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协调一致即可达到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目的。炉内正常燃烧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4.1.1、维持较高的炉膛温度。层状燃烧时,燃烧层上部温度吧1100~1300℃为宜,火焰颜色为橙色。悬浮燃烧时,燃烧中心温度应保持在900~1000℃。
4.1.2、保持适当的二氧化碳含量。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与烟气总体积的比值(%),
为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在正常燃烧情况下,如果煤种不变,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不变的。但是烟气的总体积却受过热空气量的影响。过剩空气量增加,烟气总体积随之增加,二氧化碳含量相应减少;反之当过剩空气量减少时,二氧化碳含量应相应增加。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12%左右。
4.1.3、保持适量的过剩空气系数。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过剩空气系数。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为1.2~1.4 。
4.1.4、降低灰渣可燃物。灰渣中可燃物含量,视燃料,燃烧设备和操作条件而异。应
尽量降至最低水平。灰渣可燃物含量应在10%以下。
4.1.5、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在保证锅炉尾部受热面不结露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排烟温度。排烟温度的数值应在200℃以下。
4.1.6、提高锅炉热效率。锅炉实际运行热效率应在60%以上。
4.2、燃烧调节的一般要领
4.2.1、燃烧量与燃烧所需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两者要充分混合接触。
4.2.2、除非特殊情况,炉膛应尽量保持一定高温。
4.2.3、应保持火焰对锅炉炉体砖墙受到强烈冲刷。
4.2.4、不能骤然增减燃料量。增加燃料量时,应首先增加通风量;减弱燃料量时,应首先减少燃料供应量,绝不可以颠倒程序。
4.2.5、防止不必要的空气侵入炉内。以保的炉内高温,减少热损失。
4.2.6、防止出现燃烧不均匀和避免结焦。
4.2.7、正在燃烧时,防止出现燃烧气体外漏,以免烧坏绝热材料及保温材料。在操作中应监视压表,调整通风压力,使用保持稳定。
4.2.8、 根据排烟温度,氧及二氧化碳的含量百分比及通风量等,努力调整好燃烧。
5、炉膛负压的调节:
负压燃烧锅炉正常运行时,一般应维持2~3毫米水柱的炉膛负压。负压值过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