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31|回复: 1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找回你心中内在的爱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2-10-1 1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本书虽小,却花了我二年的时间翻译,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事件,把我从里到外剥了两层皮,让我仿佛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另一个人。而且,若非这个转变,我是无法将此书蕴含的灵性译出的。
       二年前,我参加若水老师主持的八天静观避静活动,《宽怒十二招》的原文书是避静省思的主题。当时的我,在商业界混了将近二十年,脑海中都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必然的生活准则,因此我的内心随时充满着忧惧与愤怒,表现于外的则是喜怒无常。我总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殊不知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才是我的受害者。长久下来,我终于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急于找出脱困之道,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在静观避静活动中,若水老师一再谈到“爱”与“宽恕”,我内心的疑团随着活动的接近尾声而日益扩大:何谓“爱”?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的爱,它从何处来?我当时最深的感受是:周遭的人都是带给我痛苦的人,我真的看不出他们的爱,也找不到自己的爱,更无法把爱给出来。那么,我如何了解“宽恕”的含意呢?


活动结束时,若水老师听到我的疑惑,干脆把原文书交到我手上,她说:
把它翻译出来吧!我相信你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宽恕的意义。
我自认无翻译的本事,但内心对“爱”与“宽恕”的那股好奇心远胜过自己的恐惧,于是我接下了这份挑战。

      刚开始翻译,每当看到书上说“宽恕自己”,我的内心就会冒出无名怒火,心想:“哼!我的苦都是别人害我的,因为他这样说或那样做而造成的,根本不是我的责任,为何我要宽恕自己?"


       到后来,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观念,便愤而把书丢开,不肯再碰它一下,视它如眼中钉。然而“宽恕自己”的这个疑惑却始终盘桓在我心田里不肯离去。就在此时,我与先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我认为冲突是肇始于对方的不讲理,不肯以同理心来看待我,一切都是对方的错。
在口角争吵至最激烈时,我突然分裂成两个人,坐在我身旁分裂出来的那个我,冷眼看着正在大声辩解的我,说:“这个女人,我一点都不喜欢她,无论她说得多么有道理,光是她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我就无法接受她。”

       这个突发状况与觉察,让我当场吓了一大跳,立即悟出我可能真的需要宽恕自己。然而,我仍不肯相信自己原是这样的人。接下来数天,我一直处在这种分裂状态,冷眼旁观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其中一个我说:“看!这就是你!”

另一个我说:“不!我绝不是这样的人!”

       我的内心不断抗拒着,想起《宽恕十二招》书中所说的“接纳自己的现状”。我才不得不对自己说:“好吧!我承认那就是现在的我!”说完,很奇怪地,那两个我立即合而为一,分裂的现象不再出现,我也走出了人格分裂的疑惧。

      发生这件事以后,我的注意力及好奇心开始由外在现象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索,并逐渐看到自己各种不适切的行为以及其背后的恐惧。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我的现状,我害怕得吃不下、睡不着,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先生很关心,也很担心地说:“早就告诉过你,这种灵修的书不要看太多,你看!现在尝到苦头了吧!你还是多看些企管的书吧!”

我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着:“放弃吗?”


“不!好不容易走了一半的路,怎可往回走?而且,如果现在放弃了,我以后一定没勇气再走这条路。”


       确定自己的走向之后,内心逐渐平抚下来,并决定在日常生活里,按照此书所说的去进一步觉察自己。因此,在第一招“承认恐惧”里,我觉察到自己在生活事件中的各种情绪感受,并勇敢地面对它们,与它们同在一起。在第二招“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让我进而看到,我与别人的各种“你错我对”的争吵,都是在要求对方的关怀与尊重。我明白自己要的是爱,却用“非爱”的手段去争取,难怪别人无法真心地爱我,而这个内疚也使我无法真心地爱我自己。

     《宽恕十二招》就这样带领我慢慢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它与我细细对话,教我如何穿越自己的恐惧走出黑暗,教我如何追寻自我的肯定,教我从要求别人的爱中找回自己内心本具有的爱。那个爱早已存在我心,不曾失去过,只是我把它遗忘了,而且还一直企图从别人那里要。这个爱,正是我赖以宽恕的力量,是我走出黑暗的光明使者。有了它,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翻译的过程中,上天为了加强我学习的信心,特别赐给我一位好友杨惠米在旁鼓动我—陪伴我。我们为了深入了解此书,曾一起将书中的观念,具体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彼此分享,受用无穷。渐渐的,我们把往外指责、怨天尤人的那根手指头收了起来,转而反观自己往外投射的内心世界。幸好有这段学习经验为我们暖身,当《奇迹课程》中文版出书后,我们便能很自然地将《奇迹课程》学员练习手册的观念,继续运用在生活中,诚实地自我观照。


      此书付梓的前夕,我内心充满了由衷的感激,感激陪伴我度过半生的家人,感谢曾耐心地聆听与鼓励我的朋友,更感谢若水老师不仅给我翻译此书的机会,还仔细地为我审文润稿,使这本小书能以优美而流畅的文宇呈献给读者。

愿我们从此一起在爱与宽恕中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2-10-1 21: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宽恕过程的十二个步骤, 帮助我们把生活中的恐惧心态转变成爱。把我们带回自己心内,透过宽恕,我们将获得内心的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8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