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919|回复: 50
收起左侧

[生产运营] 与愚公探讨"物料平衡"在工艺管理中的作用(回帖有奖)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2-4-15 1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呆子 于 2013-1-5 10:42 编辑

愚公在《谈"收率与物料平衡的两个概念有何区别"》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8&fromuid=36中对“收率与物料平衡”说的比较详细,分析的也很透彻,但对于收率在生产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我觉得还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在此与愚公及大家交流:

愚公观点:
1、物料平衡反映的是你的物料控制水平,是为了控制差错问题而制定。
2、收率是技术指标,反映的是你的物料的利用及损耗情况,是成本核算问题。

我的观点:
第一点,物料平衡是为了控制差错。混淆等问题而制定的,没疑问。

收率:我觉得收率既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1、它反映工序水平:工序的水平高,收率就高,反之亦然。它可以成为改进工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参考依据。
2、生产过程是否偏差:理论上,如果该工序收率超出日常范围,有可能工序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可能是被人为隐藏,也可能是被忽略)。
  比如提取:收率低了,就有可能跑料
    压片:收率过高,有可能偏重偏低


欢迎大家探讨,回帖有奖

有合理的不同意见重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5 14: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本帖最后由 yujieli2008 于 2012-4-15 14:27 编辑

正因为两个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所以有的人混淆不清。正是为了区分它们,愚公说的是两个名词的概念,才容易理解。关于收率指标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5 14: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呆总进一步对收率做了更透彻的解释哦。收率:我觉得收率既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非常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5 14: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本帖最后由 neckboycn 于 2012-4-15 14:57 编辑

1、个人理解物料平衡和上学时学的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道理(见绿色部分){:soso_e106:}确实是为了控制生产中产错和混淆的产生,讲求的是物料的投入和产出平衡。由于在产出的那一部分包括:合格产品、尾料、废品、取样量等,其数据没有别的指导意义。
2、收率的话,是合格品与理论产量的比例。当然合格品的比例越高越好,与企业的经济指标有关。收率高低可以利于发现工艺中的一些问题,一般中药中比较常见,比如:压片前颗粒收率要求98%以上,有一批是95%,出现了偏差,经过调查分析,本批浸膏比较愁,造成制粒产生的尾料多,合格颗粒少,也有利于继续向前道工序追溯。收率的高低也对成本的核算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是物料衡算的基础,即进入一个系统的全部物料必等于离开系统的全部物料,再加上过程中的损失量和在系统中的积累量。
∑G1=∑G2+∑G3+∑G4
式中:∑G1—输入物料量总和;
∑G2—输出物料量总和;
∑G3—物料损失量总和;
∑G4—物料积累量总和。
当系统内部积累量为零时,上式可以写为:
∑G1=∑G2+∑G3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大呆子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5: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neckboycn 发表于 2012-4-15 14:55
1、个人理解物料平衡和上学时学的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道理(见绿色部分)确实是为了控制生产中 ...

1、如果一个产品不同批次各工序合格品得率不断地发生大幅度变化,你觉得这个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可控吗?

2、“2、收率的话,是合格品与理论产量的比例。当然合格品的比例越高越好”,如果100kg片压0.1g的片,收率为105%是不是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5 15: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2、收率的话,是合格品与理论产量的比例。当然合格品的比例越高越好”,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我们平时讲话也会省略点很多常识性的东西,“越高越好”,不是没有控制的上限啊,那200%会更好。可能吗?是吧。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neckboycn 发表于 2012-4-15 15:09
哈哈,“2、收率的话,是合格品与理论产量的比例。当然合格品的比例越高越好”,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我们平时 ...

为什么200%不合理?

你不是说只是经济指标吗?我说它更重要的还是技术、质量指标的原因就是稳定的工艺,收率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超出合理范围,有可能存在偏差

点评

这是当然的,收率不都有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么?作为一个关键工艺参数啊。这个大伙都明白的  发表于 2012-4-15 17: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5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200%不是不合理,是不可能。也有可能,那不是厂子最近没“风”,是彻底疯了。
2、“。。。。与企业的经济指标有关。收率高低可以利于发现工艺中的一些问题。。。。”。没说只是经济指标,也与技术工艺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5: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neckboycn 发表于 2012-4-15 15:31
1、200%不是不合理,是不可能。也有可能,那不是厂子最近没“风”,是彻底疯了。
2、“。。。。与企业的经 ...

是的,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目前形式下,我觉得收率的重要意义更是在于作为考察工艺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4-15 15: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物料平衡大家应有共识,进出相等。除计算原因外否则就有出错。
收率既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其实是同一个观点。压片过程片重控制有个范围。如果都控制在片重下限,从理论上讲也有一个值。收率一个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个统计数据。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大呆子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2-4-15 15: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本帖最后由 九五二七 于 2012-4-15 16:06 编辑

物料平衡侧重的是质量指标,收率侧重的是经济指标
一个是体现生产管理水平,一个体现工艺技术水平

点评

这个说法有道理  发表于 2012-4-20 22: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4-15 19: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对于楼主所持的“收率:我觉得收率既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的观点, 我目前不能接受。
    我在《谈"收率与物料平衡的两个概念有何区别"》的贴子里,之所以持“收率是技术指标”的观点,是因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曾多次遇到这样的问题:
    1、如原料药合成:第一次收率是一个值;当第二次套用第一次回收溶剂生产后,收率远比第一次高。但这并不能就认定生产过程产生了“偏差”。
    2、如中药提取,因受药材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期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其出膏率会相差相当的大,这并非真得就因为“跑料”。
    以我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收率真得并不能客观、准确反映工艺水平。以收率作为“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某些场合可以,但缺乏整体性和全范围的适用性。
    {:soso_e110:}酒后之言,未必说到“点”上,欢迎大家参与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12-4-15 19:44
对于楼主所持的“收率:我觉得收率既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评 ...

其实我随是随便举两个例子而已,并不是说明收率只在这两个工序才能反应问题,但就从愚公举的两个例子来讨论吧:

1、我没做过原料药,但我做过穿琥宁的提取、浓缩、精制、合成。我只知道结晶母液的套用会让第二次比第一次收率略高,这是共识,但从第二次起,每次的结晶相对稳定。如果从第二次,收率出现异常,应该是工艺控制异常;

2、对于中药材来说,尽管影响因素较多,但并不是漫无边际、完全不可控的。a、控制基源与产地(中药注射剂明确要求);b、通过对药材验收,如根据工艺特点增加醇浸出物或水提取物的控制来进行控制等。如果率超出规定范围,不能成为本批产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的信息吗?
  当然,我说的跑料并不是收率低的唯一因素,只是随便举个例子说明而已。

  没喝酒,坐等大家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4-15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两高手过招,各家有各家的理。我是外行人,说几点外行话,望两位高手指点:
1、愚公的观点自相矛盾:
 原因:a)  愚公观点2  收率是技术指标,反映的是你的物料的利用及损耗情况
        b)  12楼回复的第2点 如中药提取,因受药材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期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其出膏率会相差相当的大

   结合这两点能反应出收率是物料的利用及损耗情况?
2、大呆子部分观点强词夺理,以偏盖全。
  “收率的重要意义更是在于作为考察工艺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只适用于些场合,比如制粒、压片等工序。其原因赞同愚公12楼的第二点说明,致于你13楼回复的第2点的两个原因均不能说明:
  a) 控制基源与产地(中药注射剂明确要求) 药材贮存时间也会影响收率
  b) 药材验收增加的浸出物为何是控制范围而不是低限?见过的标准都是低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6 1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收率我觉得还是要有控制的,你不可能投100%的料产出300%,那这样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监控就形同虚设。
生产还是整个一个体系的,不能随意变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2-4-17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正关注这事。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7 16: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学习了,群友回答的非常的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8 1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作为中药生产企业,提取的物料平衡让人头疼,所以一度以收率指标代替物料平衡指标进行控制,便又好象不符合要求。两位高手,请教你们的提取的物料平衡,是如何做的?投料量、出料液量,都是可知的,关键那个损耗是如何测量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8 1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大呆子 发表于 2012-4-15 20:18
其实我随是随便举两个例子而已,并不是说明收率只在这两个工序才能反应问题,但就从愚公举的两个例子来讨 ...

同意该观点,首先是收率的范围要科学合理,如一些客允因素影响该值,也应该在范围内。不然就是某些指标或标准制订不合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4-18 15: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金币

个人认为收率与定的批产量收率来计算物料平衡,收率不能控制的话 那会出现质量风险,我认为收率要有范围不能无控制行。只为收率太高那样就不能保证药品质量。一般企业就会走下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3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