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866|回复: 12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防风通圣丸是预防中风的圣药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7-6-20 0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用防风通圣丸作为预防用药 ,用于百余名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凡常服用者,均未发生脑血管病变,且身体其他病也很稳定,故介绍出来,供大家分享。当然,一药对百人,效果有好的,有差一些的,也有极少数不适应的,但是基本上绝大多数是很好的,大家不防一试。

一般服法是中午吃2—8代,一日一次,长期服用都有全身舒适的明显感觉。遇有感冒 大便秘结 胸闷气短 心烦心乱 睡眠不好 腹胀 消化不好等等身体明显不适时,可以加量加次服用。



部分有关防风通圣丸的资料: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这句话说明了防风通圣散用途之广,集防与治于一体。该方出之《宣明论方》,是金代名医刘完素著名的代表方之一。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此方,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由于该方卓越的临床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攻邪派宗师张子和即用此方治疗面肿风,还配汗、下、吐之法治高年暴发狂症。《成方切用》利用本方化裁治疗风热抽搐,手足瘛疭,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等一切风热证。《外科正宗》、《外科理例》、《名医杂著》、《疡科心得集》、《名医方论》等书籍皆有本方的记载。1977年版和198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此方。


由于有历代医家用本方防治疾病的经验,因此河南有些地方称之为“春药”(春天的药),每到立春时节起,不少家户都要备几剂防风通圣散,全家服用可防春日之温热病。故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称。

一、防风通圣治百病

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之剂,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酒蒸)、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18味药组成。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热,主升主出主开;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热从便解;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缓急。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正如雷丰《时病论》曰:“主治甚多,不能尽此,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故有“防风通圣治百病”之说。

(一)肥胖症
本方集解表、泻下、清热于一身,可通过发汗、利尿、泻下等渠道,清除体内食毒、水毒的瘀滞,可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经常便秘并且有高血压倾向的肥胖症患者。研究表明,肥胖患者体内往往有食毒(广义的肠源性自家性中毒,由于肠内停滞的粪便引起各种疾病,难以治愈)和水毒(体内水液分布不均匀时发生的状态,亦即体内发生水代谢异常的状态,可引起病理的渗出液及异常分泌等,也可出现出汗、排尿的异常)等瘀滞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肥胖症的防治尤为关注,防风通圣散为医家治疗肥胖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日本学者用该方治疗肥胖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多数学者认为实证肥胖症(中风体质者),同时可使高血压及高血脂者的血压及血脂下降。

(二)皮肤疾病
防风通圣散中含有防风、荆芥、麻黄等祛风解表剂,又含有川芎、当归、白芍等养血活血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一切“风症”,可除瘙痒,缓解病情。临床上广泛地用于牛皮癣、荨麻疹、瘙痒症、湿疹、面部蝴蝶斑、疮疖、扁平疣、斑秃等皮肤病的治疗,并且有良好的疗效。

(三)中风
由于本方的基础方是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故也可用于中风的治疗。《宜明论》曰“治中风,一切风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颜面生疮,眼目赤痛,或生热风,舌强,口噤等症。”

(四)其他疾病
防风通圣散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适用于外有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三焦俱实之证。可用于头痛、肺炎、气管炎、过敏性紫癜、菌痢、热淋、肠痈、乳腺炎、脂肪肝、老年便秘等符合上述证型疾病的治疗。


二、防风通圣防百病


防风通圣散为春天的良药,在民间流传甚广,应用也较普遍。人们多在冬去春来阳气初升之时服用该药,发表清里以散寒冬蓄积之毒物,预防百病的发生。

《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季风寒外袭,蓄积体内,日久化热。春回大地,由寒转暖,春阳上升,极易上火,表现为小便发黄、便秘、头晕、舌苔黄。春多风邪,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早春,气候变化更甚。常有寒潮来袭,多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内火引发外感,春温最常见,患感冒、肺炎、流脑以及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增多。因此,春三月用此药,能清热泻火,清除体内毒素,防止病变的发生或复发。


防风通圣丸的新用途

防风通圣丸(散)出自金•刘完素《宣明论方》,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作用,主治外感表邪,表里俱实所致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咽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近年来临床应用表明,本品还可用来治疗下列疾病。   

1. 肥胖症:早在20年代我国就有人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肥胖症,近年来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具体用法是取防风通圣丸(散)每日6次,每次6克(散剂3克调连服3~6个月,一般体重均有明显减轻。  

2. 眼病:有人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暴风客热(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聚星障(点状结膜炎)、脸缘赤烂、角膜溃疡等多种眼疾,得心应手,屡用屡验,用法是取防风通圣丸(散)每服6克、每日2次,重症病人可用防风通圣丸散原方加水煎服,每日6剂,分2次煎服。   

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4. 脑病后遗症: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5. 慢性阑尾炎:先以防风通圣丸(散)原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眼.以急取效,待症状缓解后用本品丸剂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治疗慢性阑尾炎有较好疗效、但急性阑尾炎不可本品治疗,而应采取西药对症及手术治疗

6. 高血压:防风通圣丸(散)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若是病情较重,可用本品原:原方改为汤剂水煎服,一般连服15天以上即可见效,血压可下降2.67 kPa。  

7. 斑秃:有人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斑秃50例,取得了痊愈49例,无效1列,治愈率达98%的好效果。具体用法是将防风通圣散原方加少量白酒浸1夜,焙于研为细未,每次6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另以白酒500克浸半夏60克,浸液涂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8. 扁平疣  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一般1~3疗程见效。通常服用3~7天后,自觉皮损部位有紧张感和微痒痛,丘疹增大,发红,继而脱落消失。治疗此病,剂量可视患者体质而酌情增减;体质较差,食少便溏者,每次可服3~6克。服用时可能出现轻微腹泻,此属正常现象,一周内自止。


防风通圣丸的妙用

药物组成: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
主治:外感未解,里已成实,发热,胸腹痞满,腹胀痛,大便不通,舌苔厚腻,脉浮而数者。

本方药表里双解,功能解肌发表,疏泄里热。是一个很好的常用调理保健药品。日常生活里,只要掌握两条要点:外感与内热的迹象即可服用,即使没有明显的外感症状,如出现头疼,牙痛、目赤等上焦火热症状,或腹胀便秘,小便赤黄、纳呆等症状,且舌苔厚腻湿浊者皆可用之。

2000年秋我从云南昆明开会归来,可能由于饮食辛辣,心情焦急的缘故身上多处瘙痒难忍,被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皮肤科开具的药物吃后未见疗效,主任又建议我输液。我不想输液,选择了防风通圣丸与精神调摄,不到一周就基本好转了。皮肤病按照中医观点皆由于风湿热三气相搏所致。所以,我用此药治疗过多例皮炎、荨麻疹、面部痤疮等均有不错的疗效。有一患者外感鼻塞身重,沿久不愈,问及大便秘结数日一次,舌苔厚腻,正要远行出差,嘱其购防风通圣丸一盒服用,便通后一身轻松,外感亦愈。今年六月遇一重症荨麻疹患者,服药二十多天不愈,晚上奇痒难眠,现以针灸草药调治,稍好亦以防风通圣丸善后,五诊后基本告愈。还有一位患者在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同时,服用本药,不仅皮炎痊愈,而且无意中将自己的便秘与黄带也奇迹般的解决了。一患者经常易感,知其平素内热较盛,嘱其每周服用防风通圣丸六至十袋,坚持数月,并注意饮食调摄,之后感冒极少发生。据有关药理研究表明,防风通圣丸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

可见中医药只要病机与药物的主治相投,抓住关键矛盾,对症施药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药物像一把双刃剑,有两面性,服用不当也会造成伤害,一定要谨慎行事,遇到问题多问、多查阅资料,也可网上浏览咨询。如对中医有兴趣,平时多看看有关中医基本及中药方剂方面的书籍,必有益处,久之,也许你也会成为半个“土郎中”,关键在于实践与体悟。


防风通圣丸妙用

防风通圣丸有解表通里、散风清热之效,对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咽喉不利、便秘结、小便短赤及疮疡肿毒皆有很好效果随着近年其运用的扩展,对治疗下列疾病亦有效。

荨麻疹。荨麻疹是以皮肤发痒,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或散布,逐渐扩大,融合成片特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本方对外感风邪、内有郁热之荨麻疹有很j好效果。每次半瓶,l日2次。l周显效。

腮腺炎。腮腺炎是由风湿邪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红肿疼痛为其主要特征。防风通圣丸外可疏散风邪,内可清除邪毒,表里双解。每次服半瓶,1日3次。轻者2~3天症状缓解,重者1周见效。

扁平疣。是常见的皮肤病,易发于青少年,以颜面、手背或臂为多发部位。据报道,有人以本方治疗扁平疣伴有大便秘结的患者,每次半瓶,l日2次,l周l疗程,般l-3疗程见效。通常服用3~7天后,自觉皮损部位有紧张感和微痒感,丘疹增大发红,继而脱落消失。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本病是角膜结膜上皮组织对某内生性毒素所表现的变态反应,以轻度怕光、异物感、泪多眵结、疼痛而痒等为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之邪外袭而致。对于内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以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疏风败毒。成人l 日 2~3次,每次9克,一般7天后症状消失。


防风通圣散(丸)新用之研讨

作者:夏桂成

防风通圣散(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涧创制的一首表里双解名方,为寒凉派的代表方剂,颇为临床医师所重视。近年来已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皮肤科、妇科几乎是常用方剂。随着药理分析、实验研究的深入,今人新用,已大大拓宽了使用范围,使传统方药焕发异彩。撰者愿就此方之临床新用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海内同仁指正。

组方意义 药理分析

防风通圣(丸),来源于刘河涧(即刘完素)的《宣明论方》,方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炒、白朮、山栀、大黄酒熏、芒硝后下各五钱(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30克),甘草二两(60克),滑石三两(90克)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如无麻黄或考虑不宜麻黄者,可以豆鼓或浮萍代之。现代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次9克(约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或作丸剂,称防风通圣丸,除滑石外,全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另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丸剂口服,一次2-3钱(6~9克),一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的量增减。从本方组成的药物表面上看,似有庞杂之感,不符合组方规范,方中药味偏多,作用互不一致,既有发表袪邪,又有泄热通便,既有辛温解表,又有苦寒凉中,既有袪邪治实证的作用,又有扶正补虚的意义,治表攻里、泄实扶正、清热凉中、辛温发表,融合于一炉,确有矛盾之处。但正由于药物庞杂,各有专司各有归经,归经不杂,作用虽然相反,相反相成,矛盾统一,宜其能治多种疾病也,此乃刘氏制方之高妙。正如吴昆在《医方考》书中所说:“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此方主之。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袪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王泰林在《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中进而阐明其广泛用途说:“此即凉膈散变法,去竹叶、白蜜,而加发表和气血药。荆、防、麻黄、薄荷,发汗而散热拨风,栀子、滑石、硝、黄,利便而降火行水,芩、桔、石膏清肺泻胃,川芎、归芍养血补肝,连翘散气聚血凝,甘、朮能补中燥湿,生姜通彻表里,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的确,本方以丸散剂者,在于扩大本方应用的范围,前人对组方意义的分析,为临床新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0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长知识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0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风通盛丸和散剂有什么区别?功效上?价格却差好多。

点评

生产厂不同吧?那不同就多了,说得清的说不清的原因都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0 13: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1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用法很多,真的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6-20 1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风通圣防百病?真是神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6-20 1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 打算 海事 多少人?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因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后出现荨麻疹等相似的皮肤症状者属于药物过敏(药疹),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5.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9.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0.运动员慎用。
1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2.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6-20 13: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7-6-20 13: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热,主升主出主开;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热从便解;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缓急。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月的雪 发表于 2017-6-20 09:31
防风通盛丸和散剂有什么区别?功效上?价格却差好多。

生产厂不同吧?那不同就多了,说得清的说不清的原因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0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药,不过听起来好高大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7-6-20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这样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6-21 1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我起湿疹的时候还吃来着。没想到还能减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30 1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