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055|回复: 12
收起左侧

[其他] 有问必答问题汇总-2015年6月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5 2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意林枫 于 2016-10-28 23:47 编辑

1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动态生产批量与工艺验证批量能否不一样?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6881&fromuid=5876
求助:我公司有几个技术转让品种即将进行生产现场核查,请问现查核查时动态生产的批量与之前的工艺验证批量能不能不一样?能否按工艺验证批量的五分之一批量进行?
    谢谢指点!
现场检查批量应与工艺验证批量一致
现场检查批量应与工艺验证批量一致
2
请问中药饮片切制薄厚长短是否有法规要求,及出处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6892&fromuid=5876
药典上中药饮片炮制一般要求饮片切薄片或切断等,但药典上未规定“薄片或厚片等”具体厚度,不知道实际切制工序该如何确定,是否需要设定切制长度的工艺参数,网上能查到相关参数:比如极薄片:厚度小于0.5mm,但查不到具体出处,不知道该参数是否具有类似药典的法定权威性,或者仅是参考文献。求指点!
这个规定,药典上就有
    附录Ⅱ D  炮制通则
    写的很清楚

3
新建牛血清生产车间,其中,无菌工作服需要进行清洁,不知道最后的清洗是否可以用纯化水,还是需要使用注射用水?
纯化水清洗就行了,然后去灭菌、干燥

4
产品的收率与平衡率如何制定的,求真话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6968&fromuid=5876
收率与平衡率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的,如何制定的方法论坛的资料里面有。想了解一下,大家实际的制定方法,真的老老实实的收集了几十批以上数据再定?还是完全凭脑袋估计,生产不相符再调整?求真话。
研发小试报高中试报告都会有收率数据,试生产有收率数据,怎么定范围,很明确啊。验证后确定范围是否合理,执行。执行完有偏差,偏差调查就好了。再就是回顾,如果有收率偏差多的,分析一下,找个合适的理由变更。很完美!

5
设备确认和工艺验证为首次验证,在做设备性能确认时能够穿插到工艺验证中做?性能确认还是用替代产品或者原料药做完后,再进行工艺验证。
我们公司对设备PQ有两种做法,对一些工艺比较简单、产品类型简单的原料药,实行PQ和工艺同步进行。针对一些新产品、工艺较复杂或产品风险较高的原料药,先进行设备PQ,再进行三批工艺验证,PQ也用实际物料。楼主说是首次验证,建议先进行PQ,再工艺验证

6
内毒素玻璃器皿干烤时间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030&fromuid=5876
你们都是干烤多少温度,多少时间啊?
250度,30min以上。我们一般干烤1小时。

7
关于冰箱培养箱类设备的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042&fromuid=5876
关于冰箱和培养箱类的温度设备:
    1、前验证的时候,正常来说需要考虑空满载来确认冰箱的性能符合使用要求。不知道这样讲对不对?
    2、再验证的时候呢?还需要进行空载与满载测试吗?还是说只是按正常的使用确认一下就行,里面有什么东西就放探头测试就好了?
    3、还有关于冰箱类的探头布点数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首先,首次验证是要进行空载和满载的,空载通不过做满载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再验证的时候,如果冰箱一直运行正常,可以考虑只进行满载,但是一定要有相关的SOP规定或评估。
    关于布点,看你冰箱大小而定,一般来说是几何布点,确认布点为止有代表性即可,具体的点数还是看你冰箱大小。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8
API关键工艺参数的识别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054&fromuid=5876
API从合成,结晶,离心到干燥,工艺过程中的保温加料,充氮保温,保温循环反应、溶剂蒸馏温度体积等,怎么识别是不是关键工艺参数那?
CPP与CQA相关的
    要看你CQA来确定CPP
    例如粒度分布可能与结晶的温度变化有关
    杂质可能影响因素就多了但与你工艺直接相关
    总之可以直接从定义上去理解
    当某一参数发生较小的变化时某一CQA可能就会发生较大的影响
    那么这个参数就是CPP

9
谁来告诉我,什么是计算机化系统,为什么CFDA连一个术语或者说定义都不给。
【计算机验证专题一】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区别!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6&fromuid=19880

10
第二十三条  电子数据可以采用电子签名的方式,电子签名应当遵循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
    请问这个计算机化系统验证附录里提到的,相应法律法规指哪一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21cfr part11
11
浮游和沉降:国标里说用TSA,SDA。这两个是或者还是和的关系。如果客户要求测定霉菌数,是一定要用SDA来测吗?能否用TSA上的霉菌来代替?
    有经验的请支招,谢谢!
我觉得是或者的关系

12
药用铝箔的有效期时多久?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208&fromuid=5876
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求大神指点:国内药用铝箔(PTP)和药用塑料硬片(PVC)的有效期时多久?
一般铝箔和PVC是没有有效期设置的,至少厂家很少给有效期
    这个时候你们需要自己制定存储期限,在存储期内配合公司的复检期的规定进行管理。
    铝箔可以时间长点,比如3年。PVC相对可以短些,比如2年

13
氢氧化钠残留用什么检测??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216&fromuid=5876
氢氧化钠残留用什么检测??
PH值
    电导率

14
【有奖讨论】快到有效期的空心胶囊可以用于制剂吗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290&fromuid=5876
1、空心胶囊按什么管理,算什么类物料?辅料吗?GMP里原辅料的概念:除包装材料之外,药品生产中使用的任何物料。
       2、如果空心胶囊9月有效期到期,8月份用于制剂生产,9月以后空心胶囊是否存在着变质的可能性。如果从成品的角度来说,一定在研发阶段做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装有药粉的胶囊。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只要在成品有效期内,装有药粉的胶囊壳肯定是没问题的。
       3、论坛里讨论过,原辅料的类似问题,原辅料在制剂阶段经过各个工序成分和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原辅料的有效期在制剂阶段已经不适用。可是空心胶囊在制剂阶段,相当于内包材的作用,没有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囊壳接触到药粉了,为啥还可以一直贮存到成品有效期结束呢?是因为装到瓶或者铝塑板密封后可以延长?
1.自明胶胶囊“铬”  事情后,药监系统专门下发了通知,明确要求按照辅料管理。
    2.这个其实就是复验期与有效期的执行的意义。
    3.从风险评估管理角度,制剂持续稳定性考察应涵盖此类情况(近效期原辅料投料)。
这个就像原料一样,有效期2年的原料,在刚生产出来的原料和将要过效期的原料,投产后产品的有效期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吗?谁在产品注册时,专门考察了将要过期原料(极端情况)生产的产品有效期?我想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部分人不想去做而已就顺便拿“法规”漏洞来遮掩,风险是企业自己的,当市场上出现不合格时,谁会承担责任?大家都清楚!呵呵
15
求工艺验证中的关键质量属性概述怎么写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292&fromuid=5876
看最新的确认与验证附录里面工艺验证方案要求写“  关键质量属性的概述及可接受限度;
    关键工艺参数的概述及其范围;”弱弱问一句,不太理解到底让写什么,谁能直白的解释一下?也许方案自己都写了,有点对不上号
关键工艺参数:
    如总混:混合速度(   )、混合时间(  );
    关键质量属性: 性状(   )
    含量:本品含XXXX( 应为38.8%~44.6%)
    粒度:(  )

16
检验记录里试液要不要写配制编号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350&fromuid=5876
求助:检验记录里要不要注明试液配制编号?
检验记录里要注明试液配制编号或批号

17
悬浮粒子计数器的等动力采样头是不是在单向流下才能算是等动力?非单向流风向不一,不能保证采样口的风平行进入采样口,所以不能说是等动力。不知这样的理解正不正确?还有等动力采样头要求入口风速与单向流风速一致,那是不是说每种采样头都有一个适用的风速,在其他风速下不能算是等动力采样头呢?
估计和抽气的速度有关
    速度和你的送气量一致,不会影响你的空气流行,抽取的气体就是采样口的范围内的空气
    速度比你的送气量大,造成负压就会将采样口外的空气给抽进来,造成采样方位增加,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可能
    速度比你的送气量小,就和上面的情况相反。
悬浮粒子计数器的等动力采样头是不是在单向流下才能算是等动力?——是。
     还有等动力采样头要求入口风速与单向流风速一致,那是不是说每种采样头都有一个适用的风速,在其他风速下不能算是等动力采样头呢?——试用的风速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一般就等同于A级风速要求。
18
请教关于同一产品不同包装规格的几个问题?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365&fromuid=5876
中药制剂,同一产品不同包装规格,例如XX胶囊,有2板/盒,3板/盒两种包装规格,而且由于市场需求,每批包装的数量也不同,请问,这种情况下:
    1.批包装记录是否要按包装规格分开设计,有几种包装规格就要设计几份空白批包装记录?
    2.如果分开设计批包装记录,那么批包装记录上的批号是否要区分,可否不区分,两种包装规格都直接沿用批生产记录中的批号?
    3.如果批包装记录上的批号必须用不同的批号,那么这个批号就会导致与批生产记录上的批号不一致(因为两种包装规格对应一种产品规格),包装上打印的批号也与批生产记录上的批号不一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4.重点,批量是不允许变的,但每种包装规格的包装数量是否允许随意变动?例如今天2板/盒的包4O万粒,明天包50万粒。
    5.取样和检验的问题,不同包装规格是否需要分开取样和检验。
1、可以不区分,只是在版本上留空,规格写上去就好;
    2、不同包装规格需要设定不同的批号;
    3、批号本来就不需要强求一致,有记录对应就好;
    4、批量相对固定指的是生产步骤的,外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铝塑数来40万板,10万包2板一盒的,30万包3板一盒的,只要你们有这个包装规格;
    5、不需要,顶多一般留样分别做一下。
1.批包装记录是否要按包装规格分开设计,有几种包装规格就要设计几份空白批包装记录?   不是必须,如果一份要把生产可能包装组合都结合进去。
    2.如果分开设计批包装记录,那么批包装记录上的批号是否要区分,可否不区分,两种包装规格都直接沿用批生产记录中的批号?  看包装指令,可以沿用。
    3.如果批包装记录上的批号必须用不同的批号,那么这个批号就会导致与批生产记录上的批号不一致(因为两种包装规格对应一种产品规格),包装上打印的批号也与批生产记录上的批号不一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同一个批号没有问题,看包装指令。或则规则定义,分包装亚批。
     4.重点,批量是不允许变的,但每种包装规格的包装数量是否允许随意变动?例如今天2板/盒的包4O万粒,明天包50万粒。尽量整批包装,如果就是一批产品,包多个规格,也没问题,批记录设计好了,包装指令明确。
    5.取样和检验的问题,不同包装规格是否需要分开取样和检验。    是的应该分开取样检验。
19
关于收率的计算问题?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371&fromuid=5876
收率计算时是否需要把取样量算进去,也就是(产出量+取样量)/投料量,还是产出量/投料量。
收率是合格品与投入的比率,所以应包括取样量
不知道楼主问的是哪方面的收率,我认为工序不一样,收率的定义内容会不一样,看你如何定义该工序的收率内容,如果按不同工序的成品收率来计,应该不包括所有的取样量。
20
新厂管理人员资质不够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464&fromuid=5876
建厂团队比较年轻,虽有部分管理经验但不符合法规的要求,是只能挂靠集团别的药厂名下,还是有别的办法?
集团来几个够格的人挂名

21
在制药行业中,电子签名与审计追踪   有什么区别? 哪位老师回答下,谢谢。
电子签名和审计追踪同属于计算机化系统范畴,电子签名只是替代了人工签名,效果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你对签名的内容认可!!   审计追踪是说你在一个系统的软件上的所有操作都有痕迹,都能追溯,你做的任何一个修改,任何一次登录,简单地说,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情甚至为什么这么干,这么干的同时有谁进行了监督复核,都有明确的记录。

22
关于制粒过程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的问题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397&fromuid=5876
制粒过程中,颗粒中水分含量是范围限制,那么颗粒中所检测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范围如何确定,比如说0.3g的碳酸氢钠片,颗粒中碳酸氢钠含量如何界定。
颗粒含量的范围确定
    可以根据颗粒中指标性成分的理论含量和颗粒检测结果,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范围

23
周期性验证  还需要在每次验证前做风险评估么
应该要的,再验证也许和首次验证的验证程度和深度都不一样呀
需要评估,通过评估,减少不必要做的项目。或者增加对经常出现问题部分的验证。能让验证更有针对性。
24
公司对水系统不挥发物进行检测,药典要求蒸发皿事先恒重,不知道在记录中需不需要对蒸发皿进行恒重记录?也就是说在加水前对105℃的蒸发皿进行两次称量,确认蒸发皿恒重。
需要在记录中体现对蒸发皿进行恒重记录

25
确认每一包装内原辅料正确无误的方式?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426&fromuid=5876
关于GMP110条“应当在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采取核对或检验等适当措施,确认每一包装内原辅料正确无误”,大家是怎么落时的?购置近红外仪了吗?  检查专家是怎么要求的?
每包做鉴别

26
对照培养基的有效期到哪查啊?怎么知道过期没过期?
到中检所官方网站查询对照品目录中的对照品批号是否已更新,以确定目前正在使用的对照品是否还有效。
    只有是出了新的批号,于是原批号已经过期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22: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意林枫 于 2016-10-28 23:50 编辑

27
各位大神  风管送风式空调机组  与组合式空调机组  的区别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439&fromuid=5876
风管送风式空调机组  与组合式空调机组   的区别  详细点  对空调系统不太了解  
风管送风式空调机组  :舒适空调,类似家里的那种分体机。
    与组合式空调机组:洁净厂房用的,比如制药、医疗、微电子、生物安全。

28
如题,工艺设备研磨机的密封用了NSF认证的硅胶,但是认证报告上也写了(The  product be used in an manner as to ensure that it will have neither direct  nor indirect contact with food or water)不能直接或者间接和食物或者水接触,
    但是通过NSF认证的前提是
   
         1、可以达到该产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祛除杂质的能力;
    2、组成该产品的材料不会在处理水的过程中向水中添加污染成份;
    3、符合设计与生产工艺要求;
    4、产品不存在结构与功能性缺陷;
    5、产品的广告、样本资料及标识所示的认证标准是真实准确的。
   
    所以现在无法确认这个硅胶是不是食品级的,能否与物料直接接触??
关于硅胶:用途非常广泛,很多婴儿奶嘴用的就是硅胶成分。因此,从硅胶来说,只要你选用食品级的,肯定没有问题,况且在制药领域中,用硅胶作为密封的已经非常普遍,所以,建议您放心大胆的用
     至于nsf认证,我觉得他写的免责条款都是通用性的,而且nsf主要是以水处理相关设备以及饮用水相关为主的。而且认证不认证也并没什么关系,以前经常听见有人说,什么edpm材料认证得到fda的认可,但据我了解,fda也从来没有过这样说法,认可什么什么认证

29
大家谈谈库存近效期产品都是如何处理的?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548&fromuid=5876
对于仓库近效期产品大家都是如何处理的?超过有效期的产品,检测各项指标都合格,是否只有报废一种处理办法?有没有相关依据出处?有金币发放哦!
    产品, 如何
1、首先你说的产品是什么?制剂成品还是原料药?
     2、对于制剂,超过有效期的只能销毁,即使后来你申请延长已经被批准,也只能是批准以后生产的,而批准以后生产的是没有超过有效期的。对于制剂来说,因为有市场的销售时间和病人的使用时间,这个有效期指到病人使用时还不能超过的期限。
     3、对于原料药,性质稳定的,最好申报的时候确定为复检期而不是有效期,可以做变更注册,因为新的指南已经出来了。对于不稳定的确定为有效期的,那么超过有效期就是意味着不合格了。原料药的不合格品可以返工或者重新加工的吧

30
原料供应商生产工艺发生变更后,我们制剂企业需要做哪些工作?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565&fromuid=5876
各位蒲友,如果是化学药品小容量注射液的原料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发生变更,那我们公司都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来评估其工艺变更对我公司制剂产品质量的影响?还有如果是原料供应商生产地址发生变更后,我们要做哪些工作?
根据API工艺变更的情况进行评估
    一般你的变更与供应商的变更级别相适应
    由于你是注射剂
    如果供应商只是最终产品的重结果工艺发生了变更
    那么对你产品质量的影响基本上没有
    但可能会由于API的晶型和粒度的变化而带来溶解速度的变化进而带来对你生产的影响
    而如果是合成环节发生了变更
    可能会影响API的杂质谱
    进而对你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可能产生影响
    例如新杂质用你制剂的方法可能无法检验等等
    但对稳定性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除非有新杂质的二次降解

31
请问纯化水系统的使用点如果直接连接到了设备上面该如何取样?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599&fromuid=5876
纯化水的使用点直接焊接到了设备上,比如储罐和反应釜,还有喷淋球。设备是密闭的。这样的使用点如何取样监测呢?
买一种带取样口的隔膜阀。

32
沉降菌的动静态的意义是什么?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654&fromuid=5876
什么情况下需要测静态沉降菌?
在回答沉降菌的动静态测试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动静态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静态测试在法规中的要求,只有对静态的粒子测试做了要求,并没有对微生物的静态测试提出标准和要求,这是因为静态测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确认洁净区的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定级测试。定级测试的标准和方法来源于ISO14644,(虽然洁净级别的划分上,A/B/C/D级的划分不能完全的和ISO的标准对应),而ISO14644对于洁净区的定级,就是在静态下测试的。这个好理解,因为洁净区的级别是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的,它和洁净区的设计和使用的高效过滤器相关,和其他人员在该区域内的活动无关,所以只需要在静态下进行测试。而微生物不同,洁净区内的微生物,在HEPA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是洁净区内人员和物料的活动,因此监控静态的微生物水平的意义,对于指导生产和产品放行的意义并不大,而对于生产和放行来说,生产期间的环境监控结果,才是做为产品放行的依据,这个只能是动态的监测。所以,微生物的指标,法规并没有给出静态监测的标准,而是给的动态条件下的标准。
    那么是不是微生物的静态监测就完全没有意义呢?也不是的,在下列情况中,静态的标准做为一个参考指标,还是有意义的:
     1.新的系统,PQ时,进行静态测试。因为新的系统,在开始运行前,你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你的系统是满足条件的,因此,对静态条件下的系统进行监测,确认系统的运行环境满足需要,决定后续是否开始生产,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当然,至于这个监测的频次,个人认为一次足够,因为这个并不需要统计学上的意义,目的仅仅是确认系统已经具备了进行动态生产或者说动态运行的条件。
    2.系统长期不生产,缺少环境监测数据支持环境依旧受控时,定期的静态监测数据可以提供支持。比如说,超过一个月时间没有生产,HVAC系统运行,做为监控环境的指标,进行静态监测是有必要的。
    3.系统长期停运,恢复运行后开始生产前,进行静态的环境监测。这个的目的同1,就不在累述了。
     至于静态的微生物标准,因为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朋友会采用和动态同样的标准,有的会采用升一个级别的方式来制订。个人认为,两种做法都成立,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其实对于微生物的标准,更多的还是看趋势,而非是标准在多少。
其实静态是对动态的一种补充,说明我们的空调系统没有问题。动态是局部的检测,静态应该是全面的洁净区检测。
    对于D级,也一般只是静态检测。
33
请问大家,从原材料管理和供应商审计的角度,对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要怎么做?要作为普通原辅料管理吗?还需要进行供应商审计吗?谢谢!
如果是无菌产品应该进行供应商审计,可以参照辅料审计要求来。
纳入到合格供方名录,应为关键耗材
34
厂家软件确认可以代替GMP中所述的“计算机系统验证”吗?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7509&fromuid=5876
本人有如下疑惑,如安捷伦公司给我们新购液相做了软件验证,按正常流程,接下来就可以做3Q了,但是这个“软件验证”可以代替GMP中所谓的“计算机系统”验证吗?
       首先,  我现在的想法是再做一份名叫“计算机系统”验证的文件,主要内容是对软件的运行环境,说白了就是电脑做一个验证,但又有些犹豫,不知道想法可对?大神们有什么其他做法?望指教
对于软件运行环境的确认是3Q确认的一部分啊。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是适用于整个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的,从URS到PQ,到维护、变更、报废。,因此3Q确认也是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一部分。
     供应商一般都会做一个验证或者确认,要知道其是否可以代替3Q中的IQ或者OQ,得看他给的验证内容是否符合IQ、OQ的要求。一般来说,供应商做的验证项目都是不够的,需要公司自己再进行补充,比如权限分配,这个一般都要自己做的。

35
一般区需要有清场有效期吗?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013&fromuid=5876
原料药专用车间,一般区生产设备没有定清洁有效期是多少,
    一般区有规定清场,
    那么设备没有清洁有效期,那么一般区还要有清场有效期吗?
194、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进行清场,下次生产开始前,应当对前次清场情况进行确认
     201、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操作间编号、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工序、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核人签名。没有强制要求有效期,也就是说一般区的有效期是非必须的。

36
我司生产的一个产品规定的投料量为47kg,来的原料为60kg/批,那我能否将上一批原料剩下的13kg和下一批次的34原料合并使用?请解释原因
请说明,剂型。不同剂型要求不同,你确认是60公斤每批,不是每袋!!??

37
现在公司车间是多功能车间,每年生产大约10种原料药,现在问题是设备的PQ怎么样做?就做一次就可以了?还是随着产品做10次?请帮忙解答
设备PQ一个品种3次就可以,工艺验证都做了就行

38
A级表面微生物动态监测五指标准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177&fromuid=5876
法规无菌附录规定A级区表面微生物是五指<1cfu/手套,请问这个意思是两只手平均值小于1,还是每只手都要小于1?如果测两个人,是所有手都要小于1,还是平均值啊?
    谢谢大家!
应该不能取平均值,毕竟A级要求时无菌

39
D级区长期停用的房间还要做空调验证吗???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236&fromuid=5876
各位道友,D级区长期停用的房间还要做空调验证吗???空调性能验证时还要做停用房间的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吗?注射用水分配系统在车间清洗间使用Subloop方式将注射用水降温使用,请问在管道设计上如何计算支路的管径、循环泵的功率或者有什么要求。
如果你准备长期不用的话可以不做,但是使用前肯定是要验证的,相关的项目都要有。

40
APIC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238&fromuid=5876
Choice  of common, general residual limit
    通用残留限度选择
    Evaluate if the lowest calculated limit is reasonable to apply on all  substances. If that is the case, this limit shall be valid as a common  general limit for the specific equipment. If the lowest limit is found to be  too low as common limit for all substances, then the second lowest limit is  evaluated and so on.
     评估最低计算限度用于所有用物质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则该限度可以作为特定设备的通用限度。如果发现最低限度太低,不能作为所有物质的通用限度,则需要对第二低限度进行评估,以此类推。
   
    最低限度太低,不能作为所有物质的通用限度,是指A\B\C三个物质,按照相关公式计算的最低限度分别为0.1\0.2\100,如果选用通用的0.1标准,由于其和100相差太大,第一就是C物质清洁到0.1有没有必要,第二就是C物质检验方法本身的检测限或定量限就是50-200,那么选用0.1超出了其分析方法的内容(太低),那么是否就需要对0.2进行评估???如果最难物质为A,最低限度也是A,那么是不是这样A/B/C分成一组就不合适了,那么A\B可以bracket成一个组,然后C就单独成一个组呢???
前提是清洁SOP是相同的;
    你应该这样考虑:
     (1)如果A是最难清洁物质,并且残留限度0.1最低,分析方法LOD可以达到,那么A清洁验证通过后,那就可以证实此清洁SOP同样适用于B,C;
    (2)如果B是最难清洁物质,但其残留限度0.2不是最低(最低为0.1):
         (a)  B的分析方法LOD可以达到0.1,那么残留限度就可以定为0.1,那么B清洁验证通过后,那就可以证实此清洁SOP同样适用于A,C;
         (b)  B的分析方法LOD只能达到0.2,那么残留限度就可以定为0.2,那么B清洁验证通过后,那就可以证实此清洁SOP同样适用于
              C,但不能证实适用于A,需要对A单独进行清洁验证。

41
请问各路大神,我仿制原料药有效期做了4年,而且降解和批差异均很小,我有效期能不能直接定4年,还是定3年好?有没有具体描述这块法规。不清楚的也聊聊你们是怎么做的。
1.原料药通常制定的重检期,
    2.对每个检验项目做4年的检验结果的趋势线(按95置信区间),基于趋势线低于标准的时间制定重检期,
    3.如果你的4年的数据趋势都合格,制定4年的重检期是OK的。

42
消毒产品生产车间需要什么洁净级别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397&fromuid=5876
比如用于妇女阴道消毒的产品的生产车间要达到怎样的洁净级别呢?
与生产洁净级别相一致

43
EU  GMP 附录15 疑惑之一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466&fromuid=5876
内容中有一条:
    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运行确认
    3.11 OQ should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Tests to confirm upper and lower  operating limits, and/or "worst case" conditions.
          测试以确认最高和最低操作限度,和/或“最差情形”条件。
   
    1、这个测试确认最高最低操作限度应该怎么理解?
    2、这里的操作限度是不是和设备控制的工艺参数完全没有关系?
    3、什么样的设备用到这个确认最高和最低操作限度的确认内容???
    4、最高还好理解一点,最低操作限度应该怎么理解?
最高最低是根据产品工艺要求

44
国家最近加大对生化药的监管,那么哪些药属于生化药呢?注册分类也没有分?有没有相关目录
生化药品是指以生物化学方法为手段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精制而成的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品。
     生物制品是用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充次体)、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毒素)以及动物和人血浆等制成的制品,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用于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可分为人工自动免疫制品(如疫苗和类毒素等)和人工被动免疫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机毒素等)。

45
大家的软管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620&fromuid=5876
大家的软管是怎么管理的呢??个人觉得这是很大的风险源,能不能详细的说一下呢??谢谢。
生产结束,拆下软管、清洗消毒、压缩空气吹干存放。

46
纯化水系统设备实施问题的探讨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660&fromuid=5876
口服固体车间使用的纯化水系统,怎样的配置才能通过GMP认证?
    以下的设施是否需要配齐:
    1、巴西消毒(纯化水管道、活性炭)2套
    2、不合格水的一个排放或者回流装置(有直排掉或回到前一个单元)
    2.1、一级反渗透水不合格水?(是否需要)
    2.2、二级反渗透水不合格水?(是否需要)
    2.3、纯化水回水不合格水?(是否需要)
口服固体车间使用的纯化水系统,怎样的配置才能通过GMP认证?
    以下的设施是否需要配齐:
    1、巴西消毒(纯化水管道、活性炭)2套
    2、不合格水的一个排放或者回流装置(有直排掉或回到前一个单元)
    2.1、一级反渗透水不合格水?(这个一般不需要,离子过多)
    2.2、二级反渗透水不合格水?(需要,回到一级进水,正常也比一级进水质量要好。)
    2.3、纯化水回水不合格水?(这个功能不实用,监测到不合格,管路都可能污染了,需做进一步处理,不是简单排放)

47
无菌药品微生物控制手段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725&fromuid=5876
有做无菌药品的吗,请教一下药液除菌过滤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监测频次都是怎么制定的?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具体多少不好说,建议你注意2点:
    1:制定时,应有依据。合理就可以了。一般是日常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统计方法制定。另一个是截留负荷评估。
    2:定期回顾,修订规定的警戒值。
   
    注意第2点,决定不是一尘不变,不变也要说明的。

48
车间内部所使用的电导率仪、PH计需不需要每年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744&fromuid=5876
题:可不可以在每年校验的情况下,经过评估后将仪器验证放在2年验证一次。
验证不需要。每年一次计量校验即可

49
2015版药典实施后,水系统是否要重新做确认?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844&fromuid=5876
2015版药典马上就要实施了,才做完水系统的确认是否要重新做?
水系统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变了,做个变更然后连测三天就行了

50
关于制粒工艺和设备的几点疑惑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886&fromuid=5876
本人从事颗粒剂的后道包装行业,近期在对前道制粒工艺学习时有几点疑惑,希望各位大师不吝赐教,不甚感激!
    1.目前大多数流化床都可以实现一步制粒,即混合、制粒、干燥,那么为何现在使用最多的都是用高速湿法制粒机先制粒然后流化床干燥呢?
    2.干法制粒机环保、节能、无污染、占地面积小,优势很明显,就目前而言,为什么使用量远远不如湿法制粒设备,工艺限制还是设备自身原因?
    3.前段时间在德国展会以及上周的上海展会都看到了制粒一体锅,一台设备可以实现混合、制粒、干燥、整粒、自动出料,自动化程度很高,想请了解或使用过的朋友谈谈设备情况。
    4.中药制粒和西药制粒的工艺有什么区别?用什么样的设备比较合适?
1.目前大多数流化床都可以实现一步制粒,即混合、制粒、干燥,那么为何现在使用最多的都是用高速湿法制粒机先制粒然后流化床干燥呢?    注册什么工艺,改动的走变更。   虽然能1步制粒,效果较湿法制粒还是有差别的。
    2.干法制粒机环保、节能、无污染、占地面积小,优势很明显,就目前而言,为什么使用量远远不如湿法制粒设备,工艺限制还是设备自身原因?     工艺控制,湿法的较成熟。   你看过一步制粒和湿法制粒干燥的吧,有些差别。
     3.前段时间在德国展会以及上周的上海展会都看到了制粒一体锅,一台设备可以实现混合、制粒、干燥、整粒、自动出料,自动化程度很高,想请了解或使用过的朋友谈谈设备情况。          技术高,价格贵,维护成本也高。
    4.中药制粒和西药制粒的工艺有什么区别?用什么样的设备比较合适?     看工艺,没啥大差别,你说的中药制粒是已经西化的中药,

51
关于天平日校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913&fromuid=5876
各位老师:
         前两天迎接客户审计时,遇到一个问题,在检查天平室过程中,翻看天平的日校准记录时,客户提出关于天平日校准时,所用的砝码应该注明其真实值而不是其标示值,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遇到此类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
都可以接受
    但你的前提是必须使用精度高一级别的砝码
    以确保砝码的误差不影响日校
    推荐你的方法
我们目前使用的还是标示值,但是检查老师说的没错,比如一个百分之一天平,1个100g的砝码真实值如果是100.0201g的时候,进行日校时每天可能读数都是100.02g,可能对于每次的读数而言都没有影响,但是如果做个不需要的回顾来看的话就是一个100g的砝码每次做校准为啥读数都是100.02g?老师提的没有问题,当然我们现在的实际操作也没有问题,这个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缺陷项,可听取建议,可以不听取~个人观点
52
冻干制剂培养基灌装冻干步骤及轧盖步骤持续时间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78924&fromuid=5876
1.冻干制剂培养基灌装冻干工序抽真空时间是否需要模拟整个冻干工艺的真空时间?我们只是模拟了一下抽真空操作和设备运行,但没有考虑整个工艺的抽真空时间。
     2.生产工艺中对全压塞出箱的冻干制剂半成品至轧盖结束设定了时间限度5小时(工艺验证中考察),但在培养基灌装验证时是否需要考察这个时间限度?也就是说培养基灌装中是否需要把轧盖过程持续到5小时结束?
1.冻干制剂培养基灌装冻干工序抽真空时间是否需要模拟整个冻干工艺的真空时间?我们只是模拟了一下抽真空操作和设备运行,但没有考虑整个工艺的抽真空时间。      模拟一下就可以,抽真空可能影响瓶内可能有菌的状态。
     2.生产工艺中对全压塞出箱的冻干制剂半成品至轧盖结束设定了时间限度5小时(工艺验证中考察),但在培养基灌装验证时是否需要考察这个时间限度?也就是说培养基灌装中是否需要把轧盖过程持续到5小时结束?
                             建议模拟,也可以适当延长点,要不然限度5小时制定没有依据,或者说无菌控制不能最大限度保证
1.不需要模拟工艺的抽真空时间,只需要模拟一下操作就行了,而且整个冻干时间那么长,不肯都模拟的。
    2.培养基模拟灌装要求的是最差条件,肯定是时限越长,人员越疲惫、环境越恶劣,越能体现最差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8-15 2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所有问题一目了然,查看原帖也很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8-16 07: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啦,谢谢提供分享。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6 08: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辛苦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6 0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6 09: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人。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6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就会留下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6 09: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8-16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汇总,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6 1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这么多的汇总,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7 13: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14: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