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02|回复: 5
收起左侧

[其他] “多事之秋”与“秋后算账”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9-26 0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其第一句指出秋天的天气特点,点明是个“多事之秋”;第二句阐明秋季的养生要领;第三句告诫人们,倘若秋季保健失误,冬季将罹病,即“秋后算账”。    秋天为什么会成为“多事之秋”?
    秋天,气候多变,所谓“秋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可是,人们熬过漫长的苦夏,进入初秋,腠理仍敞开着,不随时过而收缩,此其一。其二,秋季的骤凉与冬季的骤冷不同,凉中夹爽。进入秋季,人们的心里并未做好御凉、御寒的准备,这就为寒邪入侵人体敞开了大门。其三,秋季不仅气候多变,而且温差亦大,早晚凉,中午热,调摄相对困难。秋天成了感冒、胃痛、关节痛、漏肩风等病的多发期,亦是有呼吸道病史的人旧病复发与加重的时节,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的高发季节。
    怎样防止“秋后算账”?
    有人提出秋季保健“三隘”,并形象地说成闯“三关”。一是“秋愁关”。秋季,客观上是西风肃杀,万物凋零,容易触景生情,涌起悲哀、凄凉情绪;主观上,大脑底部的松果体,秋凉后分泌激素增加,抑制了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容易低沉和消极。因此,秋天应重视乐观情绪的培养,保持心境平静,收神敛气,为冬天的阳气潜藏做准备。二是“秋燥关”。秋季空气干燥,病菌易从口鼻入侵,加上人体在夏季过多发泄,体质相对虚弱,适应能力降低,体内水分不足,易发秋燥,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等症状。预防秋燥,除了喝足水,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滋阴润燥,多吃萝卜、芝麻、豆腐、鲜梨、柿子、百合、木耳之类,少吃姜、葱、蒜等辛辣之物及煎炸热性食物。三是“肺病关”。秋天养肺,肺为娇脏,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为秋燥所伤而导致肺虚。同时,由于秋季冷空气活动时气温骤降,血管收缩,使得血流不畅,以致肺病迅速发展。防治之法:一是积极体育锻炼,加大肺功能增强抵抗力;二是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增强肺泡的呼吸功能。若如此,秋后就无帐可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6 08: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26 0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送秋波。。养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6 09: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看着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6 1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这么高深的都被你挖掘出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6 1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之道呀,借鉴了,常年在医化药业工作,还是需要多注意养生{: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9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