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96029
帖子
主题
积分4856
注册时间2015-5-7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8 19: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xiemufeng
网友 hamder :
您好!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关于舌下片、有如下内容可参阅:
【美国药典】
(1)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舌下片(Ergoloid Mesylates Sublingual Tablets)
崩解时限:15分钟
(2) 酒石酸麦角胺舌下片(Ergotamine Tartrate Sublingual Tablets)
崩解时限:5分钟
(3) 硝酸异山梨酯舌下片(Isosorbide Dinitrate Sublingual Tablets)
崩解时限:2分钟
溶出度试验:桨板法/50转、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20分钟、85%限度。
<日本橙皮书:桨板法/50转、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15分钟、85%限度>
(4) 硝酸甘油舌下片(Nitroglycerin Sublingual Tablets)
崩解时限:2分钟
相关资料记载:桨板法/50转、以磷酸盐缓冲液(pH6.5)500ml为溶出介质、8分钟、85%限度。
之所以有既拟定了溶出度试验、还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品种,该因美国药典中有如下阐述:
General Chapters: <1088>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DOSAGE FORMS
For products containing more than a single active ingredient, dissolution normally should be determined for each active ingredient. Where a dissolution test is added to an existing monograph, the disintegration test is deleted. However, in the case of sublingual preparations, a short disintegration time may be retained as a monograph specification in addition to a dissolution requirement.
在附录《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内相关性研究》中阐述道:通常进行了溶出度试验,就勿需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测定。但对于舌下片,即便质量标准中采用了溶出度检查,仍建议同时进行崩解时限的控制。
美国药典之所以如此考虑,本人猜测主要还是从制剂工艺/处方筛选的角度出发。
【中国药典》
(1)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 崩解时限:5分钟
综上所述、依然建议您进行多pH值溶出介质中溶出度的研究,随后根据测定结果(主要观测15分钟时限度能否达到85%以上),再与崩解时限结果相结合,来综合考虑质量标准的拟定。
关于药片具有粘性,在桨板法/50rmp条件下搅拌不起来或是蓝法时吸附于转蓝底部,从而导致无法正确评估溶出度试验结果的问题,建议采用“桨板法/50rmp、加沉降蓝”的方法予以解决,日本橙皮书中就有多个品种如此。
以上拙见还请斟酌定夺!
祝好!
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 11/2/2009 9:04 PM
舌下片需要做溶出度研究,主要是因为有的患者会把舌下片吞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