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93|回复: 8
收起左侧

枸杞性当微寒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15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枸杞性当微寒
□ 刘路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但本人结合文献分析认为,枸杞子性微寒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本经逢源》记载:“枸杞子味甘色赤,性温无疑……安有味甘色赤,形质滋腴之物,性寒之理。” 认为枸杞子为五味中的甘,颜色为红,必定四性属温。《本草求真》载:“今人因见色赤,妄谓枸杞补阳,其失远矣,岂有甘润气寒之品,而尚可言补阳耶?若以色赤为补阳,则红花、紫草其色更赤,何以不言补阳而曰活血?呜呼!医道不明,总由看书辨药,不细体会者故耳;试以虚寒服,此不惟阳不能补,且更见有滑脱泄泻之弊矣,可不慎欤。”可见以药物颜色定性味说不可信。

    《医学衷中参录》曰:“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本草经解》云:“枸杞子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注解此药时写道:“枸杞虽为益阴除热之上药,若病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须先治其脾胃,俟泄泻已止,乃可用之。”此乃因畏其性寒,更伤脾胃,正如此文所言:“枸杞感天令春寒之气,兼得乎地的冲气,故其味苦甘,其气寒而其性无毒。”《本草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者慎用。”由枸杞多服可导致泄泻的副作用来看,其性属寒凉无疑。

    近现代名医张锡纯说:“枸杞子……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明则壶中水已所余无几。惟临睡时,嚼服枸杞子一两,凉水即可少饮一半,且晨起后觉心中格外镇静,精神格外充足。” 张锡纯的亲身验证更能证明枸杞子性微寒无疑。

    综上,笔者认为枸杞性属微寒之论,更为恰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5 2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2-16 08: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6 08: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文化 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6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专门研究中药材的?。。。厉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08: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食用经验,枸杞子应该是性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0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08: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而言吧,用相对论可能容易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0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微凉”会合适一点,应该没到“微寒”级别;清热也只是是清“虚热”,伤脾胃也可能是枸杞子的滋腻性质,加上本身体质的脾胃虚弱;
另外,会不会有产地不同的差异呢?
而且文中有这么一句:“医道不明,总由看书辨药,不细体会者故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7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