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段时间,范冰冰因逃税实锤,被罚款超过8亿。 8亿感觉说出口就只是个数字,那换算到生活中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你每天中500万彩票,你还得中半年才够8亿,并且还是税前。Emmmm,对于我这种每月几千元工资的人来说,八亿要八千年才能赚够,所以这么多钱这辈子跟我们都挂不了钩的。总之就是很多很多钱。 当我们还在板着手指算自己要多久才能赚够8亿时,又一件逃税大案被爆出,涉案金额高达784亿这是一起法国审理了6年之久的诉讼案。瑞银集团(UBS)及其法国子公司在2004-2012年间帮助法国客户转移匿名财产,帮助客户逃避税收。法国国家金融犯罪部门估计,瑞银的客户至少有9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4亿元)未向法国税务机关报告。根据France 24报道,如果被定罪,瑞银可能面临高达一半洗钱金额(大约49亿欧元)的罚款。 现在是8102了吗? 计价单位都是亿了么? 假设我月入1万,65万年就能赚够784亿。 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呢。 然而,比起天文数字般的涉案金额,其实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其“作案手法”。 据彭博社报道,法国检方的文件中详细列举了瑞银法国(UBS France SA)如何通过种种手段帮助法国富人、官员隐瞒身份转移财产的,其中一些细节“堪比詹姆斯·邦德007电影”。总部位于苏黎世的瑞银曾大量派遣银行家越过瑞法边境,寻找新客户。并且有些招揽客户的银行家甚至没有驾照、护照等基本的身份证明和银行从业资质,他们在法国当地找人伪造这些证件“瞒天过海”。 据称该银行的工作人员接待的法国客户包括富商、高官、体育明星等。瑞银银行家在法国组织客户活动,包括高尔夫锦标赛,狩猎郊游和艺术展览,以鼓励居民将未申报的资产转移到瑞士。瑞银还给这些工作人员发放“安全风险治理手册”中,其中列出种种被检方称为“类似007的技术”,以避免被当局发现。 检察官说,瑞银工作人员使用加密的计算机和没有银行徽标的银行卡,并被告知定期更换酒店,对法国当局的一举一动保持高度警惕。虽然报道没有详细说明“007式避税”是怎样的,但大概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保密制度:即资讯不对外开放,一切的起点。 2 拼图法则:将资讯划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保存在保险箱里,一部分保存在某张书桌里,还有一部分保存在离前两个地方很远的某处。在银行里,员工只认识自己经手的部分,其他的一切无从得知。拼图法则不足以保守秘密,有时候秘密隐没在大量资讯当中,这样一来将无法对所有资讯进行分析。 3 资讯碎片化:随着网络的发展,资讯可以更加分散。 4 内部的环球电子银行系统:不需要使用银行国际代码(swift code)就能让资金在不离开银行的情况下流向各个国家。 5 通过“户对户”:“镜子账户”的手法将本行内部或本行与他行之间的多笔交易数据整合为一笔交易数据,对外可查询的仅有此一项数据 6 设法不留痕迹:一位投资顾问身在某个国家,却管理者他国境内开设的账户,户头的主人居住在另外一个多家里,而资金散布在多个国家。在更复杂的情况下,空壳公司可以加入其中,在避税天堂注册两三家公司,从而拉长调查时间,使调查失效。 7 假造会计报表:对外制造出一种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假象,银行可以使用选择权和衍生性金融商品一类的商品制造出亏损的假象。 8 信托契约、影子银行等工具。瑞士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且多为秘密开设的账户。很多国家的富人都选择将资产转移至瑞士。然而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堵漏增收,缓解财政压力,部分欧美国家频频出手加强打击逃税等金融犯罪行为,矛头最终都指向瑞士。 无论本次金额庞大的案件最终判决结果如何,随着瑞士银行业在欧盟监管压力下逐渐摆脱保密原则,未来全球各地的富豪想要隐秘地将资产转移到瑞士,将越来越困难。如今,避税天堂风光不再,瑞士已与多国共享账户信息。10月5日,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按照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AEOI)标准,该机构已于9月底同其他国家税务机关交换了金融账户信息。这个拥有世界上最独特的保密制度的银行正式打开了客户数据库大门。 公告称,瑞士当局已向合作方共享了约200万条金融账户信息,也收到数以百万计的信息,这将令各国得以确认纳税人是否如实申报了海外账户。到2019年,如果合作国家满足保密性和数据安全标准,那么数据共享方将扩展到约80个国家和地区。 共享客户信息宣告了瑞士“避税天堂”时代的终结。1934年,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出台《银行保密法》,被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各国视为财富保险柜。另外,外国人在瑞士开户无需缴纳利息税,在欧美高到令人瞠舌的“遗产税”在瑞士也可以避免,这使瑞银在战后成了各国政要名流及黑帮藏匿离岸资金和不义之财的避风港。 当然,我们也不用太担心这些,毕竟这些事件是无法影响每月还要还花呗的人的。
|