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aaa注射液一级过滤器使用后完整性测试值偏低的原因调查分析 该品种一直都有生产,完整性测试一直都很稳定。
10月份生产与之前相比较变化项:1.滤芯批号 2.aaa原料的批号 3.批量的增大,250L→350L; 一、因为使用同一批的滤芯做其他品种产品及aaa注射液的二级过滤液均正常,因此排除滤芯的问题。 二、因为aaa140901批时,所用的aaa批号与7月份生产是用的同一批原料,7月份完整性测试正常,因此排除了原料换批的问题。 三、在考虑批量增大会对滤芯造成怎样的影响前,首先考虑下哪些因素会对滤芯完整性测试值有影响。 l1、润湿不正确,或未完全湿润 l2、过滤器被污染或有残留 l3、O型圈密封不合适 l4、测试温度不符合生产者的要求 l5、系统泄漏(如果使用自动测试仪) 从批量增大来看,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就是:过滤器被污染或有残留 由于批量的增大,一次性附着在滤芯上的有关物质增大,同时这个有关物质量的增大直接导致使用后的清洗无法彻底去除,由于杂质的存在直接影响的了膜孔的极性,导致最终测得的泡点值偏低。 建议措施: 1、改变清洗方式 由以前的注射用水、纯化水冲洗变为先使用碱液(0.2%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后在使用注射用水(纯化水)冲洗。 试验三次测得通过碱洗后的滤芯,泡点值从50Psi左右变为52-56Psi左右,因此,碱洗可以明显降低滤芯上的药液残留,使完整性测试合格。 改变清洗方式后的影响:1.碱液的残留量,2.碱液破坏药液后有关物质的残留量。 验证方法:设定不同的清洗时间(碱洗、水洗),通过取得最后的冲洗水样,分别检测其PH值、电导率、TOC,来最终确定残留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一级过滤前增加预过滤器 由于生产过程中只有一级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异常,而二级过滤器测试正常,因此,可以考虑,在过滤时,大部分难清洗的物质截留在了一级过滤器上,如果不想这些物质截留在一级过滤器上,则可以考虑把一级过滤器变为“二级过滤器”,即在之前增加预过滤器,而预过滤器滤芯的选择可以是使用三批后废弃的二级过滤滤芯,同时随着二级过滤滤芯的更换而更换,这样,就相当于预过滤器也是使用的密理博的滤芯,只是使用次数从3次变为了6次。 试验未做,等待机会做后看效果。 改变后的影响:1、预过滤器滤芯使用次数为6次,则滤芯使用6次的残留物是否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验证方法:设立预过滤器的清洗方式(水洗、清洗力度可以相应加大),在经过这种方法清洗后,取最终的冲洗水样,检测TOC、PH值、电导率,或者使用液相检测残留物到底是什么,对比使用三次后的残留与使用六次后的残留,看是否为同一类物质,通过验证结果判断试验是否可行。 两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一有以下几点不足: ①所用氢氧化钠需要为药用级,如果使用原辅料氢氧化钠,则相应的清洗文件、记录都需要升级修改,工作量增大。 ②碱液的冲洗需要增加冲洗时所需的动力,目前使用的是蠕动泵,从几次试验来看,在大功率蠕动泵的作用下,所用硅胶管很容易破坏,增加了使用硅胶管的成本。 ③员工操作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可操作性不强。 只要方法二可行,在成本节约以及操作性上更有优势,同时过滤方式为“三级过滤”,无菌保障更强。
大家觉得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先谢谢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