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186|回复: 24
收起左侧

植物提取造假常见方法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1-8-3 21: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多糖:加糊精
2.多酚:加鞣花酸或儿茶素等
3.总黄酮(紫外测含量的):加芦丁
4.总黄酮(葛根、大豆、红车轴等液相色谱测含量的):加大豆甙元或染料木素等廉价单体
5.当归、南瓜籽、锯叶棕:糊精分别添加少量当归油、南瓜籽油、脂肪酸
6.刺蒺藜:加水杨甙提取物
7.淫羊藿、水飞蓟、人参等:并非传统意义的假货,主要是混淆概念,如淫羊藿双甙、单甙;水飞蓟素、水飞蓟宾。不清楚多种成分之间的区别,很容易上套。
8.比例提取物:糊精肯定要添加,主要是看加多少;还有就是使用伪品原料,或是已经没有含量的料渣j进行提取,应了那句话:只要缸里有一只鳖,你就不能说我造的不是鳖精。
9.化学添加剂:为了防腐、防止快速吸潮等,有时添加苯甲酸钠、硬脂酸镁等化学品,背离了天然提取物的初衷
10.廉价替代品:杜仲提取绿原酸冒充金银花绿原酸,莨菪浸膏冒充颠茄浸膏,南五味子冒充北五味子,人参茎叶提取物冒充人参根提取物等,很多

总之,紫外法测定含量的,80%都可能造假,实际流通的紫外产品中造假的也达到了50%左右。带个多,或者总的产品都要提防了,这意味着比较精确的液相法可能测不了。有些产品连检测方法都没有,那更要当心了。
再次对造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打击谁,也不想改变什么,更不是说谁对谁错。有人说:你不上车,但你不要档着车走。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我在车上。
其实搞生产的90%以上都知道这些猫腻,搞技术的基本也都清楚,业务员和客户可能就欠缺这方面的鉴别能力,也算是提个醒吧,大冬天的,活跃一下气氛也不错
有感于近年来植提产品造假越来越严重,市场形象很差的现状,本人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谈一些常见的造假手段,希望能帮助大家一起提高。
1、添加提取自其他植物的成分
产品举例:大豆提取物
通过添加染料木素的方法使低含量产品达到40%总异黄酮的规格
也有加廉价的芦丁提高总黄酮含量的(如:山楂果提取物、水皂角提取物)
鉴别方法:紫外检测的总黄酮类产品尽量采用hplc进行定性,多组分的物质需要确定各组分的峰比值,最后还可以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特征峰。这几个方法都鉴别不出来?这产品别做了,寿命到头了。
2、添加人工合成的成分
产品举例:石榴皮提取物等多酚类产品
添加人工合成的鞣花酸提高多酚含量
鉴别方法:比较难,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方法。
3、钻检测方法的漏洞
产品举例:贯叶连翘提取物
贯叶连翘提取物经过简单的处理(成本很低),紫外法测定的总金丝桃素含量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可以发现金丝桃素含量极低。
4、糊精问题
产品举例:多糖类产品、比例提取物等
多糖类产品、比例提取物勾兑糊精大家都知道,可是企业也有难处,多糖产品如果不勾兑糊精,产品的引湿性、色泽都很差,勾兑恰好还增加了多糖的含量。比例提取物有时收率极低,为了满足客户的比例要求,只好加糊精。
但有的产品纯粹是为了降低成本进行勾兑的,如当归提取物采用糊精拌当归油,锯叶棕提取物也是一样,糊精成了产品的主要构成,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鉴别方法:过去由于检测手段的欠缺,糊精不太好鉴别,现在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实现对糊精的定性。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建立原料及其各规格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真伪立判。但只是空想,实施太难。
       以上转载于网络论坛,并非原创,所以正确与否本人不负责任~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3 2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1-8-3 2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

无需多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4 0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资料怎么才拿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4 08: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东西,非常感谢分享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8-4 0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想出这些招术的人,水平真是高啊!有点让人佩服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太直接,太给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8: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真佩服想出来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4 08: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高招了!还有什么可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8: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前面的基本认同 另外最后关于指纹图谱来控制质量的看法,本人并不是很赞成,指纹图谱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性,指纹图谱的概念提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屠鹏飞本人也很少提及指纹图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谢谢!
补充一点:含绿原酸的植物很多,我们就发现几次用忍冬藤代替金银花投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9: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高人啊。。。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13: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中药越来难做了,防不胜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4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服了,我要把我的药材差一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1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14: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那个行业都有,中药这几年更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2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呵呵,其实还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搞分析挺矛盾的,知道药检测什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弄得很多时候识假的技术手段反而成了造价的帮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9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9 1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主在警示买家擦亮双眼的同时,也教会了某些不良卖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1 1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