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24089
帖子
主题
积分51403
注册时间2015-12-1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定期”是拍脑门子定的吗?2015-6-20 08:14 来自: 领松(GMP) 发布者: 绿茶.
10版GMP带有”定期”二字的条款有:第9、27、90、95、100、144、158、198、227、239、264、265、276、305、306、307条共计16条16次出现。(不包括附录)
问题一:你们单位文件中规定的“定期”是怎么得出来的?
问题二:从咨询公司或者套用模版得出的“定期”是怎么验证的?
譬如:1.车间臭氧消毒,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一个月。
2.清洗后的容器具暂存有的规定三天,有的规定五天。
3.为什么规定空调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等等的再验证通常周期都是一年?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大家都这么做。而设施、设备、清洁等等的再验证周期有的规定两年、有的规定三年?甚至还有的规定两年半的?
总之,都是怎么得出来的?是不是通过“真正”的验证?(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验证)。还是拍脑门子事先设想一个“定期”,之后再对这个定期验证?请举一个例子说明。究竟应该怎么验证?谢了!
以上转至https://www.ouryao.com/portal.php?mod=view&aid=6898。![](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以下,本人的一点见解:
1、定期,肯定包含一个预设周期的意思,到期了就再进行确认或验证;
2、这个周期的长短的判定是个问题?之前的人也许是凭经验——有时尊重经验也是对的,也是前辈们历史积累的结果,当然这个积累不一定是通过数据记录形成的。到了如今,大家保留和沿用了之前的经验做法,而且这些做法也未受到过质疑和挑战。
3、在10版GMP中首次引入风险评估手段。评估是基于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现状评价。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标准与要求在细化和完善,经验的积累从单纯的口授转变为书面规程,而且可以在互联网上可轻易搜索到,同时,之前的做法也受到了质疑与挑战。
4、我觉得企业和企业的专业管理者明白和牢记药品GMP目的制造质量合格和使用放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是有要求的而不是可以随意乱来。这牢记这一条之后,想想在日常的具体工作如何管理好自己,学习GMP、懂GMP、执行GMP。质量部门要完善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做到监督、指导与服务工作。——这点貌似扯远了。
5、企业在做确认与验证时,再确认与验证条件部分我想内容是差不多的,前面几点都是什么什么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需要再确认与验证,最后一条——有的企业可能是基于风险评估、年度回顾的再确认与验证,结论有点含糊,有点企业会写的明确一点,在未发生上述改变的情况下(即正常运行状态下)再确认/验证的周期为XX年。~~这2点做法我觉得都可以,没有必要一定要争个高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