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多对于无菌管理的文章,都会提到对人员的管理,没错,人是无菌区最大的污染源,而且也是最难受控的污染源,既不能做灭菌,彻底消灭,而且还是不断在产生新的污染源,对于人员的管理,又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那么没有了人,不就解决问题了么!所以,现在对于无菌产品的管理,更多的是强调从硬件上能够保证,例如:使用无菌隔离器或者RABS,尽可能的将人员活动隔离在无菌产品暴露的区域之外,物料的转移也尽可能通过密闭系统完成转移。这样的无菌才是真正可靠的。所以,新建的无菌产品车间,就不要再想着硬件不足,我把软件做好就行了,硬件不足,软件永远补不了。
很多朋友那就会问了,原来你说的管好人,就是说不要人啦!当然不是了!(其实我很想这么写,但是文章字数不够,没有稿费拿啊)。大多数企业的现状,一些关键的无菌暴露区域,还是需要人员操作的,所以,对于人员的管理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人员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呢?
1. 减少人员数量,按照每个区域需要进行的工作设计人员数量,而不是按照可能的最大进入人员数量。例如:在设计人员数量的时候,有的公司可能会考虑现场QA需要进入,环控人员需要进入,维修人员需要进入。但是为什么不能,环控由车间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来进行;QA进入的时候,生产人员退出,以满足车间人员上限的要求呢?
2. 减少干扰的数量。在关键区域实施干扰动作的时候,尽可能的使用手套箱或者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3. 如果不得不在关键区域进行人员干扰,那么尽可能的将干扰动作的影响减到最低。也就是人员干扰动作不会对关键区域的气流流型产生影响,能够始终保证单向流(只有单向流,才能形成气流屏障,保护暴露产品不被污染。)
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首先设计我们的干扰动作,这个设计就是用动态的气流流型来进行,看哪种操作方式,不会破坏气流流型,确定后,应该在SOP中详细的描述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对人员培训考核,也需要用气流流型测试进行考核,证明人员已经培训过,并掌握了操作技巧,而非仅仅是班长或者其他人员的书面考评。
4. 在关键区域进行操作的人员,经过了培训考核和确认。培训考核包括更衣确认,无菌操作的培训(包括动态气流流型的考核)和至少参加一次模拟灌装。 除了以上就可以了么?当然不可以,还需要定期的监控和评估。定期的监控和评估包括:
1. 关键干扰的回顾(如果关键干扰次数的升高,有可能是设备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
2. 人员环境监控结果
3. QA在审核批记录时,对于关键干扰动作的审核结论。(对于关键干扰录像的检查和评估,应该是批记录审核的一部分)
4. 偏差(和人员相关)
5. 每年至少一次的培养基灌装。
当然,洁净区里人员的规范活动,例如,应该缓慢移动,不拿掉到地上的物品,不随便接触无菌区域的设备,定期手消等,这些其他文章都写的很详细了,我们就不说了。
那么,做到以上就够了么?当然不是,如果你都做到了以上,但是你戴的手套,口罩出了问题,你前面所有的人员管理的努力,都是白费了。所以,一双靠谱的手套,一个靠谱的口罩,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使用金佰利的产品,国际大牌,质量可靠,你可以信任的无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