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08|回复: 1
收起左侧

2015年中药材市场:没有悲怆就没有辉煌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14 08: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5年中药材市场:没有悲怆就没有辉煌


我们回顾了2014,带着忐忑与惊喜,在得与失中迎来了2015年,它的到来是那么的无声无息,静悄悄的让人有点惧怕,市场将会如何变幻?大货难销、行情下跌、人气涣散的局面是继续,还是市场将出现喜剧性的转变?其实我们也不必去猜想,也不必带着消极的心态去面对,金银花之家认为大可顺势而为,摆好心态,根据自身环境,踏准市场节奏,在市场转型变化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即可,正如:“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

    元旦过后市场需求将会随之减弱,距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市场将难以有特殊行情出现,本期浙贝欲想波动,整体行情有所上涨,持货商心态不同,对后市行情变化看法不一。荆三棱人为是行情变化的主要因素,今后行情如何变化,是否继续走高,估计也只有是圈内人敢玩的游戏,散户介入力度已不大。元胡种植面积的扩增致使持货商抛货心理加强,行情在回调途中,回调底点还很远。桂通需求旺季已过,近期大货走动显缓,市场专营商的优势显现,但现在的行情是库存空虚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如此行情已是难得。黄连部分持货商家已忍不住寂寞,预想抛货,其实这样也好,只有大部分散户退场后,行情才会出现真正的转机,毕竟挣到钱的是少数人。板蓝根产新前行情上涨明显,产新后行情以稳为主,货源进入了实效的阶段。安国地产白术片价格已不高,有商囤积,只是此品库存尚丰,且种植难有大幅调减,后市难有大的行情出现。党参随着产新结束,近期商家关乎力度已明显减弱,上市货源走动不及前期,但此品是一个有人气的品种,年后行情仍将充满变数。牛膝购货商已将货源买入手中,后期能实现多大利润,是商家关心的话题,此品生长周期较短,生产容易恢复,预计小利润会有,大空间难现。水半夏连续几年减种,产新来关注商家较多,价格上涨,此品现在行情是真实行情,还是昙花一现,我们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

    中药材行情涨落变幻莫测,影响因素具多,我们都有一套辨别行情涨落的准则,但市场行情意外变化却是难以预测,有多少品种与我们错之交臂,是因为价格已高,懂得追高必赔的道理,又有多少小品种未进入我们的视野,是懂得这些品种具有市场的专营性,利润差的让步。选择一些属于自己关注的品种,并细微的了解品种涨落波动的背后因素,看清大势方向,做低价位吃进,最好最到刚要起价,即为拐点为佳,才是永不战败的法宝。如今大宗品种价格仍在回调的途中,品种的严重供大于求在生产得不到调减,行情出不现烂市,或多年低谷运行,市场就难以再现辉煌。但商家不会因为市场萧条而停止生意的步伐。

    步伐

    2015——天气变化是寻找商机的突破口

    天气变化

    干旱、雨涝、低温、倒春寒等不确定因素在直接影响着中药材行情的变化,2014年干旱的天气使品种产新减产,致使产新价格走高。对于2015年来讲仍不排除天气因素的干扰,尤其注意倒春寒的现象,因为2014年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冬季又属于暖冬,明春到春寒的机率比较大些,可关注一些挂果类的品种,例如库存薄弱的青翘、低价的山萸肉、等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多关注些总没有错。

    2015——家种品种投资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性

    低价吃进是大货经营取胜的法宝,现在家种品种低价的较多,如金银花价格www.jyhzj.com就很低,在2014年中多数商家保持观望的态度,看价格能否触底,也有部分商家已提前入手,做好3-5年的等待,2015年家种品种将会在低价中运行,而且低价的品种将会增多,对于商家会有更多的选择性,一旦品种价格的底价达成商家共识,品种将会在市场中出现震荡,出现调整,这是行情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市场调整必经之路,市场胜者不是看谁入手时间早,而是看谁能到最后站在胜利的舞台上,有成绩者为胜者。

    2015——建立属于自己的销售人脉将会为今后发展做好铺垫

    在市场未进入辉煌转折的之前,大货难销的局面难以改变,市场专营商的优势更加显现,在市场货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手中的货如何能够在有行情的短暂时间这种完成销售,就离不开销售人脉,这需要平时我们用心建立,以诚待人,在别人眼中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药商,才会视其为朋友,平时的点滴积累将会为今后发展做好铺垫。

    没有悲怆就没有辉煌

    没有悲怆就没有辉煌,我们不要只埋头赶路,那样会很辛苦,让我们持良好心态,边走边看去享受药市中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谋局大健康 医药行业进入“细分时代”

药企谋局大健康 医药行业进入“细分时代”


石药悄然推出VC功能饮料、盘龙云海涉足食品开发、云南白药开发洗护用品……近两年,“大健康”概念已成行业“热词”,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涉足或正将涉足保健食品、功能饮料、药妆、日化用品、医疗保健服务等医药相关产业,石药、盘龙云海、太极、天士力等药企专门成立大健康事业部,修正更是全方位布局产业链。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约有数百家药企进入大健康产业,其中30多家为上市公司。而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估计,至2020年,整个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达10万亿元。除药企外,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IT巨头也纷纷抓住这一时机,“跨界”布局。

    药企“不约而同”投身大健康

    近年来,医药行业生产成本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加上新医改政策逐步完善,政府对药品生产、价格调控均大大加强,药企普遍遭遇发展瓶颈,是转向创新研发,还是拓宽产品线,企业都需要重新定位,同时仅凭单一做药也难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新兴的大健康产业范围宽泛,包括营养保健食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等,提供的不单是产品,而是健康生活解决方案,因而能创造更大的商机。

    石药集团大健康事业部副总裁郭玉民告诉记者,石药成立大健康事业部后迅速布局大健康产品线,目前已拥有现代化中成药、个人健康护理和果维康VC功能饮料三大产品系列,涉及传统中药、天然植物药、保健、药妆、医疗器械、功能饮料等多个领域。

    盘龙云海成立“大美云南”健康品牌事业部后,2014年初在市场上做产品测试和营销测试,至今已推出60多个化妆品,56个含贵细药材、冻干食品在类的单品,大大改变了盘龙云海单一做药的局面。

    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斌表示,虽然产品尚处于试营业阶段,但由于其独特性,产品一面市就颇受青睐,仅菌类面膜就取得了上千万元的业绩。

    修正更是深耕大健康产业,从线下到线上,从孕婴童到养老,全方位布局完整的产业链。

    修正药业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监李佳表示,在“三修”(修元、修养、修正)大健康理念的引领下,修正逐步完善发展布局:线下,成立了修正堂、修养堂、修元堂三大地面连锁店,修正堂以药品为主,修养堂以保健食品为主,修元堂以传统滋补品、功能食品为主;线上,建设了“三修健康门户网”和“三修健康商城”等,同时还在“孕婴童”和“老年人”两大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布局,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

    在这一轮药企进军大健康的浪潮中,云南白药、广药等药企也纷纷开发功能型饮料、药妆、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健康理念颠覆了“健康=不生病、少生病”的狭隘定义,是对生命过程的全面呵护,是高质量的生命状态。所以,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会成为第一需求。而药企由于质控严格,在食品、饮料、保健品、日化产品等方面拓展反而更具优势。

    医药行业进入“细分时代”

    药企转型切入大健康产业,除了自身压力外,其实也和行业发展趋势有关。

    对比国外大型药企的发展之路,基本上都是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如医药巨头辉瑞、拜耳、诺华、罗氏等,产品都“各有所长”。我国医药企业,也将逐步进入行业细分的时代,比如专注于三甲医院和一线市场的创新型药企,专注于基药市场的通用名药企,或者专注于保健类产品及服务的大健康药企,以及医药与健康并举、商业与工业并重的综合型药企。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处于医药行业上游的传统医药企业而言,进军大健康产业可能更多的是发展和扩张的需要。相比药品利润空间缩小,生产成本增加,新药研发难度大、投入高、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等情况,日化用品、饮料、食品、药妆等属于快消品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利润空间较大,因而“大健康”成为医药企业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突破自身瓶颈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余斌向记者分析说,药业与食品行业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从主管部门来看,两者都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从行业性质来看,安全是永恒的主题,食品药品安全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药企而言,进入性质相似的食品行业阻碍相对较小,从药品到大健康食品进行合理的品牌延伸,它们可以将自身的医学知识应用到食品生产中,不仅开发出各种食品新品类,更是用制药的严谨态度生产食品,可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大健康前景诱人更需“理智”

    据统计,201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产值达3000亿元,年递增达15%以上。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尚处于“新兴阶段”。数据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包括保健、医药及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

    “如果把整个大健康产业比做金字塔,那么,治病救人的医药事业只是塔尖一角,而治未病的保健事业部分大得惊人。”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余斌等多家药企负责人都表现出“满满的信心”。

    郭玉民透露,大健康业务板块已成为石药集团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石药将通过内部研创和外部并购整合产品资源,积累更多优质的中成药、保健护理、食品饮料类的产品文号,然后通过品牌运作,以单品突破带动品类发展,在国内大健康领域打造一批知名领导品牌,最终形成一条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链条,在国内打造一个上市公司。今后三年,石药将斥资数亿元,在河北、江苏、天津、山西等地筹建六个保健品、饮料生产基地。预计到2018年,中成药板块将拥有70个品种,销售额达10亿元;个人保健护理板块将拥有50个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果维康饮品板块将拥有15个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

    “修正要做的就是一个核心,即大健康产业;两个基本点:一是以三修理念主导的线上线下O2O,二是以养安享理念主导的养老产业。未来我们将在这两个方向全面深化健康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大健康产业最值得信赖的品牌。”李佳表示,未来十年,中国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完全有可能”。

    前景诱人但更需理智。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健康为企业带来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会因为巨大的资金、科学技术、市场开发等投入带来更大的风险。目前涉足大健康且做得很好的药企基本都是上市公司,规模都比较大。对于一些中小药企来说,想分得大健康一杯羹,更需要合理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郭玉民也认为,中国市场正在进入真正的产品时代,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久青睐。

“面对大健康,谁有文号资源,谁就能迅速切入市场。目前国内不乏优质的产品文号,但由于运作不力,许多健康产品都处于沉睡状态。”郭玉民说,目前健康产品市场鱼目混杂,且一部分市场被外资高价品牌占领,亟需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来引领健康产业的发展,因此药企在产品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营销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药典药品标准将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

摘要:2015年正是新版药典出台之年。据悉,新版药典将在1月公开发行并启用。相比于2010版药典,新版药典进一步强调了“安全、有效、均一、稳定、可控”。不但药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及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标准得到广泛性修订、完善及提升,而且在中药标准方面,基本建立了适合中药特色与特性的整体控制质量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未来,在药品标准工作上,国家将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社会共举”的格局。

    品种增幅27.4%,安全控制趋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称《中国药典》)是由药典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负责组织编纂及制定、修订的法定国家药品标准。与国际上其它药典不同的是,《中国药典》继承发扬了传统医药学的成果,并实现了中西医药学的结合。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先后编订了9个版次的《中国药典》,如今2015年的新版药典为第10个版次,已于2014年下半年基本编纂完成,并将在2015年1月正式公开发行并启用。

    据了解,相较于2010版,2015年版的药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收载品种增幅达到27.4%。2015版药典拟收载5800个品种,比2010版药典增加1200多个,修订品种751个;二是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三是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特别是药用辅料品种增加至26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四是2015版药典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构成《中国药典》四部的主要内容;五是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拟新增128个,共计260个,增长率高达97%。

    同时,在安全性控制项目上也有大幅提升。中药方面,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加强对重金属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等;化学药方面,对有关物质加强了杂质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优化抗生素聚合物测定方法,设定合理的控制限度,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生物制品方面,增加相关总论的要求,严格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增订“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材料质量控制通用性技术要求”,加强源头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风险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版药典的上述调整中,将上一版中中药、化药、生物制品三部分别收录的附录、辅料合而为一,独立成卷作为第四部。对此,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曾表示,虽然对每部药典分别制定附录更有针对性,但单独成卷能有效规避上一版药典附录条目中,附录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的现象。据了解,上一部药典附录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的达51项。

    对于新版药典的改进,曾前后参与9版药典修订的药典顾问周超凡认为,药典修订工作的进步很大,药典中收录的品种越来越多,规格也越来越严。国家药典委副秘书长周福成也曾表示:“2015年版药典中,不但药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及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标准得到广泛性修订、完善及提升,而且在中药标准方面,基本建立了适合中药特色与特性的整体控制质量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药品标准工作格局仍待完善

    在我国,药品标准分两种:一是国家标准,即上述的《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为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能批量生产,质量水平较高并有合理的质量监控手段的药品;另一种是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和地方标准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批准的药品标准,将一些未列入国家药典的品种,根据其质量情况、使用情况、地区性生产情况的不同,分别收入部颁标准与地方标准,作为各有关部门对这些药物的生产与质量管理的依据。

    毫无疑问的是,药品标准,特别是《中国药典》标准,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有着巨大诱惑力,因此,药企也都极力想要介入药典药品的标准起草,以获得竞争优势。据了解,药企起草标准,不仅要花费数年时间,费用也达数百万元。且需经过地区药检所、省药检所、中央药检研究院层层把关,一些药物为了确定安全性还必须做动物实验。

    但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首先,我国医院用药市场占据着近80%的终端份额,而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一般会尽量开药典上有记载的药物,因为药典上没有记载的药物疗效不敢肯定,安全性不够;其次,一种药物想要进入医保目录、成为国家基本药物,其前提则是要被药典录入;最后,从销售上来说,一旦被药典收录,一年一个品种的药物卖一个亿都是有可能的。

    但我国药品标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目前,我国部颁或局颁标准有13000多个,占76%,这些标准普遍存在着检测方法落后、专属性不强、不能准确测定有效成分、不能真实反应杂质含量等问题。同时,药品标准淘汰机制不健全、药企提高药品标准的能力和内在动力不足等情况也亟待解决。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动态、高效的药品标准信息平台,导致标准整体水平不明,难以查询最新标准,使执行容易出错。

    有消息表示,在未来,药品标准的发展将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社会共举”的药品标准工作格局。旨在使标准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使企业成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

    其中,在市场导向方面,国家将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提高药品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并明确,药品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应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应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使药品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通过药品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从标准化角度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

    在此背景下,药企方面若想要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一是根据企业自身定位,积极开展本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在采纳和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既有自身技术特点,又有竞争力的标准;二是积极从事本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成为主导者;三是代表企业或行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成为主要力量和贡献者;四是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活动,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熟悉与了解,影响国际标准的制定,使其内容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申学舟)

    2015风向标

    从总体情况看,2015版药典收载品种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控制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化学药、生物药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主导国际标准”的总目标。

    ——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

    2015版药典我们不仅增加和修订了主要检测方法应用指导原则,还增加和修订了药品生产、流通、储运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原则,全面控制药品质量。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8: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版药典启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6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