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43|回复: 1
收起左侧

话车前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13 2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话车前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在这段话中,他以中药大家族中两种极普通的药物牛溲和马勃为例,说明看来似乎不起眼的东西,却各有各的妙用,表述了这位大文学家所倡导的知人善用、量才为择的人才观。
  牛溲即车前,又称车轮菜、牛舌草、车轱轳菜等,是车前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多生于田边路旁、坡上沟畔,有长柄,叶片呈广卵圆形。车前子的花呈穗状,上稠下稀,种子细小,颜色为棕黑色。
  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就认识了车前草和种子的食用价值。先人们将车前的叶当作时令蔬菜来吃,在菜园药圃中种植车前草,还把籽当作粮食来食用。到了汉代,《神农本草经》将车前子收载入药,列为上品。书中称其性味甘寒,入肝肺、膀胱经,有利尿通淋、清热明目、镇咳祛痰的作用。平常无奇的车前草,既是山野百姓餐桌上的佳肴,又是医家手中的祛病良药,是食药皆宜的健康益友。
  文学家韩愈不仅在文赋中以车前草为喻,来阐发自己的人才观,而且还把车前子当作礼物馈赠诗朋文友。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诗云:“开洲五月车前子,做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张籍自幼家境贫寒,饱经世态炎凉,靠苦读成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等职。由于古代的照明条件较差,加上营养不良,张籍因用眼过度,患了很严重的眼病。唐代另一诗人孟郊就曾经写诗戏称他是“穷瞎张太祝”。当他收到诗友韩愈从千里之外寄来的车前子,饵食配药后,感慨地写了以上那首情真意切的诗。中医眼科学认为,车前子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明代的《药性论》记载说,车前子可“除肝风冲眼目、赤痛障翳”。古代医家认为,服用车前子可补五脏,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与菊花、决明子等中药配伍,多用来治疗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力减退等症。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的“驻景丸”,是用车前子与熟地、菟丝子配伍为丸,治疗老年人因肝肾俱虚所致的眼花生翳等症,至今仍是老年眼科的保健良方。明代医家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的“车前明目散”,用车前子与决明子、密蒙花、白蒺藜等配伍,用于治疗目赤羞明、多眵流泪等症。宋代的《圣济总录》中有用车前草绞汁,调朴硝末涂眼胞上治疗眼疾的记载。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车前子中含车前子碱、车前烯醇酸、胆碱脂肪酸等,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等,这对视力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车前子能“导小肠热,止暑泻痢。”书中有一则医案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患腹泻,御医们择方用药仍不奏效。他的妻子从卖药的民间医生的手中买回一包药末,用米汤送服后即愈。后来得知,该方是用车前子研末而成。一剂普普通通的小单方,竟治愈了御医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令欧阳修欣喜异常,发出“国医不如草泽医”的感叹!宋代的《寿亲养老新书》中载有“车前子粥方”,用车前子三两,粳米四两,熬粥服食,用于治疗老年人的小便不利、排尿涩痛等症。近代的研究表明:车前子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出量;车前子对眼外炎症所致的视力减退有消炎及提高视力的作用。车前草煎剂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使被实验者的体重和血色素都有增高。看来,古人所说的车前子有“补五脏益虚损”的作用,的确有科学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13 2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熟称   车轱辘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7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