天津药物研究院已经按照1.1类新药申报审评。一周后,先声药业研发副总裁殷晓进就出现在天津药物研究院院长办公室。很快,一项技术转让协议签订了,先声药业开始与天津药物研究院联合开发艾拉莫德。彼时,日本是在这个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只是双方的研究方向略有差异。在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和比较之后,先声药业研发团队有了一种与国际领先者“赛跑”的豪情。

    经过不懈的努力,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满意。研究表明,艾拉莫德最快4~6周即可起效,可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和类风湿因子的表达,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与甲氨喋呤传统细胞毒药物相比安全性更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惟一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药物,艾拉莫德可以有效阻止骨质破坏,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致畸率。此外,艾拉莫德和甲氨蝶呤同时使用的动物实验更进一步表明,二者具有某种协同效应。

    出色的临床表现显示,艾拉莫德无疑是一个新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当外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纷纷占领我国高端市场时,艾得辛的出现,不但给我国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还为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给予了新的正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26 16: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辉瑞针对医生的宣传攻势更是迅猛无比。辉瑞对多达13,000人的销售队伍进行高强度的培训和测试。辉瑞在立普妥的销售策略上彻底革新了医药行业针对普药营销的传统模式,开创大军团作战、简单信息大轰炸的营销方式,成就了单药年销售额达129亿美元这个至今无人可及的顶点,他汀市场达到历史顶峰”
这点国内医药销售学的极其到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6-26 17: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药研发的怀念郑筱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9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