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723|回复: 17
收起左侧

中药炮制的8个目的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7-2 1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炮制的8个目的

  炮制一种药材或一种炮制方法,往往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现将炮制的主要目的归纳如下:
  纯净药材,区分等级
  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夹带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方可提供药用。如石膏挑出沙石、去净泥土、去掉芦头等。同一药物,来源不同,入药部位还需分捡入药,如麻黄(茎)、麻黄根等。再如、等贵重药材尚须分捡,区分优劣等级。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称为“饮片”。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石决明、等,经烧、醋淬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同样也是为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的目的。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并使所含酶类失去活性,防止霉变,便于保存,久不变质。特别是一些具有活性的药材,如种子药材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须加热干燥,才能防止萌动变质。药材的酒制品、醋制品均有防腐作用。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嗅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麸炒白、滑石烫刺猬皮、水漂、麸炒斑蝥等,以便临床服用。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如压油取霜,醋煮甘遂、大戟,酒炒,银花水煮、草乌等,均能降低毒副作用。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淫羊藿用羊脂炒后能增强补肾助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如生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后则成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品;生首乌补益力弱且不收敛,能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功专滋补肝肾、补益精血,涩精止崩。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便于临床定向选择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1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5-7-2 19:35
中药精细加工气流粉碎技术应用

    粉碎是中药材加工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但使用传统粉碎机 ...

厉害    好高的学问   知识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几千年以来,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方法与技术,而且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制加工工具。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药炮制历史久远。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对中药炮制已有详细的记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述了一百余种药物的炮制。南北朝时期雷的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记载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与技术。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国的第一部国家药典,标示有药物炮制的方法,是炮制技术受到政府保护的开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设有炮制专项,缪希雍的《炮炙大法》,总结中药炮制大法17种。清代张睿的《修事指南》,详细记载了232种炮制方法。
  目前,全国专门从事炮制工作的只有近百人。中药炮制技术处于萎缩的濒危状况。由于“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传统的“一方一法”的用药模式已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相关部门对炮制技术的继承和保护还不够重视,在继承和保护方面未采取具体措施,所以,中药的炮制技术亟待得到保护。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因产于怀庆府(焦作辖区)一带而得名,是享誉中外的地道中药材。四大怀药在当地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有独特的种植、管理方法,有独特的采摘、加工技术,炮制工艺精细考究,药材品质纯正,药效显著,历代诸侯都将四大怀药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四大怀药的商业贸易源远流长,以焦作的怀药原产地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唐宋时期怀药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和西欧诸国,到明清,怀药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专门经营怀药的怀商、怀帮,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怀帮会馆、药王庙等商务活动和祭祀场所,怀帮的怀药经营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怀药文化和怀商文化,成为当时极具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怀药文化品牌。四大怀药社会影响广泛,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医药学价值、综合经济价值、传统炮制加工工艺研究价值和区域品牌价值。
  中药炮制技艺  所谓中药炮制,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举例言之,我们到中药铺去抓药时,药剂师手里拿着一杆秤,然后拉开一排排棕褐色的小木抽屉,从中抓出一把把的药材配在一起。这种药,就是经过中医独特的炮制技术而成的。经过炮制以后的中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而且方便运输和储存,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之一。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全川中药资源约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75%左右。尤其是成都地区,由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深厚浓郁的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使成都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医药之乡。在中药炮制技术领域,成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很大的影响力,有一大批知名的中医师和药工云集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中药炮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出现了大量炮制中药的内容。成都地区的中医药发展具有悠久的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都尚有大小药房近百家,它们基本上都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从事中医治病和药材炮制,即临街的店堂作为医生坐堂应诊、饮片配方的地方,而店堂后面则是加工炮制饮片的作坊。由于当时的中医行业十分兴盛,所以各店均有自己独特的炮制技艺,生产药效灵验、质量优良的中药制品。
       1956年,成都所有的中药店铺合并为同仁堂、庚鼎药房、精益堂三家规模较大的药店。文革初期,又再次合并为工农兵药厂。改革开放初期,更名为成都中药厂。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成都的中医药行业始终拥有一批精通中药炮制技术的骨干人员。尤其是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成立以后,还特地聘请成都药材站炮制技术骨干、人称“药王”的徐楚江作为特聘教师,并吸收冯相贤、欧建忠等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为实验指导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药炮制人才。 徐楚江教授编写的《中药炮制学》,更是奠定了成都在全国中药炮制技术方面的特殊地位,“药王”徐楚江也因此成为现代中药炮制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全国中药炮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于中药炮制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制药技术,它跟中医一样,在很多人眼中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些神奇的植物和药材,经过晾晒和加工,然后以不同的比例配制在一起,用砂锅煎熬成或微苦或甘甜的药液,人们喝下去以后,就能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神秘而亲近自然的特点。中药炮制在中医理论和运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临床医疗的效果,即医生可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症候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有的放矢地选用恰当的炮制品,以增强方剂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疗效。二是中药炮制可充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我们知道,很多中草药是有毒副作用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勇敢的神农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亲身品堂各种草药的功效吗?因此,方式不同的炮制技术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成都的中药炮制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但是由于中医传承的固有规律,比如药物炮制的火候相当于现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大多是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其经验性、主观判断性的因素较强。因此,随着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药工的逐渐谢世,一批中药炮制技术也面临着消亡或变异的危险。比如成都中药炮制技术中的“九制大黄”、“九转南星”、“仙半夏”等,现在就几乎没有人能够炮制了。加之民间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老药工,对自己一生摸索和实践出来的炮制技艺,往往是秘而不宣,不肯轻易示人,因此也使中药炮制技术难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传播传授。
        成都中药炮制技术在“川帮”炮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地继承和发扬这种民间传统技艺,将对我国中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为核心,以徐楚江教授的学术传承人胡昌江教授为骨干,实施成都中药炮制技术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逐渐拉开序幕。 通过对成都地区历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认真梳理和总结,从而达到宏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9: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炮制共性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产生了显著效益

     备受关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中药相关研究课题目前已接近尾声。其中,作为该课题当中子项目之一的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及设备研究日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验收。负责该项目的科技司相关人员介绍,该项目中的部分课题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详细了解中药炮制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记者日前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贾天柱。

    首次进行炮制共性技术研究

    “过去对中药炮制的研究总是局限在单品种研究,这次我们把10种炮制技术进行共性技术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逐个研究各技术及代表性饮片的炮制原理,还可以阐明各共性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建立炮制共性技术和饮片质量的评价标准,同时改进或创制与各技术相应的可控式炮制设备。”贾天柱说,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为饮片企业和临床服务,提供质优效确的饮片,同时更有利于保证中医临床的疗效。

    这一思路使该项目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课题组围绕炒制、炒炭、煅制、蜜炙、盐炙、酒醋炙、蒸制、复制、润制、制霜等10个共性技术及代表性饮片的炮制原理、共性技术和饮片质量标准、可控式炮制设备等各环节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各技术以品种为支撑,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分析等方法控制质量,从辅料用量与加入方式,炮制温度与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提炼,制定了炒制等工艺参数明确的共性技术11项,初步阐明了炮制共性技术的科学内涵,并制订了11项共性技术SOP(即标准作业程序)和47个单品种SOP等。

    据介绍,课题建立的科学规范的炒制等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已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次共性技术研究,解决了共性技术数据化问题,在以往经验炮制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可以提升中药饮片行业生产力水平,也为饮片行业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贾天柱说。

    阐明原理规范操作

    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变化的原理一直是科研攻关的难题之一。贾天柱表示,这次研究他们在揭示各炮制技术与品种炮制的科学内涵上有所突破。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其浸出量也有减增等,所有这一切对中药药性与疗效都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中药炮制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发现,炮制导致毒性降低是毒性成分的质变和量变所致,而炮制增效则是有效成分的量变和质变以及辅料等所致。例如,醋炙使毒性成分降低而减毒、制霜加热使毒性蛋白变性而减毒;多数中药炮制后有效成分增加而增效,如何首乌、山茱萸等。再如黄柏盐炙后小檗碱转化为小檗红碱而增强抗癌作用、炒炭后可增强内源性和外源性止血作用、酒炙后可增强溶出作用、醋炙可使生物碱成盐而增加溶出、煅制可使药材的疏松度而增加溶出等等,均可增强疗效。这些原理的阐明都有力地说明了中药炮制的科学性,为中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介绍,项目在首次制订了炒炭、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煅制、蒸制、复制、制霜等11种共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同时,还通过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可控性较强的工艺优化,确定了工艺参数,并经过中试验证确立了生产条件,“为生产出合格的有效、安全、可控的优质饮片制定了范本”。贾天柱说。

    此外,项目组还与设备厂、饮片厂合作,经过认真研究与实践,制订了程控式煅药炉、智能化鼓式炒药机等10个设备操作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并首次建立了47种中药饮片炮制标准操作规程,经过小试、中试,多指标优化与实践,制订了侧柏炭、煅石膏、酒炙地龙、槟榔、盐黄柏、巴豆霜、蜜炙甘草、酒蒸山茱萸、制南星等炮制工艺的标准操作规程。

    进入药典的标准最多

    贾天柱介绍说,中药炮制研究项目的另一重要突破在于,采用现代GC、HPLC、GC/MS、HPLC/MS、ICP/MS等先进技术,进行多指标分析,建立了酒、醋、蜂蜜、盐、黑豆等辅料的标准以及61种饮片的质量标准。其中侧柏炭等10种饮片标准已收入《中国药典》(2010版)中,为目前项目研究之最。“该标准的实施,必将推动相关饮片及其制剂质量水平的提高,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贾天柱说。

    在研究过程中,各技术均按照《中国药典》的标准模式及其附录的技术要求,对各代表性中药饮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部分标准都用HPLC方法测定,还有用新的电雾式检测器,如盐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测定。矿物药大部分都做了X线衍射分析。半夏炮制品用电镜分析其中的草酸钙针晶。前胡用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和E素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质量标准。芫花建立了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芫花素和芫花酯甲的测定方法。个别用到HPLC/MS,GC/MS等,建立了各代表性中药饮片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贾天柱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专门对含有辅料制法中的辅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完成了蜂蜜、食盐、黄酒、米醋、黑豆、生姜、白矾、麦麸的研究与提高,制定了质量标准。“迄今为止,我国的诸多炮制辅料尚没有质量标准。我们这次专门增加了辅料的研究,使这几种辅料的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用于相应技术的辅料炮制质量监控。”

    申请与获得专利最多

    贾天柱介绍说,本次课题研究是“内容最多、任务最重”的一次,但也是成果最多的一次,光是项目研究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就有5项,另外还有18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

    “去油制霜最初没有设备,多是手工,用吸油纸包裹,然后用热砖压制或用电熨斗压制,效率极低,质量也难以达到要求。”贾天柱说。课题组一开始研制了千斤顶式的制霜机,因其存在效率低、漏油等问题,最后经过改良他们首创研制了液压制霜机。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终于使该制霜设备达到一次压榨、物油分离、一次成霜的效果。“液压制霜机一次成霜就目前来说是全国首创。”贾天柱说。

    同样属于项目首创的还有蜜炙炙药锅、煅制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据介绍,蜜炙技术与其他炮制技术比有其特殊性,需要炼蜜,炒制也较麻烦。“过去没有单独的蜜炙设备,与其他炮制技术一样都在一个炒药机内进行,但不易观察,也不易控制其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研制了新的蜜炙炙药锅,使其自动化和可控性程度大幅度提高。贾天柱介绍说,他们研制的桨叶根据根茎块状类药物和全草类药物制备了宽广型和细窄型两种不同搅拌桨,可以灵活选择搅拌桨,有效解决了搅拌过程中存在死角、搅拌不匀等问题。

    据介绍,该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目前已经开展,光是通过改进或创制的炮制设备,就可以降低炮制过程中烟尘之类的污染,达到自动、可控的效果。“目前已经出售多台设备,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贾天柱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有利于饮片行业的发展,而且能推动饮片行业的快速进步,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

    此外,项目研究期间共发表论文207篇,还有论文首次在SCI收载源发表,“这说明中药炮制正在走向世界,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贾天柱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9: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精细加工气流粉碎技术应用

    粉碎是中药材加工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但使用传统粉碎机械在粉末的粒度、出粉率、收粉率以及有效成分的保存等多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物料,如热敏性、低融点、成分易破坏的药材亦显得无计可施。况且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往粗放的加工手段已不能适应中药生产的要求,气流粉碎技术将为开发疗效更好、品种更优的超细中药粉体提供新的出路。

     气流粉碎技术及其特点   

     气流粉碎技术是利用物料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获得巨大的动能,在粉碎室中造成物料颗粒之间的高速碰撞、剧烈摩擦,同时高速气流对物料产生剪切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物料的目的,它能将原料加工成极细的粉末(﹤10μm)。该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精细加工行业,如化工、医药、食品、塑料、矿业、金属材料等,在许多特定的粉体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具有如下特点:   

     1.粉碎温度低,可粉碎热敏性、低融点的物料。根据高速喷射气流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当气体有喷嘴喷射而绝热膨胀时,气体会自身冷却,从而抵消了物料碰撞和摩擦产生的热量。   

     2.生产周期短,收粉率高。由于高速碰撞与密闭粉碎,物料间彼此碰撞的概率大,粉尘亦无泄漏。   

     3.可获得高纯度(污染少)、粒度分布均匀的产品(累计频率达D95以上)。   

     4.对一些不得已用湿法粉碎的物料,也能用气流粉碎进行干法粉碎,可获得均匀而细小的粉末。   

     5.可实现多种联合操作,粉碎同时可实现干燥操作。   

     气流粉碎技术在中药精细加工中的注意事项   

     气流粉碎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粉碎技术,它应用于中药的精细加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工艺是否可控:   

     中药与一般的无机矿物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粉碎工艺是否可控是该技术能否应用于中药精细加工的核心问题,对此需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结合粉体的一般特性和中药材自身特点,确定制备工艺流程为:药材→初步粉碎→气流粉碎→旋风分离→质检→包装→成品。   

     二是进行制备工艺参数的筛选和优化:①干燥水分:烘干是为了控制水分,而水分往往影响物料的特性,一般认为水分越少越易粉碎,要求水分﹤4%,以此为指标去筛选和优化烘干方式、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因素。②气流粉碎参数:气流粉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粉碎室直径(m)、粉碎压力(Mpa)、加料压力(Mpa)、耗气量(m3.min-1)、处理量(kg.h-1)、空压机功率(kw)、给料粒度等。选择产品粒度为实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和优选气流粉碎机的技术参数。③粉体分级参数:影响分级粒径的主要参数有离心式空气分级机的转速、加料量、二次风量。以分级粒径为指标正交筛选粉体分级参数。

     如何选择产品鉴定指标:   

     中药粉体是由众多的单个粒子组成的集合体,粉体的性质既受单个粒子性质的影响,也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联系,所以全面反映粉体的质量就包含了两类重要参数:单个粒子参数和粉体系数参数。但一般以其基本特性参数如粒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湿润性、流动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如何应用中药超微粉体:   

     一是解决粉体聚集的问题   

     物质经超微化后比表面积显著增加,表面能很高,因而有强烈的相互吸引而达到稳定的趋向。为防止粉体的聚集,使其处于单分散状态,可采取适宜的表面处理和包装技术。   

     二是解决化学提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中药的应用不外乎两种途径:提取入药和直接入药。从提取角度看有两个问题,其一是粉体的分散问题,其二是提取过程中的糊化问题,这就需通过筛选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媒的种类等)来解决。   

     三是解决体外溶出度测定中的技术问题   

     从中药直接入药的角度来看,用超微中药粉体制成的制剂,其核心的问题是体外溶出技术的确立。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进行筛选溶出介质、溶出方法的方法学考察,指标成分综合选定。   

     四是解决药效学验证的技术问题   

     药效学是说明中药微粉对有效成分是否保存及增强药效的最有力的验证手段。有文献报道通过原生药材超细微粉制剂和传统工艺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表明,微粉可显著提高药材的药效学活性,但验证方法的确立有待深入研究。   

     气流粉碎技术在中药精细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目前利用气流粉碎技术开发的中药品种还很少,主要局限于一些作用独特的名贵细料中药,已见报道的有西洋参、人参、珍珠、三七、花粉等,但实验数据不多,说服力不强,某些保健产品的开发也只是刚刚起步,均未形成广阔的市场。   

     将气流粉碎技术引进中药的加工环节,可创制出全新的粉碎技术工艺,它既丰富了传统炮制的内容,又能为中药的加工和生产带来全新的面貌,成为中药行业的新技术生长点。   

     中药超微粉碎后,在提取工艺中其与溶媒的接触面积增加,故而提取方式趋于简化,提取时间缩短,转移率提高,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加快了生产周期,又节约了能源,还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度。在以粉体为原料的固体制剂中,超微粉碎可显著改善其外观性状以及溶解度、溶出度、吸收率、附着力、生物利用度等多方面的药学参数。   

     总之,充分利用气流粉碎超微技术,可以提高中药工业技术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7-2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总结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 2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 2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V5!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 2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炮制讲究其实挺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7-2 23: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炮制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平常少接触,很多都忘记了,重新好好温故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3: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7-2 23: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炮制技术属于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6 09: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2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4 1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6-4 11: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按药典和炮规来做,再把工艺细化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23 1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5-7-2 19:35
中药炮制共性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产生了显著效益

     备受关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中药相关 ...

讲解很详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7-1 17: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5-7-2 19:35
中药炮制共性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产生了显著效益

     备受关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中药相关 ...

受教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8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