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欢度春节 一年一度春风劲,蛇年春节又来临。家家欢庆,人人欢笑。 农历新年——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年”的概念:年 ,形声。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 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 华夏先民将谷物的生长周期命名为“年”。 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据记载,春节自诞生之日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现今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正月初一,舜继天子位时祭拜天地。从那时候起,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然而,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最初并不一致: 夏朝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 商朝以腊月即十二月为正月。 周代的正月又提前至十一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 到了汉朝,随着统一管辖疆域的需要、历法的进步以及气候和谷物生长周期的稳定,汉武帝颁行了《太初历》,恢复了夏朝的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即 春节在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名称。在先秦时代,叫“岁首”、“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阶段叫做“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时期,则是“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而从清代起,一直被称为“元旦”或“元日”。 此后我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