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55|回复: 3
收起左侧

[文件系统] 展望药品GMP发展:制度健全 检查从严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1-11 1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展望药品GMP发展:制度健全 检查从严

张  旭

  “未来对企业执行药品GMP的检查将越来越严格。”日前,在深圳召开的2014中国制药工程年会“药品检查的挑战与发展”专场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的孙京林处长,对我国药品GMP未来的发展做出如此展望。

  框架日趋完善

  从框架上来说,我国药品GMP包括基本要求和附录。据介绍,目前已经发布的附录有9个,除了原有的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等附录外,新发布的附录包括中药饮片附录、医用气体附录和取样附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发布的附录有验证与确认附录、计算机化系统附录。据孙京林透露,未来将有更多的附录陆续发布,总数有可能超过20个。

  以中药饮片附录为例,该附录共计11章56条,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分别从原则、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物料和产品、确认与验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术语等各方面,对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做出了全面的规定。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目前不少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附录原则中明确规定: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因此,严格执行中药饮片附录,将极大地促进中药饮片的规范生产和质量控制。

  检查愈发严格

  未来对企业执行GMP的检查也将越来越严格。

  今年5月,为进一步强化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和指导《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工作,统一检查和评定标准,国家总局组织制定并发布了《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风险评定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要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在企业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原则》附件列举了部分缺陷事例及其分类情况,旨在规范药品检查行为,指导药品检查机构(人员)对发现的缺陷进行科学评定。缺陷分为“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例如,严重缺陷是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缺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1.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2.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给产品质量带来严重风险;3.有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的欺骗行为;4.存在多项关联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原则》的发布“使得药品检查行为更加科学规范”。

  在具体的检查手段方面,如跟踪检查,就是对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通过跟踪检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产品情况以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了解企业是否能在实际生产中符合GMP的要求。针对发放告诫信的企业,检查将重点围绕告诫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

  再如飞行检查,国家总局刚刚起草发布了《药品飞行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九条明确要求,药品飞行检查应当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事项、检查时间、检查方式、检查人员。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共同调查,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参加。第十四条规定,药品飞行检查采取事先不通知、不透露检查信息、不听取一般性汇报、不安排接待、直奔现场的方式,调查核实被检查单位执行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真实情况。

  还有抽查检查,据悉,国家总局将探索对省级药品检查质量进行评估,抽取部分省、市、区进行调研检查,抽取已经通过省级药品GMP认证检查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

  创新检查方法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检查方法运用到药品GMP检查中。

  据介绍,未来管理部门将继续基于风险控制的管理理念,可能尝试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关键设施、设备进行现场认证;可能尝试对关键人员培训不到位、对无菌保证水平降低的检查;可能尝试检查工作联动,通过评价抽验结果,制订有针对性的检查;还可能在对生产企业进行GMP实施检查的同时,查看企业所有供应商或客户的资料,看物料和成品去向是否符合规定,审核供应商情况,以发现原料药企业以及流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药品生命周期全链条的检查。

  “实施新修订药品GMP不能为通过认证检查而为,而是要把实施落到实处。制药企业需要随时关注法规变化,加强企业人才培养,主动定期自检,用好质量风险管理工具,主动查找、控制风险,综合用好趋势分析以及偏差、变更、年度产品回顾分析,利用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CAPA)、检验结果偏差(OOS)等工具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孙京林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1 2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新修订药品GMP不能为通过认证检查而为,而是要把实施落到实处。制药企业需要随时关注法规变化,加强企业人才培养,主动定期自检,用好质量风险管理工具,主动查找、控制风险,综合用好趋势分析以及偏差、变更、年度产品回顾分析,利用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CAPA)、检验结果偏差(OOS)等工具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11 2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品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度完善,监管力度加强那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11 21: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1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