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237|回复: 6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细数那些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1-4 1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名称不是随便起的,而是有理可据的,一般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

    以形态命名如牛膝,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真是栩栩如生。其他如马兜铃、连翘、两面针、八角莲、木蝴碟、七叶一枝花等也皆以形态而得名。

    以气味命名有酸味的酸枣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皆以味可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仁苦、辛,都有成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量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麝香、丁香、藿香、降香均以香味而得名;臭灵丹、臭茉莉、臭梧桐则以臭味而得名。

    以颜色命名许多中药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也成了药名的来源之一。如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大黄等:青色的有青皮、青蒿、青黛、大青叶等;白色的有白术、白芷、白薇、白芨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以产地命名如川连、川芎、川贝母等,皆因主产于四川丽得名;广藿香、广皮、一广木香产于广东;建曲、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因而得名。还有蜀椒、杭菊、浙贝、阿胶,皆因产地而得名。

    以生长特点命名如半夏,农历五月问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岛;万年青因四季长青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以药物功效命名的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泽泻能泄利水湿;益母草能治妇科病;千年健能“祛风延年”;远志能益智安神强志;骨碎补能活血壮筋、续骨疗伤:孩儿参用于补益儿童气虚等。

    以药用部分命名。植物以花人药的有菊花、洋金花、旋覆花等;以子入药的有莲子、莱菔子、菟丝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4 18: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O(∩_∩)O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4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一物多名的现象非常普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4 21: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容易混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4 21: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出规范的名称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5 09: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命名,统一叫法,规范化管理,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5 09: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命名,统一叫法,规范化管理,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7 1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