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472|回复: 32
收起左侧

[食品] 致癌物,花生油您还敢吃吗?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1-26 1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苯并(a)芘和黄曲霉毒素B1都是致癌物,花生油您还敢吃吗?

总局通告2批次花生油不合格  

2016年01月25日  

  2015年10月至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花生油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抽检样品200批次,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198批次,不合格的样品2批次。

  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信息为:维维粮油(正阳)有限公司生产的压榨一级花生油苯并[a]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信阳尚万佳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级压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上述检出不合格样品的生产企业,总局已经要求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企业及时采取停止生产和销售、召回已销售的不合格产品等措施、彻查问题原因、全面整改,对相关企业依法调查处理。调查整改情况及时报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抽检具体企业名单及产品信息可在总局通告中查询。

昨日(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消息,在2015年10-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对花生油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抽检样品200批次,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198批次,不合格的样品2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股份)旗下的维维粮油(正阳)有限公司生产的压榨一级花生油苯并(a)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有业内人士表示,富含油脂类食品加热后都有可能产生苯并(a)芘这一成分,出现苯并(a)芘过高的情况,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太高导致的。“另外,苯并(a)芘是公认的致癌物之一,但按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每公斤苯并(a)芘含量不能超过10微克。”上述业内人士说。
  国家食药监总局方面表示,对于检出不合格样品的生产企业,总局已经要求河南省食药监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企业及时采取停止生产和销售、召回已销售不合格产品等措施、彻查问题原因、全面整改,对相关企业依法调查处理,调查整改情况及时报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维维粮油(正阳)有限公司是维维集团上市平台维维股份控股的粮油企业,根据维维股份2014年财报显示,粮油业务实现营收2.01亿元,占维维股份总营收的4%左右。
  此外,信阳尚万佳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级压榨花生油被抽检出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花生油有以下好处:
一、营养价值方面,花生油富含多种脂肪酸及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白藜芦醇等。其中,饱和脂肪酸约占19%,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占41%,多不饱和脂肪约占38.4%,其他脂肪酸约占1%。
1.多食花生油可以分解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形成胆汁酸而排出体外,并且大大降低了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2.花生油还含有其他一些微量成分,主要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
3.女性朋友若经常食用花生油还可防止皮肤老化,同时还可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的形成,另外还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4.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二、储藏有相关要求:
1、花生油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会发生自动氧化酸败的过程,其变化为:自动氧化过程与季节有关,如果开始贮藏在冬季,低温能有效地延缓解脂酶和氧的作风,随着季节的变动、温度的上升,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2、进入夏季室温和库罐温度超过30℃,如果存放于露天油罐或、 露天堆场,每天受到阳光的曝晒,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因子会促 使油脂的氧化过程加速。 特别是在阳光中在紫外线或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当超过 50℃的辐射温度时,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将进一步分解再经:分子重排成醛、酮,使贮藏的油脂酸败。
3、花生油在低于15℃的温度下,充满容器密闭贮藏, 否则解脂酶和氧将对油起作用,结果是酸值和过氧化值增高,要 符合这种贮油条件;贮备油库要建于地下。因为在4米以下的地 温,常年均在20℃以下。
4、对长期贮藏的花生油,可添加0.2%的柠檬酸或抗坏血 酸,以破坏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延长贮藏期。国外出口的油中都添加这类物质,有的还添加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
三、注意事项:
1、一般地说来,花生油有生榨和熟榨之分。生榨的花生油颜色一般是呈浅橙黄色;熟榨花生油则呈深橙黄色,二种皆较为清新而透明。纯正的花生油一般在气温3℃以下时凝结而不流动,如果掺有猪油或棕桐油,在气温10℃时就开始凝结而且不流动。
2、浸出花生油是经溶剂浸出制取的油,压榨花生油是用压榨方法制取的油。2004年我国开始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销售的各类花生油均应有QS标志。

花生油的功效:
1.健身长寿 花生含天门冬氨酸较多,因而具有解除疲劳的作用;花生米中果糖为左旋糖,比其它糖含更多羟基,不仅能被肝脏贮存,而且能很快被机体利用,且不会形成脂肪积累;花生脂肪中含较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消除“自由基”,具有抗衰老作用。
2.延缓脑功能衰退,提高智力 花生含谷氨酸较多。谷氨酸是大脑中含量最多的氨酸基,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物质主要来自谷氨酸;花生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卵磷脂,它能经肠道酶的作用转化为胆碱,进入脑内与乙酸结合,成为乙酰胆碱,是促进思维、加强记忆的重要补脑物质。
3.降血压、止血,降低胆固醇 花生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甾醇,以及花生壳中的木犀(俗称桂花)草素,都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民间也有用花生壳治高血压的偏方:干花生壳洗净,水煎,每次服煎液50克~100克。此外,花生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粘聚、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等功能。
4.防治各种出血性疾病 花生红衣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加强毛细血管收缩,调整凝血因子缺陷等作用。它不仅有止血效能,而且对出血的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花生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甾醇能使肌肤润泽、细腻,使头发丰厚有光泽。
花生的确是一种物美价廉、营养全面的保健食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容易变质,变质后则易产生致癌性很强的黄曲霉毒素,故要妥善保管。如花生已霉变,则不可食用。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食品,老少皆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以及钙、磷、铁、硫胺素,棕榈 酸、维生素A、B、C、E、K等多种营养物质,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一样,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吸收率高达90%左右。花生蛋白中含有十几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含量最高。还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等。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氨基酸可以促使脑细胞发育、提高儿童智力,增加记忆力,并能防止人的过早衰老。花生中的儿茶素,也具有很强的抗老化功能。所以,花生是不可多得的保健佳品。长期食用, 对身体大有好处。
花生不仅是一种高营养食品,而且是一味药用价值较高的保健良药。花生的种子、种衣、种壳和花生油等,都可作为药用。中医认为,花生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 养调气,清咽止疟之功效。对于良、慢性肾炎、腹水、乳汁缺乏等症都有一定疗效。花生果的外壳含有木犀草素,可降低胆固醇。对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花生仁外面的红衣,由于其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缩短出血时间,所以是一味既可生血又可止血的良药。已被科研单位研制成功的止血宁,在用于治疗消化道、肺结核、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各种原因的外伤性出血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花生米的红衣还可预防神经炎、脚气病、干眼病、口唇炎等维生素B1B2缺乏症,所以吃花生米最好连衣一起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每日吃花生米数粒,长期食用可有一定疗效。
产后缺奶,可用花生米60克,黄豆60克,猪蹄一只,一同炖食。
治疗高血压,可用花生米浸入醋中,五日后服用,每日晨空腹吃10粒。
治疗高血脂、冠心病,可用干花生壳洗净水煎服,每次服50~100克。
坏处:
花生油含有对于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同时,它的热量非常高,而且它的
脂肪含量是99.90% 几乎达到了饱和。而脂肪的含量无论对于健康的人和有疾病的人都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即使是非动物性油脂,也要适可而止,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另外,我们都知道,目前为止,已知的最好的食物油是橄榄油,但是橄榄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橄榄油的油脂含量也是99.90%,

油脂本身就注定了它不是越多吃越好的东西。

因此,我们在评价花生油的好处的时候,也要同时关注它的超高的热量。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胆固醇的问题。

很多食用油广告中都说“不含胆固醇”!
其实只不过是广告用语!

在生物化学中: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质是构成一切机体结构的基本成分。在精炼植物油的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完全被去掉。在植物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与猪油(黄油)相比,只是其数值很低,一般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说植物油中根本就“不含胆固醇”。

再者,我们不能一概拒绝动物性油脂,

人们认为吃动物油中多含饱和脂肪酸,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倍加青睐植物油,其实这种做法不正确。

因为长期只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褐素,就易在人体器官中沉积下来。此外过氧化物增加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过氧化物还会在血管壁、肝脏、脑细胞上形成,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6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句,河南、安徽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什么毒大米、毒食用油应该严查,禁止这些省份的相关产品外销到其他省份,以示惩戒。这些省份的省级相关领导应该在国家局网站向全国人民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格率为1%,相对其他很多食品已经比较低了。
也是没办法,除非全都回农村自己种自己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吃花生油吃什么呢,橄榄油好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6 1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提取物都有这个可能,因为在采购、存放过程容易发霉,发霉了自然黄曲霉超标了。
偶尔吃吃死不了人,也不会速死。不过有法规明文规定的,企业最好把握好良心,抽查到了一旦召回,只能是销毁了,损失及后续的后果只有企业自己咽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生油只吃鲁花

点评

我也吃鲁花,安全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 10:00
其实这些东西绝大部门还只是概念,离日常生活的距离说远不远,但有一个起码的“生效”距离…… 照那些所谓的研究逻辑,在这个遍地都是致癌物的世界里,人类早就灭亡或者变斯巴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13:11
除了不在家吃饭,油只吃自家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sss 发表于 2016-1-26 11:23
花生油只吃鲁花

除了不在家吃饭,油只吃自家榨的……

点评

sss
现在不好邮寄,要不然我也吃自榨的,心知鲁花跟自榨的没法比  发表于 2016-1-26 1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1-26 1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得吃,离开含量谈毒性没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常规现象还是偶然现象呢  值得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sss 发表于 2016-1-26 11:23
花生油只吃鲁花

其实这些东西绝大部门还只是概念,离日常生活的距离说远不远,但有一个起码的“生效”距离……
照那些所谓的研究逻辑,在这个遍地都是致癌物的世界里,人类早就灭亡或者变斯巴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4: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河南就想到食全食美了,没下文了?真十全十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5: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吃的都是猪油、花生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6: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究起来,会饿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6: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YY/T0316-2008风险分析报告真正实例 可否提供下,hnakyq@163.com,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1-26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没什么东西可以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1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也不能吃那不饿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1-26 2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吃还得吃!平时注意点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6 2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俺妈自己种的菜籽榨油吃起来稳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没办法,除非全都回农村自己种自己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30 1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