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303|回复: 4
收起左侧

麻黄鉴别(附麻黄根)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7-1-12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麻黄鉴别(附麻黄根)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的草质茎。麻黄根也供药用。

历史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收载。《名医别录》谓:"麻黄生晋地(今河北省境内),及河东(今山西省境内)。陶弘景说:“今出青州(今山东省境内),荥阳、中牟(均在今河南省境内)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苏敬说:"郑州鹿台(地处河南郑州)及关中沙苑(今陕西省境内)河旁沙洲上最多。"掌禹锡引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苏颂说:"今近汴京(今河南开封)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里仁子黑。根紫赤色。"
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今基本一致;而所描述的原植物形态颇似草麻黄。




1.草麻黄 别名:麻黄、川麻黄(山西、河北)。
Ephedra sinica Stapf--麻黄科Ephedraceae
[/url]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cm。木质茎短,常似根茎,匍匐地上或横卧土中;草质茎绿色,长圆形,直立,少有分枝,节明显,节间长2~6cm,直径1.5~2mm,有不明显的细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中央有2脉,先端渐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阔卵形,长4~5mm,常3~5聚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单生,每球花通常有苞片4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顶缝裂,花丝合生,先端与花药相接处略分离。雌球花多单生枝端或侧枝顶端,卵圆形,苞片4~5对,革质,绿色,边缘窄膜质,最上1对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的珠被管,珠被管直立,长1~1.5mm。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卵形,长4.5~5.5mm,直径约4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于砂质干燥地带,一般见于干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砂丘,常成片丛生。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
2.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麻黄科Ephedraceae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109/PD02.JPG]
灌木,通常高40~80cm。木质茎直立或斜上,基部多分枝;草质茎较粗壮,圆柱形,常被白色,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通常长3~6cm,直径2~3mm,有细浅的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稀2),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数个(稀2~3个)簇生于节上,卵形,长4~6mm,直径3~5mm,苞片3片一轮,有5~7轮,或2片成对,共5~7对,苞片边缘膜质部分较明显,雄花的假花被倒卵形或圆形,雄蕊5~8,花丝完全合生,或大部分为2束;雌球花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长椭圆形,苞片3~5轮或3~5对,最上1轮或1对苞片有雌花2~3,珠被管长1.5~2.5mm,常呈螺旋状弯曲。雌球花成熟时苞片红色,肉质,常被白粉。种子通常3(稀2),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于干旱荒漠、干旱多砂石的山地或草地。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3.木贼麻黄 别名:木麻黄、山麻黄(山西、河北)。
Ephedra equisetina Bge.--麻黄科Ephedraceae
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常灰黑色或灰褐色,上部多分枝;草质茎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细纵槽纹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花球多单生,长2~3mm,或3~4个集生于节上,苞片3~4对,雄花的假花被窄倒卵形,基部约1/3合生,雄蕊6~8,花丝全部合生,略外露;雌球花窄椭圆形,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雌花1~2,珠被管长1.5~2.5mm,常略弯曲。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通常为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生于干旱砾质山地,山间谷地的砾石堆上或山壁石缝中。
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
采制
~10月割取绿色的草质茎,扎成小把,在通风处阴干或晾至7~8成干时再晒干。如曝晒过久则色发黄;受霜冻则颜色变红,均影响药效,故注意应避免。蜜麻黄 取麻黄段,按常法用蜜水炒至放凉后不粘手。麻黄段每100kg,用炼蜜12.5kg。


1. 草麻黄 Herba Ephedrae sinicae又称田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此外吉林、辽宁、陕西、河南等地也产。
2. 中麻黄 Herba Hphedrae intermediae主产甘肃、青海、内蒙古及新疆;此外山西、河北、辽宁、吉林也产。
3. 木贼麻黄 Herba Ephedrae equisetinae又称木麻黄、山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
商品常3种混用,其中以草麻黄产量最大,中麻黄次之,均销全国和出口;而木贼麻黄产量较小,多自产自销。




含生物碱10种以上;主要成分为1-麻黄碱(1-Ephedrine),其次为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以及微量的1-N-甲基麻黄碱(1-N-Methylephedrine),d-N-甲基伪麻黄碱(d-N-Methylpseudoephedrine),1-去甲基麻黄碱(1-Norephedrine),d-去甲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另外尚有未确定结构的麻黄次碱(Ephedine)。
草麻黄含生物碱约1.3%,其中l-麻黄碱占60%以上;中麻黄含生物碱约1.1%,其中l-麻黄碱占30~40%;木贼麻黄含生物碱约1.7%,其中l-麻黄碱占85~90%。
此外,麻黄中还含有挥发性苄甲胺(Benzylmethylamine),儿茶酚鞣质,以及少量挥发油;油中主要含1-α-松油醇(1-α-Terpineol)。



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发汗,散寒,平喘,利水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喘咳,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水肿。用量1.5~9g。高血压病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多汗及虚喘患者忌用。




1. 麻黄碱能兴奋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并能促进神经介质释放,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似肾上腺素的作用;但作用弱而持久,其特点为:①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于由药物(如毛果芸香碱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的能力显著。②使外周血管收缩,心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变化不大,升压作用出现缓慢,而持续时间长。③对大脑、脑干及脊髓均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失眠、不安和震颤。④反复应用时,可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减弱,停药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
2. 麻黄碱可用于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以及防治硬膜外和蛛网膜下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3. 甲基麻黄碱可使支气管舒张。
4. 伪麻黄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与麻黄碱相似,升压和扩瞳作用则明显减弱,故用于止咳,其副作用比麻黄碱小,唯对心脏仍具兴奋作用。
5. 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
6. 麻黄挥发油及松油醇,对正常小鼠有降温作用,后者的降温作用更强。麻黄挥发油及麻黄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的猫,均未观察到发汗作用。麻黄碱对正常人虽无发汗作用,但如给与高温环境下的人体,则汗量比未服药者增多,而且出汗迅速。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109/PD04.JPG]2. 中麻黄 茎长圆柱形,分枝较多,直径1.5~3mm,常带较多的棕色木质茎;节间长2.5~6cm,表面绿黄色或黄色,细纵棱线较明显,手触之有粗糙感。膜质鳞叶下部约1/3合生成鞘状或几不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锐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微反曲。断面骨部常成三角状圆形。余同草麻黄。
均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色变枯黄脱节者不可供药用。





1.草麻黄 茎(直径1~2mm)横切面:近圆形,边缘棱线16~24个,呈微波状凸起。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并被较厚角质层,棱线部位的表皮内侧有下皮纤维束;两棱线间有下陷的气孔,保卫细胞壁木化。皮层薄壁细胞靠外侧的2~3列径向延长,似栅状,内含叶绿体,靠内侧的数列较疏松,内含草酸钙砂晶或小方晶;皮层纤维束少。中柱鞘纤维束呈新月形,紧接韧皮部。维管束8~10个,排列成断续的环状;粗茎的维管束有束间形成层,木质部连接成环而韧皮部由薄壁细胞间隔。髓部细胞类圆形,有时含棕色物质,无或有极少数环髓纤维。

草麻黄茎横切面简图(×32)

2.中麻黄 茎(直径2~2.5mm)横切面:通常略三角状圆形,棱线18~28个,呈波状凸起。皮层纤维束多,稀疏环列。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呈钝三角形。髓部细胞壁弱木化,环髓纤维较多见,木化。余同草麻黄。

中麻黄茎横切面简图(×22)

3.木贼麻黄 茎(直径1~1.5mm)横切面:稍呈椭圆形,棱线13~14个,呈钝圆波状凸起。皮层纤维束较多,散列。维管束8~9(稀10)个。髓部细胞壁木化,无环髓纤维。余同草麻黄。

木贼麻黄茎横切面简图(×60)





1. 取三种麻黄粉末10g,加0.5%盐酸溶液各80ml冷浸4小时,滤过,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强碱性,用乙醚提取,蒸去乙醚,用盐酸溶液2ml溶解,加入10%硫酸铜试液1滴,再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呈现出麻黄碱的紫色铜络盐反应;再加乙醚数毫升振摇后放置,醚层显紫色,水层显蓝色。(检查麻黄碱)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分别称取三种麻黄粉末各5g,加乙醇40ml,冷浸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半量供点样用。以麻黄碱乙醇溶液为对照。吸附剂:硅胶G(青岛)。展开剂:正丁醇-冰乙酸-水(80:20:10)。展距11cm。显色剂:茚三酮试剂;喷后加热至110℃斑点呈红色。

麻黄薄层层析图谱
S:麻黄碱 1.草麻黄 2.中麻黄 3.木贼麻黄

附注
1.据《中国植物志》第7卷记载,国产麻黄属植物有2组12种及4变种;除前述3种外,还有
...5种可供药用。今列8种药用的麻黄属植物检索表如下:
1.球花的苞片膜质,淡黄棕色,仅中央有绿色或深绿色纵肋;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干燥
...成无色半透明的薄膜质;叶多为3裂[组I. 膜果麻黄组Sect. Alatae]。球花通常无梗,
...多个密集轮生于节上(产于青海、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
...………………………………………………………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
1.球花的苞片厚膜质,绿色,有无色膜质窄边;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变为肥厚的肉质、红色
...而呈浆果状;叶多为2裂[组II. 麻黄组Sect. Ephedrae]
..2.植株高大,高30~100cm以上。
....3.叶3裂,稀2裂;球花的苞片2片对生或3片轮生,苞片的膜质边缘较明显;雌花的胚
.......珠具长而弯曲的珠被管………………中麻黄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3.叶2裂,稀在个别枝上呈3裂;球花的苞片全为2片对生;雌花胚珠的珠被管一般较
.......短而较直,稀长而稍曲
......4.植株无直立木质茎呈草本状;草质茎节间较长,多在3~4cm之间;球花多顶生或
.........侧生,具梗,雌球花成熟时长圆状卵圆形或近圆球形,长5~7mm;种子2………
.........…………………………………………………………………草麻黄E. sinica Stapf
......4.植株一般有直立木质茎,呈灌木状
........5.草质茎纵槽纹细浅不甚明显,节间细而较短,长1~2.5cm,直径1mm或稍粗;
...........雄球花有苞片3~4对;雌球花成熟时长卵圆形或卵圆形,珠被管较长而稍弯曲;
...........种子通常1,长5~7mm………………………………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
........5.草质茎纵槽纹较粗深而不显著,节间多较粗长,直径1.5~3mm;雄球花具苞片
...........4~7对;雌球花成熟时多宽大,长6~12mm,珠被管短而直;种子2或1,长6~12mm
..........6.雌球花无梗或有短梗,成熟时最上一对苞片分裂约1/2合生;雄球花的苞片较
.............多,通常5~6对,稀7对;植株高20~60cm(产于西藏南部高山区)…………
.............……………………………………………藏麻黄E. saxtilis Royle ex Florin
..........6.雌球花有梗,成熟时最上一对苞片大部合生;雄球花苞片4~5对,稀6对;植
.............株高50~150cm(产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丽江麻黄E. likiangensis Florin
..2.植株矮小,高5~15cm,稀达20cm
....7.花雌雄异株;草质茎通常开展,细弱,直径1mm左右,纵槽纹不甚明显;雄球花生于
.......草质茎上下各部;种子1,三角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圆形,较苞片为长,外露,长约
.......5mm,色浅无光泽(产于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
.......四川及西藏)………………………单子麻黄E. monosperma Gmel. Ex C. A. Mey.
....7.花雌雄异株;草质茎直立向上或稍外展,直径1.2~1.5mm,纵槽纹明显较粗;雄球
.......花生于草质茎上部,雌球花生于下部;种子1~2,长圆形,较大,长6~10mm,包于
.......苞片内,黑紫色,微被白粉(产于四川北部及西北部、青海南部)…………………
.......…………………………………………………………………矮麻黄E. minuta Florin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109/PD06.JPG]2. 麻黄根Radix Ephedrae: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两种的药材性状基本相同。商品多已切断,根多呈圆锥状圆柱形,根茎较细呈圆柱形;长8~25cm,直径0.5~1.5cm。根的上端较粗,偶有残存的木质茎及膨大的根头(疙瘩头),下部较细,常扭曲,偶有侧根和稀疏的细根。根茎粗细较均匀,有突起的节和残存的须根。表面均呈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外皮粗糙,易呈片状剥落。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浅黄色或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并呈层片状。无臭,味微苦。以质硬、外皮色红棕、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草麻黄根的横切面,最外有少数落皮层,其间散有纤维群和石细胞,均木化;木栓层细胞10余列;皮层狭窄,散有纤维和纤维束,不木化;木质部年轮明显;射线往往有裂隙;无髓;皮层和射线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根茎髓部明显,散有纤维,薄壁细胞常有纹孔。中麻黄根及根茎与草麻黄的主要区别点,落皮层较少见;皮层宽广;皮层与木质部内侧常有较多的裂隙。
麻黄根含生物碱及黄酮类成分。近来从中分离出:①降压成分l-酪氨甜菜碱(l-Tyrosine betaine),又称麻根素。②大环精胺碱-麻黄根碱(Ephedradine)A、B、C、D③双黄酮醇-麻黄宁(Mahuannin)A(I)、B(Ⅱ)。

l-酪氨甜菜碱







本品味甘,性平。有止汗功能;用于体虚自汗,盗汗。用量3~9g。
非正品
非正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 1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在看学习中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2 1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药王是做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 13: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华易逝,青春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18 2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但是文章的图片一直都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