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41|回复: 7
收起左侧

[营养] 乙草胺超标7倍,草莓还能吃吗?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5-5 1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乙草胺超标7倍,草莓还能吃吗?

(文/阮光锋、史军)近日,有媒体记者随机在北京几个农贸市场和超市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草莓中的农药乙草胺超标,最高残留量是0.367毫克每千克,超标了7倍多。而乙草胺被列为2B类致癌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致癌。这样的结果无疑让人紧张:乙草胺到底是什么,我们还能放心吃草莓吗?

因为好吃又好看,草莓一直是人们最爱的水果之一。图片:shutterstock.com
乙草胺,一种常用的除草剂

乙草胺其实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1971年由美国人发明,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

乙草胺是苯胺类除草剂的一员。图片:wiki commons

既然是除草剂,为啥不会杀死草莓呢,草莓不是草么?原因很简单,乙草胺对某些种类的禾草类植物的抑制性很强,比如唐草、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等这些农田里的麻烦植物。当禾草通过胚芽鞘吸收了乙草胺之后,这种化学物质会阻断他们的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乙草胺被广泛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作物田地的除草工作中。

乙草胺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相比美国的标准规定,中国对乙草胺的检出规定更严格,只允许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检出,残留量限定也更低。不过,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允许在草莓中检出。如果真的有使用,那就属于违法行为,理应严厉打击。

草莓检出乙草胺的疑点

不过,这个报道中草莓检出乙草胺超标也存在一些疑点。

第一,乙草胺是一种芽前封闭除草剂,一般在作物出芽前使用,而且乙草胺的降解期很短,一般也就几天,到草莓成熟一般不会有很高残留。

第二,乙草胺对草莓的苗也有一定的伤害,如果用太多,也会杀死草莓的苗。虽然乙草胺对禾本科植物更加有效,但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太大剂量的话,也会直接影响收成。

第三,现在草莓的种植,大多数都是地面覆膜的,主要是怕草莓触地以后发生霉变,降低品质和产量。覆膜的另一个效果就是抑制杂草生长。基本上,膜下的杂草是无法生长的,因此草莓的种植几乎也不需要除草剂。

草莓的覆膜种植。果实长在塑料膜之上不容易受真菌影响。图片:shutterstock.com

综上所述,在草莓中检出如此高含量的乙草胺是很诡异的一件事,不能排除失误的可能。

需要担心草莓的安全问题吗?

相比乙草胺从哪里来,我们更关心的,显然是检出乙草胺的草莓还能放心吃吗,是否有安全问题?

乙草胺的大鼠经口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是2.148克/千克体重,和食盐(约3克/千克体重)几乎是一个水平。即使是按照检测的值最高值(0.367毫克/千克),要积累让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LD50剂量的乙草胺,需要292.6吨草莓。所以,在撑死之前,我们基本不可能因为摄入的乙草胺而产生急性中毒。

那,如果长期吃,是否会有慢性毒性,譬如致癌呢?

事实上,乙草胺的B2分级是EPA 1996年以前使用的标准,现在乙草胺的分级是“有致癌可能的暗示,但没有充分的研究证实(Suggestive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 Potential)”。这只是EPA自己的怀疑,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NTP(国家毒物学研究项目)都没有将乙草胺列到可能的致癌物清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动物实验数据往往都是在中高剂量组中出现的,比如,诱发小鼠的肝癌剂量是135毫克/千克体重/天,而在13毫克/千克体重/天剂量下“没有可见影响”。正常人是万万没有可能接触到如此剂量的乙草胺的,按照13毫克/千克体重/天的剂量,前述浓度最高的草莓,我们每天吃1.77吨都“没有可见影响”。

你,一顿能吃多少草莓?图片:shutterstock.com

剂量决定毒性。检出超标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很大风险。媒体报道的检出值最高为0.367毫克/千克。对比标准美国标准中干甜菜、甜菜糖浆、甜菜头的标准限量,这个检出值也不算特别高,这个检测值超标了不一定意味着有很大风险。

另外,大量媒体报道称“长期大量”吃了这种农残超标的草莓会中毒、致癌。不过,究竟要多大量呢?我国标准认为乙草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2毫克/千克体重。报道草莓中检出乙草胺最高含量为0.367毫克/千克,如果按照这个参考值,一个50千克体重的成年人每天要吃超过2.72千克这种草莓才会超过范围。即使是在要求更为严格的欧洲(欧盟不允许使用乙草胺),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评估认为乙草胺的每日适宜摄入量ADI为0.0036毫克/千克体重,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人,每天吃490克草莓才会超过这个范围。很多人可能觉得“大吃一斤”草莓不是事儿,不过,风险评估是基于每天吃这么多的。草莓的种植还要受季节限制,每天吃这么多草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实际的。

一点点好消息

好消息是,这次同期检测的多菌灵都合乎国家标准,这其实是令人欣喜的,说明种植者的知识丰富了,认识也提高了。多菌灵是一种应该严控的农药,现在,种植者知道了如何控制这种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时间,已经算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那就希望我们的种植者在除草剂的认识上更进一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按照规范使用除草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收获,而不是因为小小的省功夫,毁了整个草莓产业。

媒体检测须加强科学性

近几年,媒体进行调查抽检的新闻越来越多,如马桶水菌落总数超标、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鸭血中检出猪血成分,等等。但是,食品检测是一件科学的事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只看检测结果,却没有科学的解读,很容易对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歪曲和错误认识。

在这次检测中,记者就随机在北京的几个农贸市场、超市等地选择了8份草莓样品。做过样品分析的都知道,这样的结果完全不具有统计学的代表性,并不能反映所有草莓的情况。

为了做到具有统计学代表性,采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图片:shutterstock.com

很多人看到数据超标就会很恐慌,其实,数据解读比数据本身更重要。即使有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流程,食品安全检测,尤其是媒体及个人的“自检”行为,还需要一定的是审议流程,即对检测的数据有科学解读。比如,欧洲马肉风波中,爱尔兰食品安全局率先在一次常规检测中发现了有些牛肉中含有马肉成分,但他们没有立即公布结果,而是先请德国同行审核鉴定无误后才向社会公布结果,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避免引起错误的恐慌。

权威机构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尚且如此,普通媒体检测更需要专家的科学解读。媒体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并报到时,最好能请到权威的机构或部门或者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解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审议,甚至试验设计和检测本身都出了问题,这样的做法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连消费者都会开始质疑检验的结果和动机,媒体本来能起到的舆论监督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参考资料
  • 罗娜,刘欣 (2010) 除草剂乙草胺的毒性及其内分泌干扰活性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导刊. 29(6):10-13.
  • 朱九生,乔雄梧等 (2014)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3(5):1025-1029.
  • 陈茜茜等 (2014) 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室外天然水中的非生物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化学.33(12): 2136-2143.
  •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94) Pesticide Tolerances for Acetochlor. Federal Register 59(56): Rules and Regulations.
  • PMEP:Acetochlor
  • EU. Pesticide database
  • GB 276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5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耶,一天可以吃1.7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5-5 21: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莓真的不能吃,反正我几乎是不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5 22: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会在草莓中检出乙草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6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于乙草胺致癌,最大的可能还是撑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6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不能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6 08: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情况:

市食药安办组织全市范围草莓抽检,未检出乙草胺
发布时间:2015-04-30
  针对媒体关于北京市场上草莓农药残留超标的报道,4月27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本市草莓主要产区、批发零售市场、超市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抽检,并采取措施加强本市草莓生产经营日常监管。

  本次在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户抽检样本42个;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水果专卖店、社区菜市场、流动摊点等抽取样本133个,样本覆盖山东、河北、辽宁、浙江等草莓外埠主要产地,抽取的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

  目前市农业局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药专项检查,对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和草莓等种植生产基地是否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产品和无“三证”农药产品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在流通环节,市食药局加强进货渠道管理,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加强源头监管,确保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全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本市外地进京和自产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力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禁不合格产品上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6 0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撑死的情况下才会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