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0
收起左侧

所见及所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2 1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秋天,收获的季节。有幸来到中国文化战线的首府——北京文化部。应邀参加《中国作家》杂志社举办的阅稿座谈会。刚一踏进文化部的大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弄糊涂了,那是怎样一栋院子呀?

进门的左边是两排低矮的房子,破破烂烂的,破铁皮间杂着木板的构筑,到处锈迹斑斑。在这低矮的破旧房子中间门口,悬挂着“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字样的标识牌。望着这两块牌子,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中国文艺文化界的最高权威机构竟是在这样破旧的房子里办公。

往右走,同样是两排破烂得不能再破烂的木板房,有的连门窗也快要烂掉,那是作协、文联下属各部门的办公地点。眼前的这些,致使我有些心酸:在商海如潮的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人们都在不择手段的挣钱,文化艺术早就被抛向九霄云外,多少文人弃文从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文学真的就这么被贬低了么?怀着一颗酸楚的心,我走进了同样在破烂的房屋办公的《中国作家》杂志社办公室,恰巧遇见《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章仲鳄老师。我打量了一下办公室,屋里的一切完全是成旧的,甚至连办公桌也是五十年代的式样。

我凝望着章老前辈,那刻满皱纹的脸上不用猜就知道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作家、老编辑。章老不善言语,看到我的神情,似乎揣摩透了我的心思,说:“别看这房屋破旧,这可是‘五四’文化的发祥地”。章老一席话使我如梦初醒,终于大开眼界。

仿佛当年李大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文艺复兴”而斗争的情景历历在目。可以想象,为了拯救愚昧而麻木的中国人的灵魂,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是在怎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呀。章老前辈语重心长的说:“在文学艺术极不景气的今天,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来耕耘这片土地。”

从章老的话语中,我感悟到了一种精神,哪怕我还是一个文学创作的爱好者,更应该去走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所走仍未走完的路。即便是苦点、累点、即便不被人理解,甚至让人嘲笑,总是觉得值得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9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