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泉心泉意 于 2023-3-14 10:14 编辑
一、浅谈国内医药研发现状
近年来,本土生物药道路正加速崛起:
从源头的细胞工艺摸索到早期生物药仿制,由争先逐鹿PD-1延伸至Claudin 18.2抗体热潮,其中不乏有CRO或Biopharma崭露锋芒。
而如今,即便是曾扎堆获批的“Me-too”新药,还是原型改良的“Me-better”,抑或是寥若晨星的“Me-best”,伴随着境外新药的冲击,虽能快速实现价值变现但“内卷”不断的“Fast-Follow”已不再受资本热捧。
为开拓新一片创药蓝海,国内药企纷纷另辟蹊径:“战线”拉长的“First-in-Class”与差异化发展正逐渐成为寒冬过后生存破局的中流砥柱。
二、临床供应链服务因何存在?
既要成为摘得靶点桂冠、实现商业化生产的“First-in-Class”,在此过程中不免需要反复试错,消耗的研发费用、人力物力与时间周期难以估量。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临床前产生的分子或疗法,在临床阶段失败率达90%。
与此同时,药物在进入临床阶段后不久便因设备、技术、人员或经验等未到位,导致研发进展缓慢或停滞,从而逐渐被其他疗效更好的创新药淘汰,这类失败临床也屡见不鲜。
随着目前国内临床试验关注度不断提高,试验数量也在持续上升。根据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平台公示,登记数量在2021年达到了近30%的同比增长,并有3318项临床试验在2022年进行了公示。
▲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平台统计,来源:戊戌DATA
另一方面,根据Frost & Sullivan报告,有的研发药企在临床阶段的年投入超10亿元,其中CGT领域临床阶段更是达到了8-12亿美元的巨额开支。
因此,节约各类成本与经验沉淀是支撑原创新药在持续升温的临床竞争中,从研发立项到跻身市场的有力因素。
而在这漫长研发旅程的背后,临床供应链服务可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能够兼顾以上因素,也能保障药企在面临前列管线失败的情况下,尚有资金与时间于后期开发出创新药。
三、临床供应链服务的价值
作为深耕生物医药供应链多年的采购供应平台,我们关注到药企在临床试验阶段关于设备投放(采购或租赁)和管理(计量、转运、仓储、销毁等)方面,缺少供应链及设备相关经验,从而导致需要花费更多成本,产生不可避免的设备闲置。
▲ 国内药企临床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痛点
因此我们认为,选择临床供应链服务可以更好地助力研发药企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实际上是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共享机会:
例如,对于周期在3年以内的项目,企业租赁设备相对于购买设备的性价比更高,可以有效减少设备选型周期,优化公司现金流。
另一方面,每台设备每年均需提供中国计量院/CNAS资质第三方出具的计量校准证明,选择临床供应链服务公司可免去企业自行招人管理的各项事宜等。
同时,在临床项目结束后,供应链服务公司可将设备回运仓储、维护、二次投放,节省了企业联系物流公司转运的一系列人力、物力及沟通成本,且不占用自身仓储空间;部分供应链服务平台还可提前备货入库,帮助企业灵活应对临时启动的项目。
综上,临床供应链服务可以将企业在研发阶段的各类事宜化繁为简、降本增效,如遇临时项目也能应对无忧,持续赋能研发药企从临床前阶段到商业化落地,加速本土新药研发的进程。
以上内容供医药同仁阅读参考,欢迎下方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