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162|回复: 8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六味地黄丸哪些人不能吃?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3-14 1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中药师 罗薇

  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以及受其影响出现的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问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它还被很多人用来“补肾”,有些人觉得吃了它能强身健体,将其作为常规补药。其实,它只用于肾阴虚者,肾阳虚、痰热和脾胃不好者不宜用。

  肾阳虚者:

  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都是肾阳虚的表现,肾阳虚者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会加重病情。不要认为自己“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服用前应先在中医指导下辨明病因。

  痰热者:

  平时因吸烟、饮酒和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体态肥胖者,大多体内湿热,常表现为痰多、大便较稀、舌苔白腻,这些人如果擅自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加重病情。

  脾胃功能不好者:

  虽说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肾阴的药,但方子内滋阴的药偏多,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 化功能,因此不建议这些人用,如果脾胃不好却出现了肾阴虚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般应在饭后半小时服。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后,如果出现食欲下降和腹 泻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香砂枳术丸等药物减轻上述症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14 18: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证论治是中医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4 2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因人而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3-14 23: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丸应该对证施治,不可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15 08: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4-3-14 18:52
辨证论治是中医核心

不同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3-15 08: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方以熟地黄为君,重用熟地黄补肾填精;为了补而不失加人山茱萸,山茱萸并补肝肾,补肾可以帮助熟地黄填精补髓,固涩作用防止补而不失,山茱萸还可以补肝,肝藏血,精血同源,通过补血又能加强补肾精的作用;山药并补肾脾,可以帮助熟地黄直接补肾填精,补脾可以助后天生化之源,肾精也来源于水谷精微;山茱萸与山药共为臣药,合熟地黄为“三补”,补肾、肝、脾三阴,以收补肾治本之效。肾主水,肾虚主水功能失常,失常主要表现在代谢功能紊乱,如停湿,停水,小便不利,小便反多,口渴,消渴,所以加上利水药。茯苓健脾利湿,配合山药健脾同时祛湿,补脾不留邪;泽泻入肾经利湿去肾浊,防止熟地黄滋腻留邪;肾主阴阳两脏也是水火两脏,肾阴虚之后阳就偏盛,出现相火妄动,所以滋肾阴的时候加上降相火药牡丹皮,使相火回到本位而不伤阴。茯苓、泽泻、牡丹皮合为“三泻”,泻湿浊和相火,使得“补中有泻”,共为佐药。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3-15 08: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9 16: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方以熟地黄为君,重用熟地黄补肾填精;为了补而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6 09: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丸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八味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二味变化而来。本是儿科用药,用以“治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症”。到了明代开始用它来给成人“补肾”,现在被当成了“补肾壮阳”的保健品。

该药含有泽泻。泽泻因为生长在沼泽边缘,“性能泻水”,故名,中医因此比附泽泻能“利湿泄热而降肾浊”,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湿痛、水肿涨满、消渴、遗精(有人也许奇怪为何治遗精也要“泻”,岂不越泻越遗?这是因为中医认为遗精是“相火妄动”引起的,所以要降火)等,显然是因为泽泻的生长习性或其名称引起的联想。《神农本草经》将泽泻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认为泽泻“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仿佛吃多了这种水生植物人也能变成水上飘了。现在的中医据此也认为泽泻能利尿、降血压、降血脂。

动物实验表明,泽泻反而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饲喂含泽泻提取物的饲料3个月,使大鼠的肝脏出现混浊肿胀和玻璃样变性,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