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兴来 于 2020-9-9 12:36 编辑
【安东帕杯】QA管绩效,躁动的GMP奶酪—端水者的智慧 到底应该谁来管绩效?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意见也不一致.越俎代庖也好,抢了HR的活也罢。有争议的问题,让利益相关者发表看法,那结果一定是炸了锅.捅了马蜂窝,头脑风暴变成了台风过境。我们暂时把谁来管绩效放在一边,先看看什么是绩效。
绩效的由来 绩效考核来源于18世纪的欧洲,最早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效率低,干不干活一样加薪的情况。为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工作考核为依据,论功行赏,能让大家多劳多得;所以重新制定了一套考核制度,依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订立标准,逐条标准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这种把工作成果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对德行、能力、态度进行全面考察,并根据工作成绩的优劣决定奖惩和晋升的制度,这就是绩效的由来。
提取下关键词:工作成绩,全面考察,奖惩。 著名的质量管理权威、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博士认为:"QA是对所有有关方面提供证据的活动,这些证据是为了确立信任所需要的,表明质量职能正在充分地贯彻着。但是绩效应该怎么管,谁来管呢?
绩效应该谁来管 个人认为:一个企业想稳步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基础,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是一部机器,那么QA就是这部机器的维修检查工。
就像EMEA的描述:QA是GMP(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GMP只关心与生产和检验有关的所有事务,与GMP有关和与GMP无关而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事务都属于QA。
GMP是全员的事,把GMP做好,要靠所有部门的努力,而不是只依靠QA管好。QA不是万能的,纵使权利再大,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企业总经理为了维持企业内部平衡,也不会让QA有足够大的权利。
在这种大环境下,让QA的意见在绩效中有显而易见的过大话语权,一定会成为一地鸡毛的事。生产,检验,设备,物控各部门都会不平衡,都是平行部门,你凭什么凌驾于我之上?
所以,绩效还是要划归到专门的人管专门的事的范畴。
绩效应该怎么管
回到上文提取的关键词:工作成绩,全面考察,奖惩。
以生产部为例,本月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收率合格,是有工作成绩的。但是对待绩效,我们是以全面考察为出发点的,如果QA在本月的现场监控中,发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从眼前看,是没啥影响,但任其发展,一定是存在隐患的,所以这些发现的问题要体现在绩效的奖惩上。
有人会说:“一旦QA提出了问题,影响了生产绩效,生产会不服,不满意,QA未来更难开展工作,那不是激化矛盾吗?”的确是这样,但是为什么是这样?
我们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总结一下原因: 第一,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 第二,没有摆正彼此的态度,QA认为你要听我的,生产认为你在找我茬。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现将我们的改革方案和大家分享下: 1.告知各部门,绩效管理制度要改革,要体现多劳多得,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各部门绩效。
2.让各部门把部门职责重新完善,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综合各部门意见将各部门职责逐条确认,部门负责人会同本部门人复核,签字确认。QA的工作职责里就由人力资源部加上一条:“有岗位绩效工资的评分权”。比如生产不规范,偏差过多,以及所有与各部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GMP内容存在的问题,都有评分权。写在了职责里,由人事部审核,总经理签批。
3.绩效是打分制(一百分为满分):基础任务,卫生纪律,工作成果。各占一部分比例,QA发现问题,占3-5分。绩效总额以绩效总分的百分比*当月绩效总额就是绩效工资。QA的评分权,占比不多,在绩效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在绩效改革的大浪潮中,有的部门都没把这小小的打分权当回事。
的确,以这样的方式运行几个月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但是各部门已经适应了QA在绩效管理中有一小部分打分的权利。
半年后,又出台了一个制度,如果各部门连续6个月绩效满分,年底有额外奖励,本年度绩效总分低于3次,下一年度绩效下调。这时候,没人再纠结绩效有QA打分这事了,全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能不被QA扣分上。在绩效改革中,悄悄的把QA参与绩效打分的权利以这样的方式加了上去。 端水者的智慧 如果吹毛求疵,这种绩效考核制度,也会被挑出很多毛病,拿小概率事件,反驳普遍规律。用极端事件偷换概念,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自然反应。
其实QA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源于各部门工作重点不同,源于格局。作为QA要在平时的沟通中让各部门知道,我们并不是针对谁,是为了协助你们把你们的工作做好,让你们的工作不出隐患,不出风险。小错误严格,才能没有大错。你们的工作干好了,领导认可了,我们QA工作也好干了。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
我经常对QA说 :“你们到现场,不要颐指气使,每个岗位都有你学习的地方,时刻贯彻我们的宗旨,我们是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不是较真,激化矛盾。不要说:这就是不行,怎么做,是你的事,我不管。而要说:我知道你们任务重,这个事咱们一起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我会尽全力协助你们。”在法规和相关部门之间,这碗水如何端平,这是智慧。
比如到了车间看见一个净料袋没系严,不是第一时间把袋子系好,再给操作人分析利害关系,说明下不为例。而是第一时间满车间呵斥,这是谁干的?把违反GMP大帽子扣下来,再把具体操作人向车间主任告一状,回头月底再写报告里,这样的QA工作不难干,反倒很奇怪。
找出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问题不再出现。秉承这样的态度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和QA的关系才会和谐。质量管理体系才会运行得更好。
QA永远是法规和执行部门之间的端水者,如果水端的不平,一定是向法规那一侧倾,因为法规是底线。而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奶酪一直在那里,如果少了,需要自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