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400|回复: 3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解析:2015年美国十大医学里程碑事件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2-27 1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解析:2015年美国十大医学里程碑事件

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总结出“2015年美国医学十大里程碑事件”,涉及流感、糖尿病、癌症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新研究、新观点和新疗法具有非凡意义,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此解读。

    一、使用新型流感疫苗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年~2015年美国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仅为19%,相比之前的51%,有效率大幅下降。原因在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疫苗不能很好地匹配新型流感病毒。今年,美国开始投放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可有效预防三种常见病毒引起的流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点评:疫苗有效率降低也是我国亟需攻克的难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研发出不受病毒变化影响的通用型流感疫苗,提高有效性。在此之前,建议免疫力不高的人群,比如5岁以下幼儿、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仍应坚持接种。

    二、加强警告:常见止痛药会伤害心血管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每天服用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头痛、关节痛等各种疼痛。这类药属于非处方药,人们能在药店自行购买。然而今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警告称,这类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发挥作用来止痛,而前列腺素能促进心脑血管健康,所以阻遏前列腺素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风险。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治军点评:非甾体抗炎药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风险已是业内共识,只不过今年美国加强警告。使用这类药时,医生一定要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会削弱其药性;患者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切忌乱吃。

    三、修改膳食指南

    美国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指出,大约一半美国成人(约1.17亿)存在一个或多个本来能够预防的慢性病,患病多和饮食习惯较差和缺乏身体活动有关。新版膳食指南在每天胆固醇摄入方面做了大的修改。旧版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别超300毫克,但新版指出,过度摄入胆固醇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营养问题。因为事实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只有一小部分来自饮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进行高胆固醇饮食。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点评:一直以来,限制膳食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被认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即使人们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根据我国国情,依然不能放松对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要求,即每天300毫克~500毫克。2016年初,我国最新膳食指南即将公布,具体建议即将揭晓。提倡国人进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

    四、应用新型救护车,快速抢救脑卒中

    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阻塞大脑动脉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两者抢救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需尽快注射溶栓药,而这一方法如应用于后者,则会让病情变得更糟。因此,及时判断脑卒中类型是抢救的关键。目前,一种配备CT和传输功能的新型救护车在美国开始测试,能给患者做CT扫描,还能将扫描结果第一时间传给专科医生,以便即刻判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点评:目前,我国在脑卒中抢救中,普遍存在救治滞后问题,表现为转院过程中缺乏明确诊断。如能使用这种新型救护车,就可及时了解病因,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或为后续院内抢救做好准备,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五、多项医学创新技术开始应用

    由于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遗传病,艾伦已经失明10年了。在今年接受仿生视网膜植入后,他再次看到了家人的面庞。这种视力增强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患者戴副眼镜,上面配备的摄像头可将捕捉到的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发给视网膜植入物,患者便能看到物体的形状和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患者将看得越来越清楚。此外,人工胰腺可根据自动监测,给人注射胰岛素;新一代假肢更加灵活、舒适,能让残疾人自由地跑跳。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健宁点评:很高兴看到技术创新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福音。每项新技术的研发和普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十分不易,我国也应加大力度,鼓励原创医学技术的研发。另外,呼吁先进技术的持有者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技术惠之于民,而不是遥不可及。

    六、预防艾滋病有了新突破

    不断有证据表明,暴露前预防法利于预防艾滋病感染。暴露前预防法是指在服用“特鲁瓦达”这种美国批准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的同时,结合安全性行为,可使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大大降低。今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657例受试者进行超过两年半的调查发现,使用暴露前预防法,可有效预防高危人群新发艾滋病感染,这项研究第一次验证了暴露前预防法的效果。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点评:目前,我国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药物,如有相关药物问世,将是艾滋病领域一大奇迹。但这类药物的出现,难免面临伦理、道德问题,因为有了药物预防,人们容易忽视行为控制,在性行为上肆无忌惮。目前,行为预防仍是预防艾滋病最为彻底、有效的方法,建议大家坚持戴好安全套。

    七、解锁2型糖尿病的秘密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分析超过1.1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基因数据后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特定基因标记,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组:第一个亚组的患者更肥胖,易发肾脏、眼部并发症;第二个亚组易发某些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第三个亚组与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可能推动2型糖尿病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但仍需更多研究。另外,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症状。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点评:非常赞同这些研究,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借鉴意义。为了搞清糖尿病的病因,我国在上世纪就已进行“大庆试验”,结果发现,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此外,每个人的肠道菌群不同,吸收脂肪的能力也不同,这也导致同等体质下,有人得了糖尿病,而有人却相安无事。生活中,建议大家“管住嘴,迈开腿”,利于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发生时间。

    八、研发出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疫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从而引发炎症和疼痛。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在治疗上多以延缓病程、减轻痛苦为主。今年,美国昆士兰大学研发出一种疫苗和免疫疗法,疫苗专为携带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和特定抗体的人群设计,可起到预防作用;免疫疗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个性化治疗每位患者。

早期临床试验发现,两种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过于昂贵和耗时,因此还不适合广泛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点评: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元凶”是医学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美国的研究思路值得探讨,但目前并不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治疗还应“本土化”,这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药物缓解病情;一方面,依靠生物仪器辅助治疗。

    九、精准医学改变癌症治疗

    乔安妮是一名战胜乳腺癌的患者,为防止癌症复发,研究人员将她的乳腺癌细胞在老鼠背上培育,老鼠作为她的“模型”接受各种治疗,以便研究人员筛选出对乔安妮最有效的药物。这种根据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做法,被称为精准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我们正在做相关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动物研究阶段。

    十、干细胞治疗延缓渐冻人病情

    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使健康细胞替代损伤细胞,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损伤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今年,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减缓甚至阻止渐冻人病情恶化,为该病患者第一次带来真正突破性的希望。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一种解释是干细胞能保护神经。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点评:十几年前,国内就已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渐冻人的研究,但并未推广起来。干细胞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一般为半年左右),减少患者吞咽困难、没有力气等症状,但却无法根治,一旦复发,治疗效果等同于传统治疗,因此切不可神话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2: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药业使你震精的大件事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3&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奖】蒲公英评选2015年度十大医药事件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6&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2-27 1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2-27 2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28 0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准医学,改变癌症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7 0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