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一直在闭关写方案。今天方打开电脑上网,看见很多朋友又在讨论胶囊与皮革的话题。话题是由3.15晚会引起来的,也还是以前央视的论调:丧尽天良、唯利是图等等。也有很多朋友给我私信或者在微信爱特我,希望听听我的看法。我知道,这是因为由皮革与胶囊老师主演的《明胶暗影》这部电视剧的演员列表中有一个叫制药企业的署名。我其实一直不怎么爱讨论这些话题,因为我觉得一茬庄稼种完了就种完了,接着种下一茬就是了。但是看到大家认真深入的讨论,我忽然意识到我的想法有些狭隘了。因为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有助于大家深入认识制药这个行当,对目前这个行业环境也可能有所裨益。于是我就我了解的一点情况,说一点我的粗浅看法。
一,先说《明胶暗影》的剧本。《明胶暗影》的剧本是央视写的,但是成片后的《明胶暗影》的不能算央视的,这部剧准确来说是由新昌胶囊老师、明胶协会老师、青岛双鲸老师、鱼肝油老师等很多老师现场攒的。明胶协会老师在剧本中说了一句话:“2005年生效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俗称为毛边皮、二层皮、三清皮等生皮”可作为明胶生产原料。”这么一看,这几家源头企业不仅是老实人,而且是兢兢业业的遵守并执行这这项规范。以我对这本隶属卫生部旗下的规范粗浅的了解,该规范根本连立法规范和背景法规都不需要(食品安全法)。只要明胶协会老师说一个情境,明胶协会老师可以自己编一大段乃至无数段出来。就像鱼在水中冒泡一样,明胶协会老师演戏更像一种本能;也像自来水龙头,拧开就有水。当然,水的质量我们另说。从《明胶暗影》成片来看,《食品安全法》剧本里的台词,明胶协会老师基本都没用,绝大部分由明胶协会老师即兴创作;少量用了的部分,也都是改头换面,加入了她的再创造。戏演得好坏是另一个话题,但明胶协会老师拍戏不需要立法规范和背景法规确实是实话实说,并没夸大。实际上,我发自肺腑地认为,明胶协会的戏不需要立法规范和背景法规,只要有一群人执行她的想法就可以了。跟明胶协会老师合作的小伙伴实在是爽得不行了,一个制片人还顺便把编剧的活给包了。
二,署名。去年《明胶暗影》这部剧编剧署名只有一个人,就是药企。这实在也是一个误会。因为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可以写明胶协会老师、新昌胶囊老师,甚至可以写上好(yao)规(jian)范(ju)老师,他们对这部电视剧的剧作贡献都比药企大,但只署了药企一个人,这对明胶协会老师、新昌胶囊老师等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其实,在这部剧拍完到播出前,我跟制片人央视先生说过大概两到三次,我说编剧署名能不能把药企去掉;退一步来讲,由药企、明胶协会老师、新昌胶囊老师一起联合署名编剧也是比较妥贴的。去年央视先生为人宽厚,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没有答应我这个请求。在此,也算一个简单的声明:《明胶暗影》这部电视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戏剧段落、台词、细节、情节是由明胶协会老师、新昌胶囊老师等人即兴编写的,跟署名的编剧药企不能说没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其实不光是戏剧段落,里边很多人物,比如,皮革供应商身边的那几个朋友,也都是由剧组现场即兴添加的。这种创作方式的确令我眼界大开。这次跟明胶协会老师、新昌胶囊老师、好(yao)规(jian)范(ju)老师等人合作,也算长了见识。他们才华横溢,随时都可以现编。
三,定性。如何定性《暗影胶囊》这部剧呢?有一个非常有见地的剧评人叫龙天。龙天老师认为这部剧恶俗、咯吱人、身体会有不适之感,是一部闹剧。还有一个医药行家sin 老师在微博上说:《明胶暗影》是一部剧情跌宕起伏、深藏不漏的闹剧。我觉得,两位老师的这个定性是准确的。就我个人初衷来说,《明胶暗影》是一部幽默喜剧。幽默不是作品风格,而是一种人生态度。阳光穿过玻璃,改变了走向;烦恼穿过幽默,化做了菩提。比如,原剧本的编剧央视,深入调查300 多天、转战多省、秘而不报为的就是在2014 年3 月15 日这一天爆发出来,这是一个很老实巴交的记者老师啊,辛苦您将这个秘密深藏了一年多没告诉我们的好(yao )规(jian )范(ju )老师,给去年一年忙于GSP 、GMP检查的好(yao )规(jian )范(ju )老师减轻了工作负担,降低了生活压力;但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新闻是即时的,不是来自于长时间的酝酿和表演。但对于很多编剧来讲,记者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战斗。所以,大幅度的文字段落、高音量的对白视频、习惯性的拍摄体位,成为《明胶暗影》的主旋律。科普剧与闹剧一墙之隔,很多记者不知道拿捏其中的分寸。批评别人不太好开口,说说我的好友双鲸老师。他在《明胶暗影》里饰演男N 号,属于即兴创作,比如,其中一场是他跟记者掰扯什么,说我们有质量合同,说我们检验报告合格云云。我一向认为,即兴创作是艺术、自由艺术,需要提升到与好(yao )规(jian )范(ju )老师进行沟通的那种水准,并且时刻保持着。这样恶俗的噱头多了,科普剧就变成了闹剧。
四,药企、好规范与原辅料企业。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剧集,在好规范结束的地方,原辅料企业开始;在原辅料企业结束的地方,药企开始;在药企结束的地方,患者开始。大家像一场接力赛一样,跑完故事的全程,完成从生活到艺术的审美与冲刺。但最近几年,原辅料企业与好规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其实,在此之前,药企与好规范的关系也曾经一度紧张。这是因为曾经有一个时期,药企是最有话语权的人,他们也爱改剧本。随着行业大跃进,药企话语权被原辅料企业几乎全线占领。因此,药企与原辅料企业短兵相见刺刀见红了。由此也可见,谁有话语权,谁就会改剧本。除非有好规范限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还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实际上,不管哪个环节,不管谁,只要拿自己当尺子去量别人,别人永远是不准确的。在没有法规、原则限制的情况下,信任与尊重弥足珍贵。明胶协会老师老师说:《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是经过审核批准的。演戏当然就是演剧本,生产当然就是看规范。规范是工业的基础,是工业的发动机,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很单薄。朋友们,任何事物都有门槛,写规范看似简单,实际没那么容易,这里边充满了机关妙递。不经苦练深思,外人莫能一窥堂奥。毫无疑问,皮革废料制明胶“合法”,相关部门需要给公众一个解释——这种规定当时基于什么考虑,有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所谓“运作”是否确有其事?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特别是2012年“毒胶囊”事件之后,相关部门为何没有对食用明胶生产的规范及时进行修订,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量皮革废料源源不断流入明胶企业,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五,广告时间。幸好,还有一本小说《毒胶囊》。其实,小说《毒胶囊》就是剧本《明胶暗影》。为了便于阅读,删掉了十几万字,把场号拿掉了。这也是立此为证。初入行业的同学,和喜欢研究历史的同学,不妨买一本对照成片看看,可以学会什么是有效的台词与场景。当然,大家也可以不买,网络、手机也能读。该书广告宣传语有这么一句话:《毒胶囊》这本书,性婉从物,柔心弱骨,写当代生活如回忆往事。
六,职业尊严。中国药企圈里,人人都觉得自己懂药,人人都觉得自己会做药。任何人都觉得自己懂药、会做药的原因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上手过,并且自己经历过认证过。但做过并不等于懂了、会了,大部分人的经历只对他自己有意义。就像中药的艺术是一门深奥艺术,它试图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之外,还有无限可能。这需要天赋、才华、思考,长期的苦修;甚至还需要一点点上苍赐予的运气。其实每一个懂药、会做药的人都有一把秘密的戏剧钥匙,那钥匙别人拿不到;即便拿到了,你也找不到对应的那把锁。当然,除了懂药、会做药的人,这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秘密?真正的秘密就是:你告诉他,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yao)规(jian)范(ju)老师的爱人曾经让好(yao)规(jian)范(ju)老师把做药的秘密教给所有的孩子。好(yao)规(jian)范(ju)老师先生非常为难,他说:这没法办。一个这么难以掌握的秘密,现在所有的人都掌握了,人人都对药品不满,都对药企指手画脚。这让药企同学们情何以堪!好吧。让我们怀揣这巨大的谁也不知道的秘密继续前行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阿门!祝双鲸君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