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20|回复: 5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太阴病篇缘何不载手太阴肺病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6-25 16: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手太阴肺经病证是指手太阳肺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肺脏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症候,临床表现以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臑或臂内前臁痛,掌中热,小便频数或色变等为主。    肺主气,司呼吸,连喉系,属太阴经,多气多血,每日寅时,周身气血灌注于肺。肺者生气之源,其脉循胃口,上膈属肺。《灵枢·经脉篇》载:“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肺合皮毛,肌表受邪,内传于肺,失其宣降,致胸闷胀满,咳喘气逆;缺盆为十二经通络,与肺接近,肺气不畅,故见疼痛;肺经行于时臂间,其经气不利,则肩背、臑或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热;邪客于肌表,卫气郁闭,故恶寒发热;腠理不固,则汗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经有热,则可见烦渴,咽干;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或色变。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仅有8条原文,是《伤寒论》六经病中条文最少的一篇。原文内容涉及太阴病的提纲证,经证、腑证的证治、禁忌以及转归等内容。与其他经同时记载手、足经病内容不同,该篇只有足太阴脾经病证,而无手太阴肺经的病证。
    为什么太阴病篇除了太阴经表的桂枝汤证以外,只能看到足太阴脾病的内容,且只是十分简略地论述了足太阴脾不常见的太阴实证呢?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之所以没有关于手太阴肺病的记载,并非像后世所说的六经病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而是由手太阴肺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手太阴肺经主皮毛,司呼吸,主卫气的宣发敷布,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是卫气通行敷布的通道。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阳经互相配合,完成太阳经气的宣发敷布。手太阴肺犹如中央空调的主机,而足太阳经络则如中央空调的管道,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太阳经气的敷布离不开肺气的宣发,肺气的宣发也离不开太阳经络管道的输送。太阳主一身之表,表是笼统的位置概念;肺主皮毛,皮毛是具体的组织概念,所表述的是同一事物。两者生理功能的连属,必然也反映在病理表现上的不可分割,故手太阴肺经的病变多在太阳病中出现,详于彼而略于此,故在太阴病篇就略而不述了。
    在太阳病篇中,有很多肺经的症状是和太阳病同时出现的,如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等,都是手太阴肺经的病变。
    手太阴肺经的外感病证既然和太阳病连属在一起,而其脏腑病变如肺痿肺胀、咳嗽上气等病又在《金匮要略》中分别有专篇论述,故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就不重复列置,这就是《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不列手太阴肺经病的缘由。
    至于足太阴脾经病也很简略的原因,是因为一部分出现在太阳病篇变证中,而大部分属于杂病范畴的太阴脾病则大多出现在《金匮要略》中,故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只举例列述了足太阴脾病的提纲证、经表证、主脉、主证、变证及转归等。
    除洒淅恶寒与肺主皮毛有关,小便失常与肺主治节有关,大便失常与肺主肃降有关外,手太阴肺病的主要表现则与肺主气、司呼吸关系密切,正如“呕吐哕,皆属胃”一样,“咳喘哮,皆属肺”。
    《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涉及到“喘”的有23处,其中太阳病篇14处,涉及到了麻黄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小青龙汤证等;而阳明病篇的8处,则都是因为腑实证的腑气不降而导致的肺气上逆而喘。涉及到“咳”的有16处,其中太阳病篇6处,另外还有“鼻息必鼾”“鼻鸣”等与肺主要功能有关的病理改变。
    太阳病篇这些关于肺病症状的记载,一则说明了手太阴肺经病与太阳经病的密切关系,二则提示手太阴肺病与足太阴脾病的不同体系,同时也暗示了太阴病篇不包含手太阴肺病的意图。
    《伤寒论》398条原文博大精深,不仅有系统的病证辨证体系和完善的方药防治体系,还涉及到理、法、方、药、煎、服、护各个方面,其在内容的取舍上有详有略,故不能将六经病划块割裂地去认识和学习,而应当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才能够完整地理解其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6-25 1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倒是没看太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6-25 1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5 2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太阴肺经病,我有,喜欢但不懂中医,这个咋治,错叫咋调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6-25 2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肺病,不是中医的强项,可能是没有好的疗法就不去写了。个人理解,并不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22 1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经释论,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