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03|回复: 2
收起左侧

质量第一的“七井枣皮”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13 2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质量第一的“七井枣皮”


枣皮,又名山茱萸、山萸肉、天木籽、药枣,属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以其干燥去核果肉入药,富含18种类、16种氨基酸、24种矿物元素、7种有机酸和维生素A、B、C、B2,后汉的《神农本草经》说枣皮不仅具有“补阴助阳、滋阴养血”等功能,而且具有补血、健胃、明目、强心、抗炎等功效,主治腰膝酸痛、耳鸣眩晕、阳瘘遗精、体虚盗汗、月经过多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还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艾滋病等重要功能。尤其对化学或放射疗法所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备受医药界和食品界的关注。是一种具有二千多年药用历史的名贵中药材。
  早在500年前,从徽州、浙江等地迁到今天石台县七井乡的山民,他们中有人懂得医学知识,在山中采集山货、药材时,发现了枣皮树,称为“天木籽”,原是山上鸟雀啄食枣皮,边吃边飞,少量枣皮从嘴中滑落到草丛、树林中,发芽,长出小乔木,其乔木的种子好像从天上落下来,山民认为是上“天赐”予的,于是将这种树木生长的果实称为“天木子”。枣皮主要生长在海拔600—800米之间,山体朝西的山坡,与树木、草花杂生。山民们将枣皮当作贵重礼品馈赠给亲友,并作为重要中药材予以经营,由此传到了徽州、浙江等到地。
  七井画溪(今画坑)人潘子谦,生于康熙壬戌(1722)年,在雍、乾年间,多年任桐乡、嘉兴等县正堂。在任期间,常携带家乡枣皮泡茶、浸酒,自己饮用或待客,并赠予同僚;帮助家乡山民到当地药店推介枣皮,七井枣皮在浙江影响渐大。
  1951—1953年,枣皮由程志发(石埭县农副产品交流会代表、七井人)集中运到县城广阳(今为太平湖淹没)“程治和堂”销售。1957年枣皮被列为国家76种主要中药材之一、国家二级专购物资,私人不得经营。
  20世纪70年代,石台县政府在医科专家的指导下,对枣皮进行移栽、管理、开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枣皮7000亩,主要分布在七井等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年产量超过了50吨,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安徽省的主产县。七井枣皮以果大、肉肥厚、光泽亮、颜色正、药用有效成分熊果酸含量高著称。据测定我县山茱萸有效成分比目前浙江、西峡等产地所公布的数据要高出5~10%,特别是主要成分熊果酸含量(我县在0.24%~0.30%)要高出10%以上;而且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标准,素有“全国枣皮质量第一”的美誉,是山茱萸商品中的极品。每到冬天,亳州、芜湖、南京等地药材商深入七井高山抢购,供不应求。
  数百年来,每当枣皮成熟,大人小孩聚集树下,采摘鲜红的果实,送入口中,酸酸甜甜;晒五干后,可泡茶、浸酒、煨鸡、炖肉,招待宾朋,其鲜、其香令人回味,口中生津。20世纪80年代,九华药业(原石台制药厂)以七井枣皮为原料,制成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与药酒,市场畅销,远销东南亚诸国。枣皮、六味地黄丸等像茶叶一样,已成为石台县重要的旅游商品和对外联络感情的重要特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13-4-13 2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吃过,是不是类似酸枣呀?老家那边坟头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13 2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9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