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www.cphi.cn 2014-12-05 09:41来源:转载
从2015年1月1日起,国家拟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强化价格行为监管等四方面加强监管,发挥医保支付基准价的引导作用,使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那些药企可以从中受益,那些药企从中受损,那些药企没有影响。
药价改革推动药价市场化 血液麻醉药企最受益 国家发改委11月25日下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欲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由市场竞争形成药品价格。这份改革方案日前已经完成系统内的征求意见,开始向行业协会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从2015年1月1日起,国家拟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强化价格行为监管等四方面加强监管,发挥医保支付基准价的引导作用,使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从征求意见稿透露出的思路来看,发改委已打算和药价"决裂",转而将相关职能交给医保部门,医保部门在药价改革后将充分扩权。
发改委药价改革方案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医药业内众说纷纭,药企老板有暗自庆幸的,有默不作声的,有等待观望的,有不屑一顾的,有职责不断的,总之,不同业态药企表现不尽相同。
其实,我国的药价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发改委,还有卫计委的招标、医保支付的限制、医院的二次议价,那么即便是发改委"放弃"最高零售价管制,其实还有很多"药价管理的婆家"。
但无论如何,笔者史立臣认为发改委起了个好头,坚若磐石的中国药品价格管理体系终于被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为我国药价市场化与合理化发展起了个好头。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那些药企可以从中受益,那些药企从中受损,那些药企没有影响。
1.受益的药企
A. 血液制品的企业:这类企业受国家价格管理较为严格,比如人血白蛋白,市场价规定为370多,而黑市价格为550-600元,价格放开后,血液制品的价格应该会有所上升。
B. 麻醉药生产企业:血液制品和麻醉药一样,可以直接进入医疗系统销售,不需要通过招标竞争,但价格受发改委最高零售价限制,发改委价格放开后,这类产品有望提价。
C. 创新药将获得机会:这类产品可以替代价格高昂的专利进口药品,会被医保支付部门所欢迎,同时在招标中也会被放行。
2.受到威胁的药企
A. 外资专利药品或原研药品:这两类产品在国内的高售价一直被国内药企和国民所诟病,此次发改委从价格直接参与退位,到监控定位,会直接观察外资专利药品或原研药品的价格变化,比如建议引入多方价格谈判机制,其实就是变身为价格裁判员,监控这两类药价能否下去,预计在发改委的后期推动下,针对这两类产品的价格狙击会此起彼伏,那么价格不下降才怪,同时中美史克事件也已经奠定了这两类产品的降价基础。
B. 独家中药产品:这类产品一直被发改委当做特殊照顾群体,给予价格的优等待遇,现在市场价格放开,医疗机构可以采购,也可以不采购,医保支付部门还可以采购替代品来降低支付额度,而且,最主要的这类产品被社会舆论和医保支付部门盯上了,不降价是不可能的,不能让以后主控药品价格的医保支付部门没有药价方面的业绩。
C. 管理粗放,生产成本高或经营成本高的企业:我国药价体系开始变迁,后期很多中成药、仿制药药价会在医保支付之前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药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形成在一些产品上形成规模化优势,这需要提升药企的经营管理能力。
D. 没创新能力的药企:这类药企大部分产品是红海产品,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只能在红海产品中被动参与积累竞争,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这类企业会被淘汰。
E. 国有药企:很大一部分国有药企的产品生产成本很高,竞争能力弱,研发创新意识低下,这类国有药企一旦失去价格的保护,后期在市场价格管理机制下整体竞争能力会逐步弱化。,整体利润率和经营效率会下降。
总之,药价改革既然已经开始,笔者史立臣认为国内药企最好还是不要观望,也不要郁闷,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强化管理水平,提升研发水平、建立资源获取平台、构建有竞争力的产品结构才是王道。
随着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进,会逐步形成药企发展的分水岭,因为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只看竞争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