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194|回复: 24
收起左侧

【默克】热议:CMCC和ATCC的菌种能不能通用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0 17: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兴来 于 2020-8-11 18:17 编辑

    2020版《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微生物学检验,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修订。目前中国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规划收载的项目和内容,与欧美药典等国际标准相比较已基本趋向一致。故而CMCC和ATCC的菌种能不能通用,一直都是制药人士热议的话题。

众所周知,中国药典里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检查等试验,方法验证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所需的菌种都已经指定了菌种,均来自CMCC(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许多大型制药公司,例如产品售往欧洲的药企,则既要满足欧洲药典,又要满足中国药典,在进行相关微生物实验时要建立两套菌种库(见表1),按两套体系进行检测。即便是培养基促生长测试这种简单的微生物计数实验,也要使用两套菌种体系测试。实在是繁琐又耗时。

那么CMCCATCC的菌种能不能通用呢?借着【默克】征文这次契机,本人就来交流下这个问题。

1.png

个人觉得CMCC和ATCC的菌种可以通用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药典指出菌株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指出:“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菌株。”这里提到的受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按字面意思可以是ATCC(美国标准菌种保藏中心)和CMCC(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也可以是CIP、NCTC、NCIMB等菌种保藏机构(见表2)。

2.png

  (2)欧洲药典认可菌株体系是可以共用的。
欧洲药典微生物学实验所需的菌种,例如无菌检查法里的菌种,可以是来自ATCC,也可以是来自CIP、NCTC、NCIMB等菌种保藏机构。说明欧洲药典是认可不同菌种保藏机构的菌种是可以通用的。

3.png

3)药典全球化呼声日高,各国药典统一化是趋势。

近年来中国药典亦在不断像国际药典看齐,尤其药用辅料方面特为明显。统一的药典标准对行业的影响深远。如果各国药典缺乏协调统一,则药企需要进行额外的QC检测,最终会导致药品生产成本增长,药价提升。在微生物检测方面,以无菌检查法为例,中国药典参考欧洲药典不断对实验环境、培养基体系、检查方法的整合等进行修订(见表4)。

4.png

认为不能共用的,也有如下主要理由:

(1)由于菌种保藏单位地点和时间不同,所收藏的菌株不同故不能通用。
ATCC菌种编号是世界通用编号,CMCC只在国内通行。ATCC成立于192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资源中心,是一家全球性、非盈利生物标准品资源中心。CMCC建立于1979 年,目前挂靠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国家级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亦是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参建单位之一。
由于菌种保藏单位不同,他们所收藏的菌株也会不同,所以各种菌是无法用同一名称统一起来的。做部分研究实验可以不考虑两者的区别,只要该菌能满足实验需要。但日常放行的检验就必须按什么标准就用什么菌株。

(2)中国药典既要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制药实际水平。

还是以无菌检查法为例,2015版中国药典虽然参考欧洲药典对实验环境、培养基体系、检查方法的整合等进行修订。但2020年版中国药典同样保留着无菌阳性、以及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的特殊等中国特色。即是充分考虑到中国制药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在部分简单的分子生物或微生物学实验中,不同菌株体系的通用,应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当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并不涉及出口问题,国内菌株能够满足需求;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微妙关系,将其他体系的菌株纳入中国药典并非易事。19年初的中药饮片微生物公示稿风波,可见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好消息的是,随着中国加入ICH,中国制药行业与国际接轨之路已经全面打开。期待着各国药典能够进一步协调统一,为药企减负。

点评

欧洲5.1.2部分是允许采用非ATCC菌种的,只要有数据证明合适,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20-8-10 22:40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2 1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菌种对比研究,就可以通用,这样也减少后续放行检验工作。应在药典中增加菌种对比研究的标准,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实验室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8-10 19: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这里面有行业、国家间的博弈等因素。不过适合自己的就去做喽。能出口固然是好,满足内需只要质量不降低,也是可以的。何况菌种的DNA水平的等效研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当然,这是否会是加入ICH的要件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对方怕了我兔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担心等效后他们的菌株没人要了。

学到了不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8-10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认真,值得收集@王兴来@王兴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20:2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歪把子 发表于 2020-08-10 19:28
不得不说这里面有行业、国家间的博弈等因素。不过适合自己的就去做喽。能出口固然是好,满足内需只要质量不降低,也是可以的。何况菌种的DNA水平的等效研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当然,这是否会是加入ICH的要件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对方怕了我兔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担心等效后他们的菌株没人要了。

学到了不少,谢谢!

谢谢大神回复。我经常拜读你的文章。

点评

共同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8-10 2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8-10 2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大爆炸 发表于 2020-8-10 20:22
谢谢大神回复。我经常拜读你的文章。

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0 21: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1 0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1 1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4 08: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下个人拙见。依据欧洲药典关于微生物有关问题的官方问答,是允许使用其他等效菌种的。
C:\Users\shu\Desktop\1.png
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8-14 1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品检测中常用的菌种除了黑曲霉外,其他菌种基本是一致的,CMCC中的黑曲霉是一个宽泛的说法,ATCC中的黑曲霉明确为巴西曲霉,是黑曲霉15个种属中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1: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shuspecial2003 发表于 2020-8-14 08:46
发表下个人拙见。依据欧洲药典关于微生物有关问题的官方问答,是允许使用其他等效菌种的。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203:“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中国药典支原体检查法用到的菌株是肺炎支原体(ATCC15531)、口腔支原体(ATCC23714),也有迹象表明允许使用其他机构的等效菌种。
关键是这个等效如何判定?例如欧洲药典无菌检查法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编号为ATCC6538,也可以使用CIP4.83. NCTC10788. NCIMB9518等其他菌种保藏机构的菌株。就是没有列出CMCC的编号。官方都没判定等效,企业又如何去判定?这其中的菌种对比研究也不是制药企业能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lxiaof 发表于 2020-8-12 10:08
做好菌种对比研究,就可以通用,这样也减少后续放行检验工作。应在药典中增加菌种对比研究的标准,鼓励企业 ...

我赞同你的观点,在简单的微生物学实验中,例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菌落涂布计数,不同菌株体系的通用,应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其中的菌种对比研究谈何容易,也该制药企业去完成。即使企业判定菌种等效,如果官方不认可,那就是缺陷。我也还没听到过有药企敢使用药典没规定到的不同的菌株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舞精灵 发表于 2020-8-14 10:52
药品检测中常用的菌种除了黑曲霉外,其他菌种基本是一致的,CMCC中的黑曲霉是一个宽泛的说法,ATCC中的黑曲 ...

问题来了,你说的其他菌种基本是一致的如何证明?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的无菌检查法金葡菌是使用CMCC26 003,你们难不成有充分证据已经说服检察官使用ATCC体系的6538菌株,如果没有证据没有经过检查擅自更改,并不可取。如有证据就可以推动共用,让药典增加其他体系菌株,造福药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8-14 1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大爆炸 发表于 2020-8-14 11:53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203:“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中国 ...

其实这个菌株是否等效的研究,由药典委员会来完成是最合理的。
现在多国药典不是在协调吗?中国药典委也加进去协调协调,把菌株问题解决下,也算为我们企业造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4: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shuspecial2003 发表于 2020-8-14 13:53
其实这个菌株是否等效的研究,由药典委员会来完成是最合理的。
现在多国药典不是在协调吗?中国药典委也 ...

同意。日常简单的项目,就不用再两套菌株去检验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8-14 1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大爆炸 发表于 2020-8-14 12:07
问题来了,你说的其他菌种基本是一致的如何证明?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的无菌检查法金葡菌是使用CMCC26 0 ...

这个还真是做对比了,菌体外观性状,以及菌落情况,当时有个品种老外非得要求用ATCC的菌种做对比,也是醉了,菌种进一步鉴别没有做,但是这个药品的微生物学方法验证是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5 15: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舞精灵 发表于 2020-8-14 15:23
这个还真是做对比了,菌体外观性状,以及菌落情况,当时有个品种老外非得要求用ATCC的菌种做对比,也是醉 ...

菌种形态应该在建立储备菌株库就做了。形态比较还是比较浅显的,并不能就说明CMCC与ATCC的菌种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8-16 1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利益考量吧,真给药企减负了,中检所 不是少了一块收入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joshua 发表于 2020-8-16 13:08
也有利益考量吧,真给药企减负了,中检所 不是少了一块收入了吗

嗯 有利益考量 不过更主要应该还是中美贸易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