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酸奶对于消化没有直接作用,只有间接作用。 只能说酸奶比牛奶容易消化,因为发酵过程中,酸奶中大分子糖、蛋白质都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更易吸收。 那酸奶中的益生菌对消化有作用吗?答案是没有直接作用。 因为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来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从而间接帮助食物消化。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喝酸奶能够补充到益生菌。 但是事实上恰恰相反,喝酸奶不等于补充益生菌。 因为国际上对益生菌有严格的的定义:只有活的、有足够数量并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微生物菌种才能被称为益生菌。也就是说活种菌数量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级是完全没意义的。 但是,其实从酸奶生产出来到喝进人体内,这一系列过程中,酸奶中益生菌数量都是在不断减少: 1、酸奶生产: 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乳酸菌接入到已灭菌的牛奶,此时,营养丰富,环境适宜,乳酸菌的春天来了,正是大力“生育”的好时候。菌种数量在短时间内急速增长。一直到酸奶制成出厂,合格的酸奶中菌数基本达到每毫升100万以上(国标)。 虽然原则上酸奶中含菌越多越好,但仅仅是看包装上的数字,那太容易被坑了。我们常常在酸奶包装盒上看到一些不明觉厉的数字:“每100毫升含菌300亿个” “每千克含1000亿个活益生菌”。 将菌的数量级换算成每毫升,这样来比较,最靠谱。 2、包装、运输、销售 在酸奶制成之后,对于益生菌来说,酸奶中的环境已经是极其恶劣了。没有“计划生育”,菌的大量繁殖几乎耗尽了营养物质,并且菌种新陈代谢所产生“废物”(乳酸)造成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些对菌种都是致命的。 所以酸奶要求在2—6摄氏度下保存,为的就是尽可能减低菌种生命活动,降低益生菌死亡速度。即便如此,一周之后,活菌数还是会下降大约一个数量级。 但是事实上不管是运输过程还是销售过程,酸奶的保存温度都远远在6摄氏度以上。大家去超市看看酸奶柜就知道了。 如此,“常温下”的保存,益生菌以超高速率不断死亡。所以,时间就是生命。只有选择酸奶的生产日期越近并且现买现喝,才有可能避免喝到的酸奶里面是一群“尸体”的悲剧。 3、喝下肚 那么我们假设,酸奶经过严格的温度保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而且立马喝下去。这样是不是就有大多数活菌进入人体,起到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呢? 不能! 其实,当我们把酸奶喝进肚里,对于那群苦逼的“难民们”来说,这并不是解脱,而是另一段残酷的征途。 人体的胃酸PH值在1左右,是一个极酸的环境,益生菌们基本上毫无还手能力,并且小肠中碱性消化液也是一个“考验”,绝大多数菌种都会死亡在消化道中,只有寥寥无几的残兵顺利到达肠道,与大肠内微生物群“胜利会师”。 但是就这么一群难民出生的新兵蛋子,面对人体肠道内百万亿细菌大军又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然我们可以在饭后在喝酸奶,因为饭后,胃环境酸性会减弱。同样我们可以选择含有益生元的酸奶,因为益生元可以为益生菌保驾护航。但这样又如何,只是“无奈之举”,改变不了益生菌进入消化道大量死亡的事实。 最后 我想问: 厂家生产的酸奶是否都能保证活菌的数量在每毫升100万以上? 运输过程保存温度是否在2—6度? 酸奶躺着“常温”的超市酸奶柜中,需要多长时间才被消费者选中?在这段时间里,活菌还剩多少? 我们买了酸奶,是在第一时间喝掉的吗? 当常做为早餐的酸奶,在早餐胃酸最高的时候,到达肠道益生菌还剩多少? …… 只有以上问题都是积极肯定的答案,那么我们喝酸奶才有可能起到补充益生菌的作用。 扪心自问一下: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