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63|回复: 5
收起左侧

[其他] 卫健委发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更新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3-8-31 0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解读

[url=][/url]
发布时间: 2023-08-28 来源: 科技教育司

一、制定背景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原微生物分类管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我国于2006制定公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对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但随着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对现有病原微生物认识不断更新,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不断深入,《名录》已无法满足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需要。为更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委组织对《名录》进行修订,并按照《生物安全法》规定进行更名,形成《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制定原则

《目录》制定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的原则,以《名录》为基础,参考借鉴国际国内相关规定和研究成果,科学评判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以及我国在传染病预防、治疗方面的能力及发展,并充分考虑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工作实际需求。

三、主要内容

《目录》整体架构与《名录》保持不变,仍由病毒、细菌类、真菌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仍为病原微生物名称、分类学地位、危害程度分类、不同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等级、运输包装分类及备注等。《目录》与《名录》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一)病毒分类目录部分《名录》中病毒为160种、附录6种。修订后的《目录》中病毒为160种、附录7种,其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29种、第二类51种、第三类的82种和第四类的5种。

一是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病毒5,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病毒7种。删除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病毒5种,删除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病毒6种,删除危害程度分类为第四类的病毒1。将5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由第二类降为第三类,相应调整实验活动和运输管理要求。

二是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以下简称“ICTV”)第十次病毒分类报告,对28个病毒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调整。

三是根据ICTV第十次病毒分类报告及国内通用名对部分病毒名称进行修改,其中,同时修改中文名和英文名的13种,仅修改中文名的53种,仅修改英文名的4种。

四是猴痘病毒“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等级由三级降为二级。骆驼痘病毒和登革病毒的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由“UN2814”修订为“UN3373”,并且登革病毒的运输包装等级降为B类。H2N2流感病毒运输包装等级由B类升为A类。

五是对注释进行了修改,具体包括修改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灭活材料的操作的定义;修改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毒株的操作要求;增加新型冠状病毒、猴痘病毒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操作说明;增加人免疫缺陷病毒微量检测的说明;增加肠道病毒属和心病毒属的说明。

(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以下简称细菌类)分类目录《名录》中细菌类病原微生物为155种,修订后的《目录》190种,其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19种、第三类的171种。

一是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9,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41种。删除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1,删除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15。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原名称: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危害程度分类由第三类升为第二类,相应调整实验活动和运输管理要求。

二是根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九版)、《临床微生物学》(第十二版)、美国ATCC名录和国内通用译名,对部分细菌类病原微生物名称进行修改,其中,同时修改中文名、拉丁文名9种,仅修改中文名48种,仅修改拉丁文名的2

三是对备注和注释进行修改,包括增加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链球菌属备注;修改布鲁氏菌属、肉毒梭菌备注;将注释“大量活菌操作”修改“活菌操作”,并同时修改活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样本检测的定义。

(三)真菌分类目录部分《名录》中真菌类病原微生物为59种,修订后的《目录》151种,其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7种、第三类144种。

一是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二类的真菌2,新增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真菌118种。删除22种真菌,合并部分真菌条目。原皮炎芽生菌的危害程度分类由第三类升为第二类,相应调整实验活动和运输管理要求。

二是根据荷兰皇家科学学院真菌多态性中心名录、美国ATCC名录和国内通用译名,对部分真菌名称进行修改,其中,同时修改中文名和拉丁文名的6种,仅修改中文名的7种,仅修改拉丁文名的2种。

三是修改注释,将“大量活菌操作”修改“活菌操作”,并同时修改活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样本检测的定义。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docx

145.26 KB, 下载次数: 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31 1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31 1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3-8-31 1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菌增加了好多。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9-3 14: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9-7 09: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20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