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菟丝子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 | 菟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证类本草》引苏颂之言:"夏生苗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暴干。"李时珍说:"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及长沿草物,其根自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袭人,结实如秕豆而细,色黄。"根据这些记载,证明本草所记菟丝子与现今使用的菟丝子,其原植物是一致的。
| 原
植
物
| 
菟丝子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
Cuscuta chinensis Lam.--旋花科Convolvulaceae
[/url]一年生缠绕性寄生草本。茎纤细,丝状,黄色,直径不足1mm,多分歧,随处生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鳞片叶稀少,三角状卵形。花两性,多数,簇生成球形,花梗粗壮,苞片鳞片状;萼筒杯状,长约2mm,先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钟状,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向外反卷,花冠管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边缘撕裂状;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2室,花柱2,直立,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稍扁,长约3mm。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田边、荒地及灌木丛中,多寄生于豆科、菊科、藜科等草本植物。
广布全国各地。
| 采制 | 秋季种子成熟时与寄主一同割下,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 产销 | 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hinensis。主产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销全国。 | 化学成份 | 菟丝子含树脂样的甙、糖及淀粉等。据沈阳药学院中草药教研组预试验,菟丝子尚含香豆精类、黄酮类和甾萜类等成分。 | 功效 | 味甘、辛,性平。补肝肾、明目、益精、安胎。用于目昏、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尿频余沥,先兆性流产、胎动不安。用量6~12g。
| 药理
作用
| 菟丝子的酱油(用菟丝子及豆饼酿成),浸剂、酊剂,能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对心率的影响是前者增加,后二者则使之降低;对麻醉犬使血压下降,脾容量缩小,肠道运动抑制;对离体子宫表现兴奋作用。菟丝子醇提水溶液皮下注射于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2.465g/kg,按30~40g/kg灌肠,并不出现中毒症状;按0.05g/120g之菟丝子酱油、浸剂、酊剂给大白鼠灌肠,连续70天,并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亦未见病理改变。100%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 性
状
鉴
别
|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113/PD02.JPG] 种子类球形或卵圆形,膨大部分稍扁,直径1~1.5mm,一端略呈喙状突出偏向一侧,微凹处有浅色圆点,中央有条形的种脐。表面淡褐色或灰黄色,略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密细小点。在解剖镜下观察其纵剖面,外面为种皮,中央为卷旋状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于胚之周围。种子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沸至种皮破裂,则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气无,味淡,甘、辛、平。(下图)(照片左) 以粒饱满者为佳。
| 显
微
鉴
别
| 种子横切面:种皮的表皮为一列大形类方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细胞外壁中央凹下,角隅处呈角状突起,内含棕色物质;栅状细胞狭长二列,外列细胞略短,壁木化,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其下为颓废的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壁厚,内含糊粉粒。

八角茴香果实横切面简图(×9)
上:菟丝子纵剖面简图(×23) 下:菟丝子表皮及栅状细胞层横切面图(×470)
| 理
化
鉴
别
| 1. 取样品1g,加水10ml,冷浸12小时,滤过。取滤液2ml,加α-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1ml,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2. 取样品1g,加甲醇10ml,冷浸12小时,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桃红色。(检查黄酮类)
3.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样品2g,用石油醚脱脂,脱脂样品加甲醇20ml,冷浸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备用。吸附剂:硅胶G(上海)。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3)。展距10.6cm。显色剂: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呈蓝色斑点。

菟丝子薄层层析图谱
1.菟丝忆 2.大菟丝子
| 混
淆
品
|  | 附
注
|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3/PART113/PD02.JPG][/url] 同属植物大菟丝子(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的干燥成熟种子亦作菟丝子使用,茎较菟丝子粗壮,稍肉质,常带淡红色或深红色的瘤状突起。花密集成短穗状,花柱1,柱头2裂。种子比菟丝子大,直径约2~3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照片右)成分含糖树脂、赤霉素(Gibberellin)、维生素A类物质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37%。生于河谷、河岸林内及灌木丛中。产甘肃、山东、江苏、湖北、四川等省区,均自产、自销。 
大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
1. 花枝 2.果枝 3.花 4.花冠纵剖
此外同属植物南菟丝子Cuscuta anstralis R. Br.(产山东)、欧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 L.(产青海)、展瓣菟丝子Cuscuta reflexa Roxb.(产云南)等的干燥成熟种子,也做菟丝子药用,均自产、自销。
以上5种植物检索表:
1.花柱1,柱头2裂。
..2.茎黄白色,常带红色,并有紫红色瘤状突起。花序穗状。蒴果长圆状卵形
....(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区)……………………………2. 大菟丝子C. japonica
..2.茎绿白色或黄绿色。花聚成小簇或再排成总状。蒴果圆锥状卵形(分布湖
.....南、四川、云南、西藏)…………………………5.展瓣菟丝子C. retlexa
1.花柱2。
..3.花冠淡红色,柱头长椭圆状与花柱几等长(分布西北、华北、西南)……
.....…………………………………………………………4.欧菟丝子C. europaea
..3.花冠白色,柱头头状。
....4.花冠短于蒴果,近花冠基部的鳞片先端2裂(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
.......东、中南、西南)………………………………3. 南菟丝子C. australis
....4.花冠长于蒴果,近花冠基部的鳞片先端及边缘呈撕裂状…………………
.......………………………………………………………1.菟丝子C. chinens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