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42|回复: 5
收起左侧

地震前的急救包应如何准备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21 0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

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

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地震后的自救常识: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

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

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

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

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

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

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

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

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

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防御知识(二)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

1

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

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

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

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









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

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

1-2

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

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

,

慌慌张张地向外跑

,

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

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

要靠近这些物体。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

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

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

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1987

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

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

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

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

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

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

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

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

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

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

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

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

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

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

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

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

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

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

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此外附日本关于“防灾应急箱”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准备防灾物品有所帮

助:



日本的

"

防震之道

":

配备一个

"

防灾应急箱

"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尤其不可抗的大地震,生命是脆弱的。人们在抢救灾区被

困群众、泪别逝者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震减灾。作为经常发生地震的岛

国,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小巧实用的“防灾应急箱”



作为经常发生地震的岛国,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

在日本的各个大公司,员工的办公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急箱”,就是

很有特色的对抗地震的手段。



这种“防灾应急箱”体积不大,内部配置略有差别,大体可以满足地震发生时

幸存人员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



那么,这种“防灾应急箱”中究竟有哪些物品呢?笔者以自己桌下配备的应急

箱为例说明吧。



笔者桌下配置的这种“防灾应急箱”,是日本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由硬纸

制成。打开“防灾应急箱”后可见一张清单,列举了箱中的物品,包括:



1.

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一副。



发生地震后,自救逃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被砖石等杂物困住时,单靠

双手很难脱险。而戴上这种手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挖掘砖石瓦砾的能力,

增大幸存人员自己挖掘、脱险的可能性。同时,这种手套还有防滑功能,如果

脱险时需要攀爬,这种手套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2.

应急食品两罐。



每罐应急食品包括:

110

克有盐压缩饼干、冰糖糖块和熟花生米。也许这些食物

的味道并不好,但热量很高,可以有效补充幸存人员的体力和矿物质。按照说









明,这两罐食品能够满足一个静止不动的成年人

4

天的营养需要,加上人自身

在断粮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自持时间”,将大大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



3.

饮用水两罐。



每罐

340

克。由于人对于水分的需要甚于食品,所以在“防灾应急箱”中,水

用双层金属罐包装,尽量避免在地震中遭遇挤压而损坏。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

这种饮用水中不掺杂果汁等添加物质,更能保障饮用水发挥救生作用,在必要

时可以用来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4.

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两根、火柴一盒。



在其他种类的“防灾应急箱”中,

也有放置应急灯的,

但大多数“防灾应急箱”

中放置了蜡烛。这是因为,蜡烛不怕潮湿等的影响,品质可靠,除了能照明外,

还可以充当火种和判断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可以

连续燃烧

4.5

个小时,比大多数应急灯能够提供的照明时间都要长。



5.

超薄保温雨衣一件。



这种银色的保温雨衣是高科技产品,整件雨衣折叠后和一条手帕的体积不相上

下,重量极轻,可以从头到脚包裹一个壮汉。这种雨衣采用了类似美国宇航员

太空服的材料,可以有效隔热,有较好的韧性。在遭遇地震灾害时,很多人在

废墟中等待救援时会面临体温下降的问题,这种雨衣可以有效地保持体温,增

加幸存人员获救的希望。必要时,也可用这种雨衣制成简易的储水器,来保存

雨水以供饮用。



6.

高强度尼龙袋一个。



使用者可以用这种袋子,将“防灾应急箱”内的物品全部装入,随身携带。在

地震中,幸存人员脱离危险地带后,当地往往还处在无水、无电、交通中断的

状态。那时,随身携带应急箱中的食品和饮水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有的“防灾应急箱”中还有药品、绷带等。在我们公司,这类东西是集

中放置的,所以个人的“防灾应急箱”中没有。





“防灾应急箱”会定期更换,以避免过期,而箱中即将过期的食品和饮水,因

为没有回收价值,通常免费提供给员工。笔者曾多次品尝这种食品和饮水,对

其口味不敢恭维,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这种防震措施给出好评——这种“防灾

应急箱”让我感到,日本在防灾准备上非常重视实用性和完备性。



日本很多家庭都预备了“防灾应急箱”,像我桌下的这样比较标准的,售价约



8000

日元

(

约合

534

元人民币

)

。假如是较好的

22

件套“防灾应急箱”,售

价约为

20000

日元

(

约合

1335

元人民币

)

,箱中还有逃生的绳梯等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面上这种最好的“防灾应急箱”,却是“中国制造”。



破坏市容也在所不惜



除了“防灾应急箱”,日本在防震的其他方面也有较为充分的准备。



防灾用品

(

内容如下

)   

多功能刀

1

工作手套

  1

火柴

1  

蜡烛

1  

手电筒(含两节电池)

1  

矿泉水



1

压缩饼干

2

毛巾

1

求生绳

1

一次性雨衣

1

急救用品

(

内容如下

)   

弹性

绷带

  1  

纱布绷带

1  

纱布片

  1  

镊子

  1  

医用手套

  1  

透气医用胶



  1  

医用酒精片

4  

聚维酮碘片

2  

安全针

  2  

安全剪刀

  1  

创口



  8  

急救毯

  1  

急救手册

  1  

  









我们短期内也许做不到这么齐全,但是尽可能的准备。



还有想说的是,刚才在网上想找有没有准备好的防灾救生袋之类的东西可以卖,

竟然找不到,有公司制备,却看不到怎么购买,大都是大批量提供的,我想此

时此刻,是不是也应该像那些有可能有灾情发生的地方提供这些物资呢,也许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应该每个家庭准备一个像日本这样的防灾救生袋,也许

那样,可以将伤亡降低一些。如果大家知道什么地方有卖的,也请回个消息,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21 08: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格式有点散哈,调整调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1 09: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21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1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9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的涉及面真心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7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